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環保在指尖綻放 用手語護大地

環保在指尖綻放 用手語護大地

E-mail 列印
有感全球天災侵襲加劇,多與氣候變遷有關,再加上疫情對人類的“大哉教育”,新加坡慈濟教師聯誼會(簡稱教聯會)聯合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突破困難舉辦“2021慈濟線上手語觀摩會”,盼透過優美手語,從小啟蒙學子 的環保意識。

比賽因疫情轉為線上進行,並在2021年12月4日舉行頒獎典禮。五所參賽學校的學生穿著整齊校服齊聚線上,雖然少了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互動,但雲端洋溢著溫馨喜悅的氣氛。典禮上也播放師生們幾個月來努力的表演成果,配合環保歌曲,學生整齊的手勢、劃一的隊形,無不展現了團隊默契和凝聚力。

康培小學A組、楊厝港小學和文殊中學分別位列冠亞季軍。頒獎嘉賓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的費紹爾副教授(Prof Faishal)表示,環保教育的經驗需要傳承給年輕學子,而手語是很好的媒介,因在不斷練習中,可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推動四年 80學子共襄盛舉

事實上,手語對多數師生而言是陌生的。賽事的幕後推手之一陳品儒老師表示:“四年前,我們已開始著手手語觀摩會的籌備。”新加坡院校嚴謹對待校外比賽,教聯會秉持推廣環保的初衷,做充分準備,終於成功把手語比賽重新帶入中小學、幼稚園。
教聯會老師在各自學校宣導,並用誠意向校方解說讓學生接觸手語的意義,最終吸引五所學校、共八十名學子報名。參賽學校包括康培小學、崇福小學、楊厝港小學、文殊中學和慈濟大愛幼教中心。

教聯會曾於2007和2008年連續兩年舉辦手語比賽,這次賽事是時隔十三年後再度舉辦,並因疫情轉為線上進行。

陳品儒表示,這也是首次嘗試讓學生以中英雙語歌曲參賽,希望吸引更多人參與,喚起他們對環保的關注。

克服挑戰 手語傳遞環保愛

對參賽同學和指導老師而言,手語費時學習,再加上比賽因疫情轉為線上,參賽者從挑選傳遞環保訊息的歌曲、練習手語、熟記歌詞到製作短片參賽,每個環節幾乎都線上上進行,大家不得不隨時調整,積極學習。雖然過程充滿挑戰,卻進一步凝聚了團隊精神。

文殊中學學生林佳均對表演歌曲“一個乾淨的地球”印象深刻,歌詞提醒她,要維護環境,才能留給下一代永續的綠色環境。除了透過手部動作、臉部表情及隊形的變化,來傳達環保的重要性,她也發現手語還能與人溝通,在無聲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儘管排練和錄製過程困難重重,但克服線上參賽挑戰讓她獲得成就感,林佳均坦言:“製作及剪輯短片是最挑戰的,但最終克服了困難。”

初次接觸手語的文殊中學學生冼俊安分享,練習手語挑戰不小,但他發現,透過無聲的手語,人人都可以帶給別人快樂,用手說話、用心交流。他說,即便是身障人士,也能透過手語傳遞環保關,為地球盡一份力,讓世界更美好。

教聯會老師蘇彥甯透露,有的學生一開始較難投入,但慢慢也從心體會到手語之美。“學生剛開始上線練習時,有些是皺著眉頭的,後來看到學生將情感投入歌曲,令人看到愛與善的力量。”

承擔線上手語教學的教聯會老師楊佩文自認英語不佳,卻要用英語教學,讓她有點不自信、想退卻,但在團隊鼓勵下,楊佩文最終克服心理恐懼,順利完成線上手語教學。

對於將環保結合手語的方式,崇福小學的老師依茲哈給(Izhar Ramlan)與高度讚賞與肯定,他說:“培養孩子的領導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為人服務的精神,而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團隊合作和互助互愛的精神。”

隔空領獎 期待環保觀生根

此次頒獎嘉賓為義順集選區議員費紹爾副教授、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副執行長陳昭雲和義順關愛樂齡辦事處副經理兼比賽評審鄭玲娜。在頒獎典禮開始前,評審員已先共聚雲端,遴選出最佳作品,評分依據三項標準:創意、情感和手語呈現。

副執行長陳昭雲讚歎參賽學生跨越技術困難,齊心合力完成作品。他也引述證嚴上人開示“環保是清淨在源頭”,並號召同學們一起保護地球,更鼓勵人人不要小看自己,因人人有無限潛能。

第一次以線上形式準備並參加比賽,學生的堅持與認真,令評審鄭鈴娜刮目相看,她贊許說道:“小孩子的集中力通常較短,他們雖年紀小,卻能完成錄製和手語。”

手語是合心的語言,通過這一次的環保手語賽,期許環保的善種善念已悄悄生根,未來人人都能付出一點心力響應環保,愛護環境,留給下一代一個“乾淨的地球”。



備註:

出席人數資料統計:
工作人員總數 6位
參與人員總數 80位
活動總時數 1小時


康培小學(Canberra Primary School)
崇福小學(Chongfu School)
楊厝港小學(Chua Chu Kang Primary School)
文殊中學(Manjusri Secondary)

圖左 :環保歌曲搭配練習多時的手語,再將之製成短片,師生努力的成果在頒獎典禮上播放。[攝影者:黃雪芬 ]
圖右 :孩子們的年紀雖小,卻很認真學習,用稚嫩的手語呈現〈小太陽的微笑〉。[攝影者:黃雪芬 ]

圖左 :克服用英語教學的恐懼,教聯會老師楊佩文順利完成線上手語教學。[攝影者:卓嘉苓 ]
圖右 :頒獎嘉賓費紹爾副教授表示,環保教育的經驗需要傳承給年輕學子,而手語是很好的媒介。[攝影者:黃雪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