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百淡這條路 烙印愛的足跡

百淡這條路 烙印愛的足跡

E-mail 列印
在百淡這條路上,謝秀華不知摔跌了多少回,也不知經歷多少風雨,更大的考驗都過去了。2001年,她聽一位天主教的醫生訴說百淡的學生很貧困,請她過去看看,進而邀志工龔德益一起前往勘察後,一直做到現在……

2016年10月1日,山打根志工謝秀華(慈暉)及雪隆人醫會醫生和幾位志工,帶來新的床墊、熱水壺、香積飯、香積麵、一袋衣服、一箱大瓶裝的礦泉水等……在金諾老師(Jinol Maijin)帶領下,坐長舟、攀走著泥濘路,拜訪照顧户友烏(Uyong Bin Barak)和貝芭(Beba Binti Ingkap)兩夫婦。

◎帶來物資 改善居住環境

「這間馬來高脚屋就是友烏老伯的家,家裡只有他和妻子;大家進去他們家時,千萬要放輕脚步,因為家裡的木板摇摇浮浮的,不是很堅固。」謝秀華向志工們細說友烏家的情况。

幾個月前,志工接到卡布魯國小(SK Kabuluh)的金諾老師提及,有兩位可憐的老人家需要幫助,謝秀華和志工遂拜訪長者了解詳情,知道夫婦倆有一個孩子,但他住在偏遠的甘榜,無法常來探望他倆。

謝秀華難忘那次的初訪,「踏進破陋的屋子,發現友烏夫婦都瘦骨伶仃,沒精神也沒力氣;再走進廚房裡,發現只有一鍋白飯,才知道兩人常常白飯摻鹽巴吃。」當時謝秀華深感不捨。

志工就趕緊送淨斯產品——五穀粉和大燕麥,並教導友烏如何沖泡。後來,金諾向志工反映,友烏家沒有乾淨的飲用水,都得到河邊取水來用;志工便再送來兩箱礦泉水給友烏當食用水。

兩個月前,謝秀華和志工再來探訪,發現友烏的氣色好多了。原來,他和貝芭吃了五穀粉後,感覺比較有力氣了。一方面,志工知道老婦的眼睛看不到,大腿骨會痛,謝秀華趁著雪隆人醫會10月1日到百淡辦義診的機會,邀請陳書賢醫生前來為友烏夫婦看診。

這天,謝秀華也帶來五穀粉、香積飯等食品,還特地帶來兩張新床褥、一個熱水壺及衣服和皮箱。因她上次看見友烏家床墊髒亂不堪,身穿的衣服也破舊不已,這次前來為友烏的家做小小的改善。


◎換新床墊 換穿乾淨衣服

「進到屋裡,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有一股異味。」聽秀華一再強調,陳書賢越聽越好奇,不明白是一股怎樣的異味讓秀華的神情如此嚴肅。他拎著物品小心翼翼地踏著用樹幹搭建的「梯級」,靠近家門時,一股難忍的酸餿味撲鼻而來,他終於領教到屋裡異味的嚴重。

陳書賢和志工屏息地將物品搬進屋裡。暗淡光線下,七十九歲的原住民友烏與六十九歲的貝芭坐在殘舊、發霉的床墊上。見到志工與金諾到來,友烏顫巍巍地站起來。

「老伯,您好!」謝秀華用簡單的馬來話和友烏打招呼。友烏靦腆地看著大家,金諾忙和他說明,志工要來幫他換床墊,還送他熱水壺和食物。謝秀華透過金諾翻譯,關切地問友烏有沒有每天喝志工送來的五穀粉?友烏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屋子裡沒有家具,只有髒亂的床墊。志工們動手將殘舊的床墊拉開,捲成一捆放進塑膠袋裡,並拿出新床墊鋪蓋在地上。細心的謝秀華為了防止老人家夜尿,特地另外買一片可防水的草蓆鋪在床墊上。

在換新床墊時,貝芭都一直坐著。原來,她雙腳無力走路,加上腳痛,長期就坐或躺在床墊上。志工扶起她時,摸到她的衣服濕粘粘的,似乎很久沒換,沾滿了排洩物。謝秀華與志工連忙為她換上帶來的乾淨衣服。陳書賢見友烏的衣服也很久沒更換似的,便貼心地為他換上一套乾淨的衣服。

把舊床墊及舊衣服搬到屋外,陳書賢以為濃濃的異味應該會消失了;但空氣中還是漂浮著難忍的異味。他好奇地四處偵查,聞到異味來自廚房。到廚房一看,發現有一碗已呈黑色的食物,酸餿味直衝鼻端。他明白了,這碗東西就是兩個老人家充飢的食物,發餿了都不捨得丟棄。

想到老伯可能無法天天煮新鮮的食物,陳書賢深感不忍;他終於明白了謝秀華為何要千里迢迢帶來五穀粉、香積飯和香積麵來給老人。懷著不捨的心,他來到貝芭面前,幫她檢查身體,發現她的眼睛因白內障沒去動手術,導致失明。當下,他也只能幫貝芭點滴眼藥水,舒緩她眼睛的不適。

因妻子健康問題,日常生活都由友烏負責,但他力氣有限,很多事情無法做到,包括扭開礦泉水瓶的蓋子,因此,志工送來的水也原封不動地被放在角落裡。

◎願做好事 涓涓之愛助人

當下,志工及金諾連忙將水瓶蓋鬆開。可是,要拿起一公升的水瓶,友烏也辦不到。大家趕緊找來小瓶的空寶特瓶,將大瓶水倒進小瓶裡,方便友烏能使力倒水來用。又為了讓友烏隨時有熱水沖泡五穀粉和香積飯及麵,謝秀華帶來一個新的熱水壺給他。陳書賢及金諾一遍又一遍教導友烏使用,看著友烏學會從熱水壺裡按出水來,大家才放心地鬆一口氣。

接著,志工林美美(懿云)向友烏解說用熱水沖泡香積飯及麵,也可以用煤氣爐煮。為確保友烏懂得如何煮,美美特地到廚房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他。友烏在林美美教導下,五分鐘就煮出一鍋香噴噴的麵,他的臉上不由露出新奇的表情,嘴角也微微露出笑意。

看到這一幕,陳書賢由衷佩服志工的智慧和用心,因出自慈濟淨斯產品的五穀粉、大燕麥……容易煮又營養,很適合老人家吃。陳書賢很希望,兩夫婦衰弱的身體會慢慢健康起來。這是他第一次來山打根義診,也第一次走進原住民的家;目睹老人家幾十年來都過著沒水、沒電的生活,但老人家卻從沒有怨天尤人,讓陳書賢很感佩服。

謝秀華收拾屋裡的雜物,將帶來的皮箱交給友烏,讓他把要用的物品放進皮箱裡,以方便他日後使用。換了新床褥,友烏的家看起來潔淨多了。謝秀華以簡單的馬來語問友烏:「喜歡收拾後的家嗎?」友烏點點頭,顯得開心但又靦腆。

當謝秀華拿出捐款收據給友烏,他即刻掏出一張十令吉紙幣給她;幾個月前,當謝秀華第二次來見友烏,透過金諾翻譯,告知慈濟是個慈善團體,志工都是義務來做好事的。金諾也分享任何人都可以做好事,每月捐一些就可以幫助窮人。友烏表示他也想做好事,和妻子每人每月捐馬幣五令吉來幫助人;這分善心讓謝秀華及志工敬佩不已。

◎不悔之路 充滿愛與感恩

臨走時,志工和友烏道別,並祝福他和妻子快點好起來。謝秀華深信前世一定和百淡很有緣。2001年,她只是聽一位天主教的醫生訴說百淡的學生很貧困,請她過去看看。她就邀志工龔德益(濟晟)一起前往。結果,發現那裡的孩子缺乏文具,連鉛筆都沒有。於是,她和龔德益倆,一人開一輛四輪驅動車,載滿文具到百淡。

接著,協助天主教年年在百淡辦義診;再後來,山打根慈濟定期赴百淡辦義診和進行物資發放,再後來就走入校園。早期,從山打根到百淡的路是碎石路,一路顛簸不平;每次到百淡,路程遙遠,晚上就必須借住學校或教堂過夜;有時去到沒水、沒電的地方,就索性在河裡洗澡。

最克難的是要看天氣做事,因到原住民村往往要坐長舟,當遇到退潮,長舟無法前進就要下來推船,甚至有一次,船也推不了,大家就脫鞋涉水過河。走在山林裡,滑倒在泥濘裡;在攀爬上河岸,腳陷入泥沼,這是常有的事。這一切在謝秀華的記憶裡,一點都不苦,她反而以能到百淡幫助原住民而感到歡喜。

十多年來,從碎石路走到如今的柏油路,從兩個人到越來越多志工相伴,從發放文具、物資、義診,為村民建水井的水泥涵筒,幫村民建屋子、搭屋頂鋅板直到走進村民家做訪視,幫助貧困人家及孩子就學,謝秀華與志工走過百淡無數個甘榜,也留下深深的足跡。

謝秀華回首友烏的家,感觸良多,忍不住聲音哽咽,眼眶含淚。當她回想剛才看見金諾也會伸出一把手扶助友烏時,她又充滿了希望,彷彿看到眼前的泥濘路佈滿了愛的足跡迤邐而去,那是一條充滿了愛與感恩的不悔之路。

圖左 :志工送新床墊到友烏的家,為簡陋的家做小整理。[攝影者:陳國雄]
圖右 :老夫婦在貧困中布施,自願成為慈濟會員,每月捐出馬幣十令吉,讓謝秀華十分感動。圖為謝秀華手拿著友烏夫婦的月捐收據。[攝影者:陳國雄]

圖左 :謝秀華將月捐收據遞給貝芭,再接收友烏夫婦合捐的現金,秀華向貝芭道謝,弱視力的貝芭點頭回應。[攝影者:陳國雄]
圖右 :林美美(左)用乾淨的飲用水示範煮香積麵。友烏喜見一鍋香噴噴的麵在五分鐘後煮好就可以吃了。[攝影者:陳國雄]

圖左 :陳書賢醫生為貝芭量血壓。經檢查後,發現她的眼睛因白內障而導致失明。[攝影者:陳國雄]
圖右 :志工為老夫婦更換新床墊,把原來那張佈滿尿味的床褥用一個大塑膠裝好準備帶走。[攝影者:陳國雄]
圖左 :志工乘坐長舟來到岸邊,拎著物資,小心翼翼踩著泥濘路,由金諾老師(前)帶路前往原住民友烏的家。[攝影者:陳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