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震災後「什麼都沒有了」 領取見舞金重拾希望

震災後「什麼都沒有了」 領取見舞金重拾希望

E-mail 列印
「這五個月來,哪裡也去不了,什麼也做不了,所以我有空就會回家去看看,但什麼也沒了,就只是廢墟,我常站在家前看著它,一站就站好久⋯⋯」震災後,失去了家的堀阿嬤和三女兒過了五個月的避難生活。

受災鄉親無 助的心聲,慈濟基金會聽到了,在日本石川縣鳳珠郡能登町,展開為期三天第二梯的見舞金發放,幫助元旦能登半島地震的受災鄉親。今天6月8日週六,是能登町第二天發放,在內浦總合支點、小木支點各舉辦一場。

◎辛苦避難生活 五個月後搬進組合屋

內浦總合支點,比昨日發放的柳川總合支點,空間寛裕了許多,一進到支點,入眼的竟是裸露的天花板,細問才知6月3日5.9餘震,讓天花板整個崩塌下來,花了二、三天整理。

這一場,有一百六十九個家庭來領見舞金。一百六十九個家庭,代表著一百六十九個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著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有對於生命昇華過後的淬煉。

內浦總合支點,八點半不到,鄕親就陸續到來,排成一列,靜心等待,慈濟志工也紛紛上前打招呼,和他們互動,減少他們久等的感覺。在隊伍裡,來了一位行動緩慢、些許駝背的老婆婆,看來有些不安,走路也有點搖晃,有志工見狀擔心她久站,立即搬了張椅子讓她歇腳。

她是「堀ススミ」(Suzuki),今年八十七歲,地震當候她正在準備晚餐,猛烈的搖晃,嚇得她衝出了廚房,但愈來愈搖,使得她整個人跌坐在客廳,只能緊緊抓住「こたつ」(暖爐桌),完全動彈不得,沒多久三女兒從郵局衝了回來,她連工作服都來不及換下,衝回來救母親。

然而,強震導致建築物扭曲歪斜,大門完全打不開,使盡全力也只拉開不到二十公分,女兒要她側身、從外面用力把她拉出來,接著二人逃到了松波中學校避難。然而,餘震不斷,房子全垮了,只剩下斷垣殘壁,成了廢墟。

然而,五個月過了,堀阿嬤到今天(6/8)都還過著避難生活,住在中小學的避難所,但這兩天就會搬進組合屋,因為今天女兒需要整理一些行李,所以由阿嬤來領見舞金,而在送阿嬤離開時,也在她車上看到了要搬到組合屋的行李。

◎生活陷入困境 卻一心只想著為他人

堀阿嬤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二女兒外出工作,三女兒現在跟她住在一起,在郵局工作,而她自己也在郵局工作將近快二十多年,主要是做些清潔打掃的工作,一天雖只做兩個小時,但對她來講是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可是這份工作也只能做到這個月。

在郵局工作之前,她和先生兩人是運送業者,開兩噸大卡車運送貨物的,但在先生六十二歲那年,因為運送貨物在深夜開車,速度又快,不幸在途中發生事故,往生了。

之後,她就和三女兒一起住在能登町字松波社區,以為生活就能這樣平順地走到盡頭,沒想到一場地震毀了一切。地震時什麼東西都來不及拿,僅穿著一件薄衣服,赤著腳逃到學校避難。「什麼都沒有了!」堀阿嬤不斷重複著這句,問她未來有何規劃時,她說:「能有什麼規劃,什麼都沒了,連這個月工作也結束了,也這把年紀了,還能有什麼人生希望、夢想⋯⋯」

阿嬤這番話,讓在場的志工都感到心酸,為何到了這個年齡,還要面對如此無情天災苦難,而這樣的居民,在每場發放活動裡,屢見不鮮,幾乎每位都是如此,一生平順,卻遇到突如其來的天災,不得不重新開始,面對另一種生活。

堀阿嬤一生波折起伏,在避難生活過著不盡如人意、無奈的日子,但她卻仍保有著為人著想的慈悲心。當志工深惠美問及,有想過如何使用見舞金時?她卻說:「這筆錢啊,因為隔壁的阿嬤在地震時走了,可是我都在過避難生活,無法致意,現在有錢了,可以盡一點心意,可以送尊儀(白包),還有我有一對好友夫妻,也因地震雙雙住院,想送些慰問金,剩下的再看組合屋裡可以添購什麼了。」即使生活陷入困境,阿嬤沒有想到自己,想的卻是為別人,令人感佩。

◎心疼白丸社區 地震後遭遇海嘯侵襲

不只堀阿嬤,有八個孫子的石屋敷枝子女士,和先生二人從近百坪的家搬到了三坪不到的組合屋生活,以及中辻女士幫孫子要了五個竹筒想讓他們一起來植福等,戶戶家庭,各個故事,都令人動容。

近十一點半,發放差不多告一段落,志工們把握時間,在走道或站或坐,快速解決午餐,十二點左右出發,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場發放點。

下午場的發放在小木支點,來領見舞金的鄉親裡,最為令人心疼的是白丸社區的居民。白丸社區是能登町的一個鄰海村莊,過往平靜的大海,育孕著這個社區的人們,養殖海藻、出海捕魚,是個寧靜又宜人的好地方。

未料元旦一場天搖地動,平靜大海成了吞噬的怪獸,衝進白丸,勢不可擋,依當地居民描述,「當時搖得有夠大,人被晃來晃去,沒法站,想說地震停下來時,海嘯警報跟著響起,就看著海水湧進來,一波感覺還好,可是第二波,啊!實在太可怕了⋯⋯」

白丸社區在地震後,緊接著遭遇海嘯侵襲,根據觀測最高達4.7公尺,狠狠重創該社區,當地緊鄰海而蓋的房子,最近的差不多距離二、三公尺而已,可說是「依海而建、開門見海」的概念,自然首當其衝,房屋直接被沖毀,一樓徒留幾根柱子硬撐著殘破的房屋,岌岌可危,彷彿一指輕推就會倒掉。

白色窗簾隨海風吹拂,在空間搖擺著,而一樓空間卻空無一物,不知是否被海水帶走,又或是已被清理掉了。

掘浜先生,今年八十歲了,他的房子就是依海而蓋,說是「無敵海景房」也不為過,大門面對著大海,但在海嘯後支離破碎,成了危樓,大愛臺團隊在6月5日拍攝完志工場勘布置後,來到白丸社區,想了解目前復興進度,只見原本殘破的社區,多處原是房屋,現在成了空地,但是六個多月了,仍然是一片廢墟,還有許多毀損房屋獨留原地,進度雖有但卻極為緩慢。

◎深深望著腳下 不捨曾經是家的土地

團隊走在廢墟裡,經過一座小橋,左方眼前是一片空地,上面種有多株植物,再過去一點,就看到一位老人家坐在地上,正在除雜草,他就是掘浜先生。他指著眼前空地,告訴志工,這裡曾經是他的家,也是當地第一間公費拆除的房屋。

掘浜先生在這塊土地出生長大,這輩子從未遇過這麼可怕的事情(海嘯),因此問他是否想重建?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就算有錢也不想原址重建,因為海嘯太可怕了!而且原址重建,不只要花大錢,還有繼承問題,未來孩子繼不繼承也是問題,自己和太太都八十歲了,再活也沒幾年,幹嘛把責任問題丟給小孩。」

掘浜先生只苦惱,現在和太太住在臨時組合屋,但是政府規定組合屋只能住二年,既然不想重建,二年後又必須搬離組合屋,就很期待未來和太太可以入住社會住宅。不過,政府社會住宅入住條件,以低收入戶為優先,問他若無法住到社會住宅時該怎麼辦?掘浜先生笑著說:「還能怎麼辦,只好去找便宜的房子租了。」雖然是笑著回答志工,但在他笑容裡隱藏著深深的擔憂,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無奈。

掘浜先生接受大愛臺採訪時,他的手從頭到尾沒停過,邊回應、邊努力除著空地雜草。他的動作再次吸引楊景卉注意,於是請問他多久除草一次?他說幾乎每天。「房子拆掉了,為何還幾乎每天回來除草?」楊景卉驚訝地問他,掘浜先生笑笑地:「因為這裡是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生活了八十年,再怎麼樣都是自己的家,而且空地丟著不理它,雜草叢生,也會造成鄰居困擾。」

即便是空地了,仍舊不願造成他人困擾,體現著日本人「不給他人添麻煩」的美德。可是當他離開時,卻是走三步停一步,不時深深望著腳下「曾經是家」的土地,可以感受到他對這塊土地的深愛與情感。

◎淚水不斷湧現 感恩慈濟的愛心湧現

唯可惜,小木支點兼公民館性質,可供慈濟使用的空間較小,僅十坪大小,「受付」、見舞金發放、鄉親互動區全在同一場地,加上來領取的居民,多是男性,甚至可見中年或年輕面孔,不少人是漁師,因為家裡有事,大部分都是來匆匆去匆匆,頂多坐下來喝杯茶,向志工道謝後便離開。

像住在字巿之瀨社區的三角時夫阿公,今年九十一歲,有三個兒子,目前和太太、其中一位兒子同住。這次地震,房屋半壞,「不過比起白丸,我們那裡好太多了,要感恩了。也要謝謝你們從那麼遠的地方趕來,我會好好珍惜這筆錢,把它用在生活上。」阿公感恩地說道。

這場發放,有時間來到鄉親互動區的居民,當被問及要如何運用見舞金時,多是說要用在生活上,用在屋瓦修理上等;但也有人完全想不到,如七十六歲的廣瀨節子阿嬤就說,從沒想過可以拿到這筆錢,所以沒想過要用在哪裡,「但是,雖然這樣說很不好,不過也因為這場災,我才可以見到這麼多好人,不論是你們或是來幫忙整理家園的年輕志工。」

陪伴阿嬤的志工佐滕英,深深送上感恩與祝福,希望阿嬤幸福,能順利度過難關。佐滕英,本名郭英,來自中國大陸,為愛嫁來日本,這次跟著志工張君一起從東北連開了十三個鐘頭的車,專程來參加發放,主責與鄉親互動,從第一場的生疏,到今天愈來愈上手,信手拈來就是證嚴上人的法,以法軟化鄕親的心,以真誠祝福讓鄕親頻道感恩。

中島俊一先生和太太一起來領見舞金,一聽說可以領到十五萬日幣(約合新臺幣三萬一千元)時,不禁落淚、情緒激動。志工見狀立即引導到互動區,由紀雅瑩、張君、佐滕英三位志工接手陪伴安慰。

中島先生罹患膀胱癌,正在治療,身體頗為虛弱,和太太住在白丸社區,也就是遭遇到地震、海嘯及火災「複合式災難」的地方,目前這個海灣社區,還是一片狼藉、到處廢墟,還有大火燒過的痕跡。

中島先生雖然不太說話,但對志工鼓舞的話語,淚水不斷湧現,時不時向志工點頭彎腰致意,而中島太太也感恩慈濟的愛心,沒想到能領到現金,這次家裡二部車都被海嘯沖走了,但先生就醫往診,不能沒有車子,現在暫借用女兒的車子,有了這筆錢,就可以用來付車款了。

今天下午第二場發放,於四點左右圓滿,來了一百三十戶家庭,而慈濟基金會也完成任務,讓二百九十九個家庭重拾希望,雖然見舞金的金額有限,但來自上人與全球慈濟人的真誠祝福無限,只盼能登受災鄕親早日走出傷痛,儘早回歸往昔生活。

圖左 :早上七點從民宿之地春蘭之里集合完畢出發,天氣晴朗溫度宜人七點五十分左右抵達發放點能登町町役所內浦總支所。[攝影者:陳靜慧]
圖右 :內浦總合支點,八點半不到,鄕親就陸續到來,排成一列,靜心等待,慈濟志工也紛紛上前打招呼,和他們互動,減少他們久等的感覺。[攝影者:楊景卉]

圖左 :一進到內浦總合支點,入眼的竟是裸露的天花板,細問才知6月3日5.9餘震,讓天花板整個崩塌下來,花了二、三天整理。[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陪伴廣瀨節子阿嬤(右)的志工佐滕英(左),深深送上感恩與祝福,希望阿嬤幸福,能順利度過難關。[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在隊伍裡,來了一位行動緩慢、些許駝背的堀阿嬤,看來有些不安,走路也有點搖晃,志工見狀擔心她久站,立即搬了張椅子讓她歇腳,志工深惠美(右)上前予以細心關懷。[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掘浜先生幾乎天天來除草,並說著:「因為這裡是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生活了八十年,再怎麼樣都是自己的家,而且空地丟著不理它,雜草叢生,也會造成鄰居困擾。」[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不過比起白丸,我們那裡好太多了,要感恩了。也要謝謝你們從那麼遠的地方趕來,我會好好珍惜這筆錢,把它用在生活上。」三角時夫阿公(左)已經九十一歲,向志工林秋里(右)道感恩。[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白丸社區,也就是遭遇到地震、海嘯及火災「複合式災難」的地方,目前這個海灣社區,還是一片狼藉、到處廢墟,還有大火燒過的痕跡。[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中島俊一先生和太太一起來領見舞金,一聽說可以領到十五萬日幣(約合新臺幣三萬一千元)時,不禁落淚、情緒激動。志工見狀立即引導到互動區,由紀雅瑩(左)、張君、佐滕英(右一)三位志工接手陪伴安慰。[攝影者:顏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