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見舞金溫馨發放 長者有感重燃動力

見舞金溫馨發放 長者有感重燃動力

E-mail 列印
發生在新年(2024)第一天的能登半島大地震,進入第六個月,官方(石川縣/能登町)統計,截至6月4日,連同「災害關聯死」的人數為二百六十人,傷者為一千二百零二人,房屋受損壞的有八萬一千七百多棟;全縣雖 已恢復供水,但仍有二千八百五十多人在避難所避難。縣府和町公所雖有公告將發放「緊急支援金」,但許多鄉親表示,到現在都還沒有收到匯款。

因此,當慈濟要到災區發放見舞金的訊息,傳到鄉親耳中時,許多人半信半疑,直到5月17至19日首次在穴水町,有一千零九十一戶鄉親領到用信封裝著,打開來全數是現金的「見舞金」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來自臺灣和全球慈濟人會送來這麼多愛心援助。

◎溫馨互動 傾聽膚慰

「一個人的家庭,日幣十三萬(新臺幣二萬七千三百元);二至三人的家庭,日幣十五萬(新臺幣三萬一千五百元);四人以上家庭,日幣十七萬(新臺幣三萬五千七百元)」是慈濟要發放給能登鄉親的緊急救難金。根據地方政府事前的調查,慈濟將於6月7日至9日間,要在能登町進行的第二梯次、三天五場發放,將會有八百五十三個家庭受惠,他們都是住家半壞以上,且有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家庭。

因對象以高齡長者為主,為方便他們領取,慈濟志工和町政府規劃時,以能在社區適當的場所發放為原則,因此7日上午的第一場,就安排在能登町町役所「柳田總合支點」,是一個類似辦事處的地點。

從等待時的熱茶接待,到發放結束後,再次跪著奉上慈濟茶和平安吊飾,精通日語的志工在溫馨互動區,傾聽長者們的心聲,安撫他們驚惶不安的心,還因此走訪了幾位長者的家。

◎有住的地方 心就能安

「慈濟見舞金是及時雨,非常非常感恩!」八十一歲的松田幸子阿嬤,和八十四歲的松田外紀男先生、女兒以及二十四歲孫女同住。在領到見舞金時頻頻拭淚,之後,她欣然同意讓志工到家裡,與家人相見。

來到停車場,只見松田幸子阿嬤俐落跳上貨車,啟動駕駛,倒車、前進,完全令人感受不到她年過八旬。她和同車的志工呂瑩瑩很投緣,兩人相談甚歡。還有來自臺灣本會同仁黃靜蘊、顏婉婷及當地志工吳惠珍等人隨後跟著,抵達位於山林小坡上的日式建築,後對阿嬤家受災的情形也有更多的了解。

話說地震當下,幸子阿嬤正在煮飯,等二女兒回家。「地震時,先生外紀男叫大家快逃,我趕快衝到門口,但因晃動劇烈完全站不住,先生只能緊抓住大門,他根本站不住也出不去,我就緊抱著他的腰,女兒和孫女再拉著我的腰,四人抱成一塊,根本無法逃!」

餘悸猶存的幸子阿嬤,至今回想起來,只覺得當時幾乎要天崩地裂,人都不知道能往哪裡去!

地震後,屋內牆面等都被地震震裂、整面掉下來,他們全家搬到附近的「小間生公民館」緊急避難,當時沒有水也沒有電,婆婆媽媽們大家集合起來,分工合作用小瓦斯煮食,勉強度過了十天。

一家後來前去她住金澤的妹妹家附近租房子,住到三月底時,因為很想要住在自己家中,所以就想趕快把自己家裡整理出空間可以住,有個客廳及房間可以使用,因為只要有住的地方,就可以把心安穩住。

他們家雖然先前曾做過耐震補強,但是這一次地震太大,無法倖免,嚴重毀損。阿嬤說他們已經有請工人來做過修繕,因錢不夠,只能先拿二百八十萬日幣(約合新臺幣五十八萬元)修理兩間房;若全部修好,需要一千萬(約合新臺幣二百零六萬元)。

幸子阿嬤告訴志工:「修繕的業者還沒來請款,慈濟送來的這筆錢可以用來支付,這樣對我們生活也能寬鬆一些。」至於屋頂的黑屋瓦,因目前缺貨,還無法修理。

在發放會場她看到日文版的《行願半世紀》,很想請購。志工請她提供確實的地址後,告知會把書籍寄來給她。站在車窗旁,她依依不捨地和志工話別,老人家樸實善良,志工在心裡默默祝福一家早日有安穩的家可以安居。

◎溫馨小家震毀 期待新家重建

「這真的是現金嗎?」不敢置信橫地善松先生,情緒激動地問。拿著裝有十五萬日幣現金的見舞金信封,他頻頻對志工點頭道謝:「這多少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

橫地善松先生今年七十六歲,他的家已經有八十多年歷史,是他父親蓋的,佔地很大,曾經三代同堂,「可惜這次地震把我們溫馨、幸福的家震壞了,很心痛。」橫地阿公暫住在旁邊弟弟震壞一半的家,望著原有二層樓的老厝,不勝感慨。

橫地阿公和兄弟姊妹共四人在老家成長,但長大後他們陸續搬到較為繁榮的金澤市。至於自己的二個兒子,沒有在身邊,只有逢年過節時,會帶孫子們回來。他拿出手機裡珍藏的影片跟志工分享,那是他孫子小時候的影像,如今他們都已經出社會了。

「我們還在等待市役所來拆房子,但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橫地阿公無奈表示,「我很感動你們見舞金的來源,我會很珍惜的利用這筆錢,給老伴和孩子們蓋一間很溫暖的家,即使只有一層就足夠了。」雖然孩子們孫子們會一年只回來一倆次,但他還是希望讓他們有個家。

橫地阿公繼續說道:「我會跟孩子們把今天領到善款由來告訴大家,讓孩子們也要帶著感恩的心回饋社會。因為我在你們的身上感受到了溫暖,也對自己未來建新家,有了動力和期待。」他和橫地夫人同時露出慈祥笑容對志工說:「期待你們隨時來做客。」

◎重點直接 現金應急

患有巴金森氏症,左手會抖的新谷道子女士家的支柱,在地震當下都倒了,他們有向政府申請機具來協助搬運,但還在癡癡地等。沒有住家的三口了,暫時以經營了六十年的「新谷電器行」為家。

領了竹筒,要響應「竹筒歲月」的新谷道子女士說:「很感恩能領到見舞金,在還沒有領到錢時,修理是連想都不敢想,現在領到這筆錢,至少可以開始修一點。」

「因為在更早之前,這一片土地是農田,地盤較為鬆軟,雖然外觀看不出來,地盤較為鬆軟,地基下陷,但外觀看不出來,以致大地震一來才會這麼嚴重。」道子女士述說著。剛好來到她店裡的朋友在旁說道:「我以前覺得自己身體很好,但是地震之後,發現自己有創傷症候群,一點風吹草動就覺得自己心臟痛。」

災區到現在都還有餘震,3日清晨能登地區又發生芮氏規模6、深度十四公里的地震,造成五間民宅倒塌,一人重傷送醫。鄉親如驚弓之鳥,不安的心,志工感同身受。

能登地震發生後,關心鄰近的日本受災慘重,臺灣愛心湧現,捐款超過五億送交日本政府。慈濟收到的善款不及於此,但全球慈濟人匯聚愛心並取得日方信任,合作發放,在「重點、直接、務實」的原則下,快速將補助送至災受災鄉親手上,幫助他們應急。來自臺灣的真誠溫暖,令鄉親有感,一如夏天到來,溫度回升,驅走心中的料峭春寒。

有形無形的震殤,烙印在能登鄉親的心中,何時能修復、痊癒,仍有長路要走。慈濟人會繼續陪伴他們,直到他們重回家園,安享天年。

圖左 :新谷道子女士(左一)帶志工來到家中經營的電器行。她指出災區土地因以前是農田,地盤較為鬆軟,地基下陷,但外觀看不出來,以致大地震一來才會這麼嚴重。[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慈濟志工張君(左)跟隨七十六歲的橫地善松老先生,前往他的家中勘察地震後房屋受損情形,曾經溫馨的家如今已經無法再居住。[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橫地善松先生和橫地夫人同時露出慈祥笑容對志工說:「期待你們隨時來做客。」[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八十一歲的松田幸子阿嬤(左)俐落跳上貨車,啟動駕駛,倒車、前進,完全令人感受不到她年過八旬。[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能夠領到見舞金,松田幸子阿嬤(右)感動到頻頻拭淚,臺灣本會同仁顏婉婷(左)予以溫暖的關懷。[攝影者:黃靜蘊]
圖右 :橫地善松先生不敢置信能領到十五萬現金的見舞金,他說自己我會很珍惜的利用這筆錢,給老伴和孩子們蓋一間很溫暖的家,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們帶著感恩心回饋社會。[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橫地善松先生家有八十年歷史,因地震嚴重受損,目前借住在旁邊弟弟半毀的家。[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新谷道子女士(右)一早即來到會場領見舞金,她領回竹筒,要響應竹筒歲月。[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溫馨互動區的志工雙膝下跪,奉上慈濟茶跟平安吊飾跟鄉親們結緣。[攝影者:王孟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