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破涕為笑「謝謝臺灣!」 能登加油臺灣加油

破涕為笑「謝謝臺灣!」 能登加油臺灣加油

E-mail 列印
「已經有鄉親在門口了!」6月9日上午接近八點,當慈濟志工的大巴士抵達時,遠遠就看到要來領取能登地震災後「見舞金」的鄉親,迫不急待地等候在能登町町役所(役場)門前。這是繼7日於柳田總合支點、8日在內埔總 合支點和小木支點後,即將進行的第四場發放。

表訂時間是九點開始發放,各組志工加快準備動作,有的發志工背心給支援鄉親,有的跑引導動線,有的整理介紹用的刊物《慈濟世界》和摺頁、靜思語、茶水以及結緣品等。發放組做最後的叮嚀:「感恩大家盡心盡力,希望發放能順利圓滿,把證嚴上人對鄉親們的祝福,送交到鄉親們手上,撫慰他們心靈上的傷痛。

◎有女相依 有屋安頓

很早就來現場的川崎榮子女士,今年八十歲,她和女兒同住,在三月份時住進分配到的組合屋,目前大部分都整理好了。從住的地方走路到町役所,大概要二十分鐘。地震後,她和左鄰右舍趁著海嘯來襲前,一起逃到山坡上避難。她的家當天就震毁了,之後在學校體育館的避難所住了十天,再搬去孫子處住了兩個月,才終於有組合屋可以安頓下來。

「手上領到的見舞金要和女兒商量,希望能夠用於重建房子。」榮子女士跟志工林秋里分享領到補助的初步想法,還熱情邀請志工前去她現在住的地方看看。但因發放才開始不久,還有很多鄉親要服務,林秋里感謝了她的好意,「等下次有機會再去拜訪您。」她笑著送榮子女士離開。

八十三歲高齡的山崎女士,由女兒堀眞弓女士推著她前來。「地震發生時,媽媽剛好在我家過年,所以沒有受傷。」眞弓女士為此感到很慶幸,為能全心照顧媽媽,她目前沒有上班。她覺得跟臺灣很有緣,因女兒曾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了二個月的中文,「沒想到這次是臺灣人來發放見舞金,令我很感動。」

眞弓女士今天開了六小時的車,來到發放現場,領取後她帶著母親前去昨天(6/8)已經全部拆除的老家,只見空曠的地上跟還有一些未開走的挖土機。望著住了五十八年的家全沒了,有點失智的山崎女士,記憶瞬間被喚起,臉上露出失望和傷感的表情,讓陪伴的志工們很感到心疼。她不斷跟志工說著她的名字跟出生年月日,好似希望大家能記住她。

山崎女士眼光一轉,看到兩位老鄰居走過來,開心地跟她們打招呼,她們親切地跟她互動,詢問近況。此刻,時光寶盒宛如被打開,五十多年來故鄉情景,宛如跑馬燈般飛快地閃過她的眼前。

「無常來時是這麼突然跟殘酷,感恩母女帶給我們這麼珍貴的一刻。」陪伴的志工不捨她們失去一切,又暗自希望有許多記憶已隨風而逝的山崎女士,忘記地震震毀家園的悲傷,腦海裡只留存與家人和親朋共聚的歡樂情景。

◎能登加油 臺灣加油

看到領完見舞金後的高橋平之先生眼眶泛紅,志工余瓊珠連忙遞上衛生紙,讓他擦拭,隨後奉上一杯有溫度的慈濟有機烏龍茶請他喝。余瓊珠轉達了上人對於能登災區鄉親的關懷與擔憂,希望全球慈濟人的愛心善款能讓他們應急。接著她再送上平安吊飾,祝福他「平安隨身」。見他情緒慢慢平復,余瓊珠問他:「你為什麼哭得如此傷心?」

「聽說臺灣4月3日也有很嚴重的地震,但是臺灣慈濟志工,竟然這麼溫馨的來災區關懷我們,這種感受言語無法形容。」說著說著,高橋先生又掉下淚來,「你們自己都受災,然而你們還是有這麼多人,來能登災區關懷我們……」見他眼淚不受控地滴落,余瓊珠不停地拍著他的背安撫他。

「領到了見舞金,可有什麼幫助?」余瓊珠把話題轉到見舞金的運用。高橋先生回應:「我的房屋半毀,見舞金可以幫助我們家修繕,還可以買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們吃,真的很感謝你們!」說完,終於破涕為笑的他,特別用中文表達心聲:「謝謝!臺灣加油!」余瓊珠和他一起振臂為彼此加油。

雙手捧著見舞金的信封,走出町役所時,藤森由美子對著余瓊珠不斷地道感恩。她說元旦那天,她剛好去金澤市與兒女孫子共享新年圍爐,因此逃過大地震的驚嚇。

她是在大約十天之後,才重回家園,目睹到房子被地震摧毀的慘況。因先生已往生多年,她選擇在兒女家附近租房子,也方便和兒孫們享天倫之樂。「不過我還是喜歡自己的老家,所以常回來巡巡看看,也順便探望老朋友和敘舊。」身體硬朗的藤森女士很健談,余瓊珠告知後續還有第三、第四梯次的發放活動,邀請她來幫忙,她馬上答應說「好!」

◎家毀人亡 不知所措

下午四點,第二梯次最後一場見舞金的發放接近尾聲,這一場,也就是第五場的發放會場「鵜川支點」,迎來了最後一位鄉親,她是來自金澤市的國分女士。這幾天都來擔任志工的穴水綜合醫院護理師南里美女士,一看到她,立刻主動過去接待,跟她打招呼。

「啊!是你!」原本愁容滿面的國分女士驚喜萬分,悲欣交集的她淚如雨下,南里美女士感同身受,不禁跟著落下淚來,「我們是多年的好朋友,自從地震之後便失去聯絡。」能在發放會場遇見好友,她懸掛的心,終於可以暫時放下了。

壓抑許久的國分女士,這時不由自主地放聲哭泣起來,「我先生是這一次地震的受害者!」兩家結緣很早,彼此的先生是經常見面聊天的好友,如今卻都已相繼往生。「你一定很難過!」面對這樣的無常,南女士很能體會她此刻內心的傷痛,在一旁的志工紀雅瑩細心陪著,不停地安慰國分女士。

「我先生平常就需要做人工透析,因為地震,一直等到三月底醫療體系再次啟動治療,但因醫院沒有水可用,必需轉院。輾轉換了兩間醫院,雖然比較遠,不過那間醫院可以做緊急治療,只好接受。由於無法留在那裡照顧先生,我們夫妻只好分開住,但很放不下心。」國分女士娓娓說著災後的遭遇。

他們家的房子倒了,她只能先搬去金澤跟女兒住,原訂要去探望先生的前一天,一直聯繫不上他,打電話給醫院,才知道先生已經往生了。最傷心難過的是,家人連他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至今她都難以釋懷。

眼下國分女士很希望能住進組合屋,心比較能安,「組合屋要抽籤,雖有申請了,但都還沒有下落。」夫妻原本計劃重建老家,如今先生走了,「家還有辦法重建嗎?」就連先生的骨灰,也無法安葬到家族的墓園,「因為墓園也毁了!」憂傷的她,不知接下來要何去何從。

「發生這種事情,大家都不樂見,你先讓自己稍微喘一口氣,我們一起加油!」南女士安慰老朋友,期待她能早日走出陰霾,重見藍天。

◎劫後餘生 相約再會

領完見舞金後,河合元一先生一邊盤算著如何使用這筆補助,一邊熱情地帶志工們去看看他原來的住家。他家就在能登町鵜川支點附近,走路大概五分鐘。剛走出門就遇到了以前的老鄰居,他邀請大家在鵜川支點前,留下了一張歷史的合照。

沿路都是傾斜倒塌的房屋,看了令人怵目驚心。這個有著約三百戶人家的小村落,老式的木造建築經不起大地震的搖晃,幾乎無一倖免,東倒西歪。河合先生介紹說這條街以前是商店街,又指了指對面說:「這間車子被壓著的是我好朋友的房子,這間是鄰居某某某……」

聽他平靜地訴說著社區災情,卻不難想像地震當下的天搖地動,很多人恐怕都是魂飛魄散,不知道一覺醒來,還能否見到明天。

可憐鄉親家園成廢墟,志工張美秀關心地問:「這個鄰里房屋倒塌嚴重,是否有人傷亡?」「這個區域沒有人往生,大家都還算安好。」真是不幸中的大幸,留得青山在,就有將來和希望。

河合元一先生的住處,比一般的人還要大幾倍,有一百坪,二樓還掛著藥局的招牌,因他的太太是藥劑師,家中經營藥局,也販售肥料和農藥。他費了一番功夫,終於打開帆布門進到店內,映入眼簾是一片凌亂,地上有很多玻璃碎片。如果不是1月1日地震的摧毁,這棟百年的房子,傳承到河合元一先生,已經是第十一代了。

陪伴的志工陳植英眼看房子傾斜嚴重,擔心隨時有倒塌的風險,不斷提醒志工們要注意安全。參觀藥局後,河合元一先生怕志工迷路,又貼心地說要陪志工走回鵜川支點。臨別,張美秀邀約他,以後如果有辦活動歡迎他來參加,他開心的允諾說:「一定,一定!」

◎撿回一命 發願報答

能登鄉親大多世居在寧靜的聚落,古西正史先生是少數的「移民」,來自廣島的他,退休後移居到這裡。他說:「以前在東京工作時,真的很繁忙,當時有因緣走到能登的海岸邊,讓我有活過來的感覺。」

然而,才住滿一年半,就遇到了強震,當下他被壓在屋瓦堆裡,全身無力移動,只感覺到血不斷地流出來,緊接著還聽到海嘯警報,「我應該要被淹死了吧!」絕望時,突然有六、七位鄉親,搬開壓在他身上的屋瓦,把他從瓦礫堆中救出來。

「能登人就是這麼親切,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及牽絆很深,所以在地震時,才會發現我不見了,在千鈞一髮之際找到我!」撿回一命的古西先生說:「我被救出來的時候,全身上下就只剩下穿在腳上的一雙襪子,什麼都沒有了!慈濟的見舞金給我很大的幫助,未來我想要報恩,報答救我和幫助過我的人。」

「那黎明將來到,北方的海面是洶湧的急波濤,好似要讓旅途無依的女人,逼著要她哭嚎……」以〈能登半島〉為名的歌謠,貼映著災後許多鄉親的心情。「安得長屋縮地法,居無樂土免煩憂」志工真誠祈願能登鄉親挺過難關,重回故里,安居樂業。

圖左 :發放前,志工整理介紹用的刊物《慈濟世界》和摺頁、靜思語、茶水以及結緣品。[攝影者:李月鳳]
圖右 :分配好任務後,發志工背心給支援當志工的鄉親。[攝影者:李月鳳]

圖左 :河合元一先生的房子傾斜嚴重,隨時有倒塌的風險。[攝影者:王孟專]
圖右 :山崎女士(左)巧遇老鄰居,開心的跟她們打招呼。她們親切地跟她互動,詢問近況。[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鵜川支點所在的村落,老式的木造建築經不起大地震的搖晃,幾乎無一倖免,東倒西歪。[攝影者:楊景卉]
圖右 :壓抑許久的國分女士(左)不由自主的放聲哭泣起來,他先生於地震後往生。老朋友南里美女士(中)和志工紀雅瑩陪著安慰她。[攝影者:王孟專]

圖左 :退休後移居能登的古西正史先生,感恩能登鄉親救了他,慈濟又給予援助,未來他要報答這份恩情。[攝影者:楊景卉]
圖右 :藤森由美子對著志工余瓊珠(右)不斷地道感恩。身體硬朗的她答應幫忙後續第三、第四梯次的見舞金發放。[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川崎榮子女士目前住在政府的組合屋裡,想要用見舞金來重建房子(右為志工林秋里)。[攝影者:王孟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