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當醫生走入你家 喜見醫病一家親

當醫生走入你家 喜見醫病一家親

E-mail 列印
「這一堆是醫院給的,我不記得是什麼了,都沒用過。」慈濟居家醫護團隊上門診治病情時,陳阿嬤的女兒雙手,捧著從醫院帶回來的好幾種藥品和用品,抓緊機會向醫生何欣芩詢問。

女兒接著從中抽出一個有黃色小球的用 具,說:「這個我媽媽拿來吸,不知有什麼功效。」何欣芩聽了嚇一跳,驚訝地說:「這是訓練肺活量的,要拿來吹,媽媽是用來吸氣嗎?那沒有效果耶。」

◎社區居家醫護服務 發現病人用藥缺失

進入社區做居家醫護服務,醫生何欣芩意外發現,很多人不太知道要怎麼照顧好病人,經常會有家屬像陳阿嬤的女兒那樣,掏出一袋藥品或護理用品,但卻不懂得正確使用。何欣芩耐心解釋:「醫院有教,但就好像教學生,你很難期待學生在一堂課內,就可學到很厲害。」

有時最基本的,醫院開了藥,病人拿回家卻不知道怎麼服用。她說:「比如會把新一批藥和前一批藥弄混了,也有病人出院好幾天,拿回來的藥都還沒打開,家人給他吃回以前的藥,那醫院改的東西全部沒改。」

「病人不是不想吃藥,他們真的是很『blur』(傻傻分不清的)。」 何欣芩說:「雖然醫院的藥劑師都會講解,但有的家人就是『抓不到』;或者是陪看病的是A,可是跟病人住的是B,最後就傳錯話了,有時是女傭聽不太懂,這些都挺常見的。」

曾在醫院急症室工作的何欣芩,這才更真切地體會到,很多時候並不是病家「小題大做」,動不動就要把病人送醫院。

他們長期獨自面對,遇到問題找不到專業人員求助,也累積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最後病人送醫後好轉出院,往後送醫,就成了病家慌亂時唯一的出路。

她分享新冠疫情高峰時,一位醫生朋友的母親罹患末期帕金森症,早已經做好不住院決定,卻肺部感染至氧氣水準不足、呼吸困難,彷徨無助下找她求助,最後何欣芩安排了診所的氧氣筒和藥物送過去。

何欣芩感歎,連醫生在家照顧病人,也會有慌亂無助的時刻,更何況是一般人呢?

也在湖畔全科醫療診所擔任駐診醫生,何欣芩指出,近幾年醫療界也有出院準備要銜接社區的意識,因此有了轉介服務「Hospital to Home」;而社區的居家醫療服務中,因物件往往是病情穩定或緩慢變化的年長者,相較頻繁而複雜的檢查,護理指導是更重要的,大到指導照護者照顧病人的知識與技巧,小到為病人配好每天要吃的藥物。

◎病人頻繁往返醫院 造成病家很重負擔

新加坡社會走向高齡少子化,陪伴年邁父母在醫院候診,成為了許多子女的常態。「奔波在醫院的心臟科、泌尿科、肺科、腦科、眼科、耳鼻喉科……有些病人的預約會多到讓你嚇到。」何欣芩說道。

居家醫療免去家人往返醫院接送,還節省了看病、結帳等排隊等候的時間,病人因而獲得更好的照顧品質,包括再住院率也相對降低,這些都大大減輕家人的負擔,無形中也節省醫院與社會成本。

何欣芩舉例說,有些患者是長期服用的慢性病藥品吃完了,要看診拿藥,而居家醫療團隊在診斷後,仍可以開具相同或類似處方,只是團隊沒有精密儀器去做深度檢查。

她進一步說明,像有的年長病人患有眼疾,但身體已十分虛弱,甚至臥床不起,此時患者可能不那麼在意眼睛視力,反而頻繁往返醫院,對病家來說是更大負擔。

何欣芩感歎,現代醫療技術和藥物愈加先進,總是希望能把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治療得很好,醫者仁心,何欣芩自己省思:「當我年齡漸長,八十多歲的我還花費大量時間去醫院,把各種器官都調理得很好,這樣做對生活是最好的嗎?」

◎病人回家後的生活 比治療疾病更重要

何欣芩曾遇過,一位年逾九旬的病人要到醫院接受腸胃科的內窺鏡檢查,最壞情況可能會是癌症腫瘤,但這位老人家也反問:「我都已經九十五歲了,就算是癌症,難道我還會想使用侵入性治療嗎?」在病人了解前因後果的情況下,或可考慮放棄這個預約。

因此,醫生對患者狀態的說明非常重要,有助於患者和家人判斷今後的治療方向。因此,居家醫護人員上門不僅要幫忙「看藥物和用具」,還要幫忙「看預約」,協助病人理智地評估當前的選擇。

談及坐在診間診療的經歷,何欣芩認為,居家醫療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更加「零距離」。

「進到家裡,病人變成是一個人,背後是一個家庭。你看到他的生活環境,更能設身處地為病人去想,思考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地幫到病人。」何欣芩說道。

親眼見到病人回家後的生活,也更切實體會到比治療疾病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

她說: 「你比較容易同理他,當你去到一個人的家,他連自己家都沒有打理好,你還要求他在醫療上做那麼多,是不是有點太強求了,當然是先幫忙把他的衛生搞好。」

居家醫護有更多時間和條件,去了解病患與家屬的身、心、靈需求,這和何欣芩以前在急症室爭分奪秒的工作環境截然不同,但更重要的或許是「以人為本,以病為師」的同理心。

何欣芩回想起,前往海外偏鄉參與義診服務時,排隊看病的隊伍,總是長得看不見盡頭,是高壓且要求醫護人員迅速診斷的醫療現場。然而,何欣芩曾見過一位醫生,每診治完一位病人,就站起來合掌鞠躬,然後繼續為下一個病人看診。

她憶述:「醫生合掌鞠躬的過程只有短短幾秒,無礙看病的快狠準,但周圍的人都很震撼,感受到那分由衷的『感恩、尊重、愛』。」

圖左 :何欣芩(右)也在湖畔全科醫療診所擔任駐診醫生。[攝影者:蔡長盛]
圖右 :居家醫護醫生何欣芩(左)登門,為不便走出家門的照顧戶往診。[攝影者:蔡長盛]
圖左 :與患者說說笑笑,何欣芩(左)說,居家醫療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更加「零距離」。[攝影者:蔡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