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師公的孩子長大了 使命必達能登行

師公的孩子長大了 使命必達能登行

E-mail 列印
日本分會能登地震第一梯次見舞金發放,行政組與發放組的重責大任由年輕人承擔,他們或是上班族,或是學生族,以日本311大地震時參加的經驗為背景,一批當年還是留學生的孩子,如今都長大了。在這次的能登地震賑災 行動中,孩子們,也從當初的得力助手到如今全責規劃,全面挑起大任。

◎使命必達 各功能組難行能行

能登見舞金賑災團的行政組以慈青(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學姊鍾佳玲為主,曾是宗教處同仁的盧建安補位,希望建立工作的SOP,讓複雜的工作系統化、精準化。二十四歲的行政同仁施美君,在幕後協助報名表,分組、住宿、發放等行政,期待第二梯次發放開始,她就能獨立承擔大樑。

已經回到臺灣的張羽承,311地震時還在日本留學,一起參與了當年見舞金發放。這次見舞金發放決定後,在日本慈青學姊的邀約下,馬上決定要來參加賑災。他還帶弟弟張瑋柏一起來參加。

每天在大隊回旅館後,協助拍攝簽收單、委任狀留紀錄,作業時間已經在晚上,同房間室友就寢後,就在黑暗環境中使命必達。無論是什麼工作,張羽承總是發放組的得力助手,那裡缺人馬上補位。張瑋柏這次跟哥哥一起來參加能登地震賑災,從財務到香積、總務機動,那裡缺人馬上補位。

早稻田大學的李浩榕也是發放組成員,她是創意大王,分色識別顏色小卡與卡盒出自她的設計與手工。防止有重複發生時,靠著如圖書館卡的小卡簽收單,就能找到問題。

為了讓發放可以更順利,所有年輕人一起腦力激盪,最後的窗口發放流程SOP由浩榕協助完成繪製大家的智慧圖,幫助大家可以更快理解發放的動線。

發放組總窗口謝玉潔,分配工作精準,每個場次都緊盯全場,要視場地與變化球當場調整動線,她記熟了每個環節,面對每個場次的不同變化以,也都能冷靜思考。

◎戒慎虔誠 財務組專注在當下

第一梯次見舞金發放在石川縣穴水町,共四個場次,從5月17日到19日,為期三天,發放了一千多戶。在每一處的發放過程中,金額確認是最重要的關鍵,每一個步驟都必須謹慎。

窗口志工蘇美菁表示,每分每秒都是抱著戰戰兢兢的精神來面對一切的突況,「因為這一大筆捐款是聚集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愛,用我們真誠的雙手,奉獻給鄉親們的期待與希望。」

發放結束後是財務組最緊張的時刻,每位組員各個聚精會神的核對數字。蘇美菁特別說明,「因為這次發放的方式和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完全不一樣,我們把大概的簽收表,還有統計表先做出來,大家討論後再修改。由於這次只有一個町,比較單純,所以人員就以顏色金額來分配,譬如一個人負責一種金額(顏色),一個人負責統計小卡,最後統計統籌。」

在最後一天結束時,財務是最忙最緊張時刻,這次因分工的仔細,所以最後結賬,相當的順利,在那一刻大家太高興了,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智慧應對 香積香積無水無電能炊

三天活動中最不方便的地方是最大場次的海洋武道館,場地雖大卻是難關最多之處,志工知道在無水無瓦斯又沒廚房設備廚具的情況下,一開始感到很困惑,但是他們是優秀的團隊,臨機應變,發揮慈濟難行能行的精神,用創意做出出如寶石般的餐盒,讓志工們飽足後繼續完成發放任務。

茶水組這次只有兩位志工,雖然人少卻是經驗豐富資深茶道師範的志工張好,還有跟她長期合作的伙伴志工榆井春菊,個子雖小,為了備水來回場內場外移動的身影讓人印象深刻。

這些重量跟行走的次數對她來說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而若沒有駱駝般的耐力精神,可能就無法為每一位領完見舞金的鄉親,提供一杯杯美味的靜思茶園的烏龍茶了。

◎戶內戶外 機動組與真善美來回跑

四位男眾組成的機動組,由二位年長的慈誠,加上二位年輕志工。如便利屋一樣,隨時補位,處理任何大小疑難雜症,從派車、物資搬運、購物、交通指揮、現場補位、修補等工作無所不在,其他的功能組都需要他們的支援,任勞任怨完成每一項的任務。是不可缺少的功能。

此外,永遠挑燈夜戰的真善美志工,這一次人力只有四人,每一位也都是多功能。與幾動組一樣,白天要室內室外到處跑。有時場內,有時場外,全場要跑透透,捕捉即時訊息與志工身影。不只攝影還要做圖說,晚上繼續完成白天的活動點簡報。

志工李月鳳是一名機構看護,15日工作結束後搭夜巴,16日天亮抵達,立刻承擔前置的記錄工作,第一天晚上回到旅館時,已經三十小時以上未眠了。雖然很累,但是幾天下來感覺成長學習很多,決定第二梯次還要繼續再參加。

◎棒棒傳承 慈濟家庭總動員

今年開始上班的王譽蓁,是慈濟家庭第二代,這一次跟著爸爸王騰衛、媽媽陳麗芬師姊,全家出動一起投入。爸爸是機動,媽媽是財務,日文流利的她協助翻譯工作還有鄉親關懷。

上班族的譽蓁,周五晚上下班後搭乘晚上十一點的夜巴,隔天早上七點抵達,隨即投入翻譯的工作。第一次參加賑災,充滿感恩的心情。她體悟到「鄉親關懷的時間時,看到師姑們跪著跟鄉親們互動,小冊子、竹筒、靜思語籤、行願半世紀、能用來說法都用了!日文雖重要,但師姑們長年以來在慈濟做的經驗,要把上人的法及那份愛傳出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大愛臺同仁楊景卉、鄧志銘、陳義銘,是志工們的強力後援,隨行紀錄每個發放的感動瞬間,陪著鄉親回家,更走入組合屋。每日發出見舞金發放的第一線新聞,都是在克難中借場地,借網路,才能順利回傳到臺灣。

每一場的場地佈置,除了志工的合作協力外,市町所的職員也會一起協助搬運。日本分會執行長許麗香感恩這次的發放順利完成任務,是團隊運作的力量。不管前線或是後場,大家都盡心盡力,「感恩年輕人將發放的動線,以及交通住宿規畫得相當好,順利完成任務,也感恩資深志工們,將財務、鄉親關懷、香積、總務、機動……都做得很好!」是年輕跟資深的合和互協,互相補位,互相傳承的團隊運作力,順利圓滿了第一梯次的見舞金發放使命。

圖左 :從志工住宿旅館出發,到發放場地的穴水町大約一個多小時,志工每天清晨日出後五點左右即出發。[攝影者:陳靜慧]
圖右 :每一場的場地佈置,除了志工的合作協力外,市町所的職員也會一起協助搬運。[攝影者:陳靜慧]

圖左 :發放組總窗口是慈青學姊謝玉潔(左一),分配工作精準,每個場次都緊盯全場。[攝影者:陳靜慧]
圖右 :四位男眾組成的機動組,由二位年長的慈誠,加上二位年輕志工。如便利屋一樣,隨時補位。[攝影者:李月鳳]

圖左 :志工榆井春菊,個子雖小,為了備水來回場內場外移動的身影讓人印象深刻。[攝影者:李月鳳]
圖右 :發放結束後是財務組最緊張的時刻,每位組員各個聚精會神的核對數字。[攝影者:李月鳳]

圖左 :志工在無水無瓦斯又沒廚房設備廚具的情況下,臨機應變,用創意做出出如寶石般的餐盒。[攝影者:李月鳳]
圖右 :張瑋柏這次跟哥哥一起來參加能登地震賑災,從財務到香積、總務機動,那裡缺人馬上補位。[攝影者:鍾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