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香港 夜間環保點啟動 水邊圍邨居民響應

夜間環保點啟動 水邊圍邨居民響應

E-mail 列印
走過一座刻著「水邊圍邨」的拱形牌坊,見到一個小涼亭及一片空地,這就是慈濟新界協四組夜間宣傳環保的新定點。

其實,協四組屬意的環保定點,原定是元朗朗屏邨,但申請期間拖了好幾個月,還是毫無音訊,志工們在失落的同時,偶然一個機會踏上水邊圍邨,申請立刻獲批准,因此,水邊圍邨 就跟慈濟結下了這份緣。

此邨已有四十多年歷史,是一個老舊的屋邨,可貴的是,隨時可以看到鄰居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談天下棋,既融洽又溫馨。

今天(11/14),是第一場的環保宣導活動,主題是「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今天除了本組志工外,來助緣的亦不少,更親切的是,還有一位志工是這裡的居民,因此當天 志工的茶水膳食,都由她照顧到了。

現場分有四個環保區塊:講座區、親子區、靜思人文區及大愛科技區,在大家同心協力下,很快就佈置起來。

今天來參與活動的邨民也不少,有的坐在講座區,有的駐足外場圍觀,他們都很專注志工的分享,要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就要節能減碳,珍惜資源。

親子區的環保小手工,圍上了一群小朋友,他們摺出來的小蝴蝶栩栩如生,更有趣的是一位兩歲的女孩金子非,她用小口不停地吹動桌上的一盆紙花,她還跟志工們做手語,樂得圍觀 的邨民哈哈大笑;有一對七歲小同學陳振嵐、陳錦文,都是幼童軍,很難得他們已懂得廢紙回收,他們更表示會跟同學們分享環保如何救地球。

在靜思人文及大愛科技區,很多群眾好奇想了解什麼是靜思語?塑膠瓶如何做成毛毯?更有一位八十歲的蘇婆婆,拿著照相機把場內的靜思語一一拍下,她表示,看到這些靜思語很感 動,發人深省,她將相片儲存在電腦內,可以放大慢慢細讀,人生七十才開始,就是蘇婆婆的寫照。

下午一時三十分,想不到會有街坊及小孩子跟志工們一起祈禱的,之後他們還很熟絡地跟志工手拉手做手語,那一刻很溫暖。

亦有兩位女士由於聽到志工們的宣導,馬上將家裡的空塑膠瓶交給志工回收。住在天水圍,慈濟居家關懷戶的楊女土,還有荃灣回收廠的鄭先生亦抽空來給志工們打氣,體現了社區關 懷的力量。今天的活動,是由一群小朋友親自把收回來資源物分類,而圓滿結束!

李先生和李太參加完活動後分享,今天的活動輕鬆,帶給孩子所見所聞,教小孩子親自分類,讓孩子容易明白,養成環保的好習慣。現在才知道塑膠瓶是有分號,也可以循環再造毛衣 給人溫暖,但環保的源頭就是要少製造垃圾,他會將這些訊息告訴朋友。

這次環保宣傳活動很成功,一方面將環保訊息傳開去,一方面又有一群小孩子願意參與,已將善的種子植入心內,確實如上人曾開示:事不難,難在心,困難只是踏出第一步感覺而 已。做環保很簡單,只要你開口跟人分享,肯彎腰去做,事情就是那麼順利。

19日,慈濟志工又來到水邊圍邨,因為今天夜間環保開始了。這次用的兩張檯、三張小矮凳,都是由報紙檔的老闆和街坊借給志工的,因為他們用行動支持志工繼續宣導環保。有很 多上次來過的街坊,主動來跟志工打招呼,他們驚歎地說:「你們真的再來?」志工亦肯定地回答:「我們一直都會在這裡。」

有一個住在附近的女同學,她來這裡只是取資料,但聽完志工們環保宣導後就跑回家,將家裡的塑膠瓶拿來回收。星期日有來參與的陳錦文和媽媽帶來一袋塑膠瓶,並且答應志工們, 下星期會來做小志工呢! .

圖左 : 11月19日,志工向大人及小孩介紹環保的資訊。[攝影者:梁昌材]
圖右 : 11月19日,在附近的女同學,原本只是取資料,但聽完志工們環保宣導後就跑回家,將家裡的塑膠瓶拿給我們回收。[攝影者:梁昌材]

圖左 : 11月14日,小朋友親自把收回來的資源物分類。[攝影者: 余嘉進]
圖右 : 11月14日,志工向路過的街坊分享,要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地球。[攝影者:余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