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慈濟人千里迢迢來 能登町鄉親感受滿滿愛

慈濟人千里迢迢來 能登町鄉親感受滿滿愛

E-mail 列印
能登町,長期以來深受世界旅人所愛,豐富的自然與海洋生態,及一千三百年以上的農村文化,並保有饕之祭(AENOKOTO)、切子(KIRIKO)燈籠祭等慶典文化,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世代守護著傳統文化。

6月 9日是慈濟基金會在石川縣鳳珠郡能登町的最後一天發放,同樣是兩場,上午在能登町町役所(能登町役場),下午在能登町鵜川支點。

◎方便長者領取 規劃三天五場發放

縱使二戰後,能登町歷經生活習慣的劇變,高度的經濟成長,仍舊不急不徐地傾聽大地、海洋的聲音,與大自然共生息,並將「里山里海」世界農業遺產的美好,在此地人類與眾神共生共存的神聖,傳遞到世界各地。

2024年1月1月元旦當天,下午一場天搖地動,卻打亂了這一千三百年來的平靜,當地測得震度6強,許多古老民宅堪不起強烈搖晃,直接傾倒、歪斜、崩塌,或是有些社區,房子外觀看似無礙,但地盤被震得鬆軟脆弱,導致上面房屋整個傾斜,甚至因土壤液化而不斷下沉,還有震後再遇海嘯、火災,釀出「複合式災難」。

根據石川縣政府第五十次災害對策本部員會議(令和6年5月21日17:00)資料顯示,能登町在地震當天下午四時三十分日設置災害對策本部,在各社區開設一次避難所,直到今天,六個月了,本部依舊保持運作,避難所還有十二處維持營運,現有一百二十五人避難中。

全町有八人死亡、四十四人輕重傷,住家全倒有306棟,半倒有935棟,一部份毀損的有5338棟,另有21棟公共建物受損,截至目前,政府在各巿町有548間組合屋動工,其中456間已完工,開放災民入住。

慈濟自5月起,為能登半島受災鄕親發放見舞金,從穴水町出發,6月腳步來到能登町,為了方便年長者就近領取,規劃三天、五場發放,6月9日是第四、五場;其中第四場,在町的行政中心——能登町町役所(能登町役場,同臺灣巿鄉公所性質)展開,也是五場裡最大場發放。

◎累積發放經驗 流程默契漸入佳境

和前二天一樣,6月9日大團七點準時出發,提早到町役所場布準備,沒想到我們未到,鄕親已經在停車場等待了,而且人潮不斷湧現,於是志工隨機應變,大部份以場布為主,負責互動的志工,立即切換關懷模式,或蹲或坐陪在鄉親身前。

眼前役所場大廳,人愈來愈多,擔心大家久等,所以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顧問謝景貴決定辦場小小交流會,請鄉親坐下來,由日本分會行政主任陳思道開場,謝景貴接手和大家說明,因為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心繫大家,所以慈濟人來了,並帶動大家齊唱〈愛與關懷〉,由志工王譽臻(小名:荳荳)以流利日語翻譯帶動氣氛。

發放準時開始,經歷前三場經驗,流程默契愈來愈好。其中來領見舞金的山本先生,領好後沒去互動區,而是抬頭東張西望,在找和他相約好的志工們,要帶大家去看看他現在所住的臨時組合屋。

山本政廣先生,今年三月滿六十七歲,和太太兩人現在入住臨時組合屋,約七到八坪,大門進去後有一個小小玄關,接著左邊是衛浴、廁所,屬乾濕分離,右手邊是個小巧廚房,配有冰箱、微波爐等家電,還有個小長桌可以吃飯,再往裡面還有二間小房間,一間被當成客廳。山本太太說,這裡的生活,她已經很滿足了,甚至想一直待下去。

這區組合屋,約有一百二十戶家庭,蓋在藤波運動公園,沿山坡小路往上開,旁邊一空地被政府規劃成災後廢棄物回收場。山本先生以捕魚為生,有兩艘漁船,每天凌晨二點出海捕魚,約八點回來後,接著九點到下午三點,到廢棄物回收場打工,做到四月底,目前專心在漁業工作。

◎受災不會怨天 能登鄉親悲心柔軟

山本政廣先生皮膚黝黑,有雙粗糙厚實的手,當我們下遊覽車時,就看到他站在一臺輕小貨車旁,望著遠方,抽著菸,看似沉默寡言,沒想到當志工提到證嚴上人非常掛心大家,想了解鄉親現況時,竟回問大家,「想要去看組合屋、及以前全壞的家生活嗎?」

「當然要!」我們心想激動吶喊,並向山本先生慎重道謝,感恩他願意引領大家去了解災況。於是在領完見舞金後,他帶著志工陳植英、葉文楷、紀雅瑩,及基金會同仁黃靜蘊和我(顏婉婷),跟著他的小貨車,一路爬上幾處蜿蜒小山坡,約十分鐘來到一處被封鎖的道路,他指著左手邊一棟外觀完好無缺的房子說:「這就是我家!」

正當大家疑惑,房子看來好好的啊?!山本先生指著屋前被封的道路,說明道路地震影響下陷3.5公尺,所以整棟房子往前傾斜至少15-25度。進到山本先生的屋內,確實站一會兒,整個人有後傾的感覺,都開始有頭暈現象,根本無法久待。

山本先生說地震當下,自己剛午睡醒來,十分左右開始天搖地晃,只能先逃再說。之後,他和太太輾轉在集會所、能登中學避難,5月才搬到組合屋,生活才較安定。問他說,有想過這筆錢如何運用時,山本先生笑著說,「從沒想過會有這筆錢,也沒想過怎樣用,實在太『もったいない』(受之有愧)。」

「我奮鬥一輩子,兒孫滿堂,以為就這樣了,沒想到在這歲數遇到這事,不過也是沒辦法⋯⋯」山本先生其實是位很知足又親切的人,擔心我們迷路,一路帶我們從能登港過去,說明這裡也有海嘯災情,再送我們回町役所。

能登鄉親,親切友善,而且都有著一股認命的韌性,受災遇難不會怨天尤人,有迎向未來的韌性,甚至悲心柔軟,也想要為自己鄉親付出。像高橋先生代高齡母親來領取,他一拿到見舞金就哭了出來,被引導到鄉親互動區後,淚水更止不住了,志工中村瓊珠不停地安慰他。

他家原本六口人,地震後房屋受損,二月高齡父親又往生,接連打擊,但他身為家中梁柱必須撐起來,現在他要照顧年老母親,還有太太、二個孩子。他真沒想到,臺灣自身在4月也遇到大地震(0403花蓮地震),為何能有如此寬容心胸來幫他們,他說他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光一想到不自覺眼淚就落下來。

同時,他也答應志工只要時間允許,一定會來參加慈濟後幾梯次發放,因為他想以行動來回報慈濟。

◎寧靜漁師村落 傳統建築傾斜歪倒

日本是個相當守時的民族,發放時間九點開始,多數都會提早半小時到場,這幾天下來都是如此狀況,也因此今天第一場發放,近十一點半就發放得差不多了。為了趕赴下一場,日本分會執行長許麗香請大家把握時間先用餐,這幾場使用場地以發放為主,沒有另設用餐空間,所以志工領了便當自各找地方、或站著吃飯,快速解決。

中午十二點,遊覽車準時出發,南下路程約十五分鐘,來到了南方十公里處的鵜川支點。

鵜川是一個寧靜的漁師村落,約二到三百戶人家,很多建築物都是從早期留下來的日式木造房屋,根本擋不住強烈搖晃,整個村子裡新式建築屹立不搖,但傳統建築不是塌成一樓,就是傾斜歪倒,而且村子鄰近大海,在震後海水一度往大海方向退去,沒一回就以兇猛之勢沖進村裡,當時居民都逃到高處避難。

3月3日政府安排居民陸續入住組合屋,這區組合屋蓋在一處高臺上。佐滕英、王孟專等志工完成一戶家訪,正當要往回走時,遠遠看到四位年長者緩緩走來,有人包包上掛著平安吊飾、有人手裡拿著慈濟簡介,我們便知她們是剛領完見舞金要回家去,於是厚著臉皮上前打招呼,問問是否回組合屋、我們是否方便打擾。

四位阿嬤都一臉開心、滿是笑容地說:「歡迎妳們喲,只是很小哦,而且要走路,很遠哦!」遠不是問題,大家現在生活如何,才是我們掛心的,所以我們跟著四位阿嬤經過小橋,聽著她們描述地震海嘯的情況,再一路爬上高坡,阿嬤們是走得臉不紅氣不喘,反而是我們爬到快沒氣了,阿嬤們實在是相當健朗。

◎慈濟人的心意 烙印能登鄉親心版

來到鵜川當地,約有九十戶組合屋,其中兩位阿嬤比鄰而居,高岸さち子(Satirist)熱情邀我們進屋裡坐坐。高岸阿嬤今年 八十五歲,有二位女兒、三位外孫,直到去年12月31日還經營理髮店,但現在店家成危樓了,目前靠年金生活。

高岸阿嬤開朗健談,唯困擾的是最近有些重聽,交談不能太小聲。政府自3月3日開放居民入住組合屋,高岸阿嬤晚了三天才搬進來,但很開心能和朋友住在一起,阿嬤說:「搬進來的大家都認識,我們幾個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住進這裡後,生活也過得很充實,每天早晚和朋友一起去散散步,看看電視、讀讀雜誌、種種花草、煮煮飯菜,幫外孫做便當,他們也會常來看我,一點都不寂寞!」

問起阿嬤會如何運用這筆見舞金,她說:「這份見舞金是很重要的錢,因為組合屋只能住二年,二年後也不知會如何,所以我現在絕對不會用,會留到二年後再看狀況了。」在一旁陪伴的高岸阿嬤閨密高坂きよ子(きよ子)也說,她自己也沒想過要怎麼用,先存起來再說。高坂阿嬤有二位孩子,心臟不太好,家裡是開澡堂,地震時受損關閉了。

鵜川的居民,彼此都認識,一進公民館,互相招呼聲此起彼落,連走在路上、車子行經都會臨時停下,互問還好嗎?最近如何?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村落。

慈濟最後一天發放,第一場有一百七十二戶、第二場有一百零四戶家庭來領見舞金;三天下來,共幫助了七百二十二戶家庭。

七百二十二個家庭,七百二十二個希望,雖然見舞金的金額不多,但來自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的愛是無限的,只盼慈濟能為鄉親們做些什麼。

雖然很多鄉親都說收到通知信函時,也都半信半疑,但信封上又有能登町役場字樣,應該不是詐騙,抱著半期待、半疑惑的心情而來,實際領到的居然是現金,而且志工溫暖慰問與傾聽,都深受感動,「不是錢多寡,而是你們慈濟志工千里迢迢來到,我們得到的是無可取代的『温もり』(溫度)及『情』!」

相信慈濟人的這分心意與情,已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版裡!

圖左 :能登町町役所正中央吊掛著超大布條,書有特大的「復興再生」四字,是當地能登高中書道社所寫,要用強而有力的字體,感恩大家為能登加油。[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在能登町町役所發放現場,由志工帶動大家齊唱〈愛與關懷〉,希望安定鄉親們的心。[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山本政廣先生領受慈濟人發放的見舞金,雙手合十充滿感恩,相信慈濟人的這分心意與情,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版裡![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志工來到山本政廣先生家裡,及關心他和山本太太(右)近來的生活,並帶來竹筒鼓勵付出點滴愛心,山本太太虔誠感恩。[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道路受地震影響下陷3.5公尺,所以整棟房子往前傾斜至少15-25度。志工進到山本先生的屋內站一會兒,整個人有後傾的感覺,感覺有頭暈現象,無法久待。[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山本政廣先生跟志工分享,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這棟房子滿三十年,這一生該有都有了,家庭很幸福,沒想到來了一場災,慶幸家人都在,只是家都沒有了![攝影者:黃靜蘊]

圖左 :鵜川是一個寧靜的漁師村落,約二到三百戶人家,很多建築物都是從早期留下來的日式木造房屋。[攝影者:顏婉婷]
圖右 :鵜川大都是日式木造房屋,根本擋不住地震強烈搖晃,整個村子裡新式建築屹立不搖,但傳統建築不是塌成一樓,就是傾斜歪倒。[攝影者:顏婉婷]
圖左 :志工佐滕英(右)等人跟著阿嬤經過小橋,聽著她們描述地震海嘯的情況,再一路爬上高坡,阿嬤們是走得臉不紅氣不喘,實在是相當健朗。[攝影者:顏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