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深耕獅城三十載 見證慈悲足跡

深耕獅城三十載 見證慈悲足跡

E-mail 列印
「傳法脈,我願意!」

「弘宗門,我承擔!」

「法脈宗門,永續獅城、永續獅城、永續獅城!」

傳法脈、弘宗門,在新加坡靜思堂,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執行長劉瑞士以鏗鏘有力的聲音,帶領全場發願。

每喊 一句,臺上臺下就齊聲回應:「我願意!」「我承擔!」最後全場一起高聲三呼:「永續獅城!」聲若洪鐘,展現慈濟人在新加坡「信、願、行」的堅定心,令人動容。

三十而立更堅定,2023年10月28日,慈濟基金會(新加坡)欣逢30周年慶,近六百位志工與職工齊聚一堂,共同回首與見證三十載的耕耘。靜思精舍德勷師父、德格師父、臺灣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靜憪,及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等嘉賓,亦親臨新加坡獻上祝福。

◎三十周年 見證成長

「我們一起來祝賀新加坡慈濟,30歲生日快樂!」隨後的30周年慶感恩會上,司儀引領大眾齊聲祝賀,瞬間靜思堂響起宏亮的祝賀聲,眾人臉上喜氣洋洋,感受到志工的熱忱。

今年的周年慶以「見證慈悲•深耕獅城」為主題,主題的標誌設計是參考慈濟靜思建築美學,以「人」字形的屋簷為靈感,象徵著勇於突破界限的跨越,見證慈濟紮根於獅城三十載的成果。

回首過往,砥礪未來,感恩會上的節目精彩紛呈,由特備紀錄片《回首30年》拉開序幕,帶領觀眾回顧新加坡慈濟過去30年的發展歷程。

接著,以每十年為一個時代,透過引言人的旁白和慈濟手語表演,生動地演繹每代慈濟人的故事。小志工符傳晞用小提琴拉起了〈心願〉一曲,勾起了眾人過去在慈濟的美好回憶。三段「十年」故事講述草創時期慈濟的克難,到四大志業蓬勃發展,都是每一位志工的心血和付出,才得以成就。

隨後,各部門職工代表、社區幹部和資深志工一起在臺上演繹手語〈大愛航向新世紀〉,感恩前人的付出,在新舊輪替中,慈濟人腳步不停歇,代代相傳,一同為淨化人心而努力。

執行長劉瑞士帶領眾人,誠摯發願: 「傳法脈,我願意!弘宗門,我承擔!法脈宗門,永續獅城、永續獅城、永續獅城!」眾人齊聲發願,令人動容,劉瑞士期待未來大家「手牽手,心連心,以大愛讓獅城亮起來。」

德勷師父開示:「我們登上了法船,就是從此岸到彼岸,大家一心一志行法華,把握當下,學習放下。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一起將大愛航向新世紀!」

副總執行長林靜憪為周年慶獻上祝福,她感恩新加坡志工身體力行,以大慈悲眼根,觀天下眾生相;以大智慧耳根,聽天下眾生聲,護持慈濟世界。她勉勵眾人未來有無限量可能,讓慈濟美善永續,接引人間菩薩,把大愛推向全世界。

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感恩十七年前到新加坡工作的因緣,在太太接引下認識慈濟,因為有慈濟,自己的人生變得很有意義。他看到了慈濟對本地年輕人的號召力,祝福新加坡慈濟代代相傳,未來有更多的30年。

◎師父的祝福 愛的傳家寶

祈禱環節,由德勷師父和德格師父帶領眾人點亮心燈,虔誠唱出心中的祈願。德格師父勉勵慈濟人力行菩薩道,齋戒推素。

證嚴上人特別囑咐德勷師父和德格師父,從臺灣專程帶來了今年的福慧紅包,分發給出席感恩會的每一位志工與職工,祈願大家能平安幸福。志工歡喜地排隊上臺領取這分祝福,感動在心。

上人在開示影帶中感恩全球慈濟人:「莫忘那一年,那一人,因為有全球慈濟人,我們可以立足在臺灣,為全球。天天都要感恩。我們永遠都不孤單,因被菩薩圍繞,我們永遠都是有承擔、有責任的人。」

◎初代慈青 肩負志業

志工劉倫僑是新加坡第一代慈青,也是周年慶活動的總協調。他說:「那一屆的慈青都在,向心力強,謹記證嚴上人與師父的法,面對再大的困難都不會輕言放棄。」

隨著慈濟志業的發展,劉倫橋自我警惕要緊跟慈濟志業脈動,不要掉隊。如今看到一個個資深志工年紀漸長,體力也消退了,過去能做的事,現在可能有些力不從心,劉倫橋覺得很感慨,身為中生代,他發願更要接前輩們的棒。

劉倫橋目前承擔合心活動幹事,陪伴夥伴,也傳承經驗。雖然事業家業繁忙,劉倫橋總是秉持「上班專心做事業,下班用心做慈濟」,事業志業交融一體,在職志難以兼顧時,他感恩總會有團隊湧現補位,如此人圓、事圓、理就圓。

志工杜進強大學時期加入慈濟,至今已二十四年了。杜進強感慨踏入社會後,事業和家業忙碌而與慈濟慢慢疏遠。如今兩個兒子步入青少年時期,他把握因緣回到慈濟付出。

杜進強目前承擔北二互愛組長和慈善訪視幹事,每每看到社區志工流失離開,他都心痛不已,發願要把上人的弟子找回來,並讓慈濟之愛照亮更多社會暗角。

因此杜進強堅持留守社區,因為那是接引菩薩的道場,人人在不同的崗位付出,才能成就慈濟這一大事因緣。他勉勵自己:「慈濟30年了,還有很多事要請教師父,繼往開來,鋪出一條讓人人走得順的菩薩道。」

在慈濟大愛幼教中心任職的阿碧讓米(Abirami),在教育志業發展室主管戴鈺郿邀約下來參與,她想來看看慈濟如何慶祝30周年慶,隨即欣然答應。

儘管感恩會多以華語為主,但現場氛圍讓阿比拉米感到寧靜和感動,透過影帶了解到慈濟人為新加坡社會貢獻30年,更讚歎志工不止做好事,也是在成就一件件偉大的事業。她表示:「愛是可以跨越語言的。」感受到慈濟人的善行和大愛,她發願要跟隨慈濟人的腳步成為志工。

慈濟眾人合一心,朝向共同方向努力,在世間發揮大愛及淨化人心的力量,邁向無數個三十年。

圖左 :以每十年為一個時代,透過引言人的旁白和慈濟手語表演,生動地演繹每代慈濟人的故事。[攝影者:馮桂瓊]
圖右 :六百位志工與職工齊聚一堂,共同回首與見證三十載的耕耘。[攝影者:黃建興]

圖左 :各部門職工代表、社區幹部和資深志工一起在臺上演繹手語〈大愛航向新世紀〉,感恩前人的付出,在新舊輪替中,慈濟人腳步不停歇,代代相傳。[攝影者:黃建興]
圖右 :執行長劉瑞士帶領眾人誠摯發願。[攝影者:黃建興]

圖左 :透過引言人的旁白和慈濟手語表演,重現新加坡靜思堂啟用的場景。[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近六百位志工與職工齊聚一堂,臺灣團隊亦親臨新加坡獻上祝福。[攝影者:潘寶通]
圖左 :德勷師父和德格師父從臺灣專程帶來了今年的福慧紅包,分發給出席的每一位志工與職工。[攝影者:Daniel C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