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水懺揚獅城 二十年最大禮

水懺揚獅城 二十年最大禮

E-mail 列印
「希望這一部《慈悲三昧水懺》的意涵可以在新加坡弘揚開來,讓更多人受益,尤其是讓身為種子的我們有一些自我的改變。」身為妙音種子的一員,吳蘇慧的心願與其他的妙手妙音 種子一樣,希望透過演繹,將《水懺》能傳遞的更深更遠,同時廣邀人間菩薩。

在證嚴上人的肯定及祝福下,慈濟新加坡分會將在「2013年歲末祝福」配合分會二十周年慶,舉辦海外第一場《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為了更周全地籌備這項心 靈工程,策劃團隊在3月2、3日舉辦首次妙手、妙音種子研習會;在3月16日的四合一幹部共修會中舉辦首場說明會,以鼓勵幹部們對外廣招志工。

◎幹部入法修習氣 廣邀菩薩入經藏

入經藏演繹之前,社區讀書會早在2011年6月開始進行。在研習會中,協調團隊洪永康、莫淑惠及吳蘇慧透過一張張照片,回顧一年多以來,志工們步步入法的身影。

這期間,各個社區已經舉辦了三輪讀書會,以及共同成就了三場入經藏演繹的片段。在2011年歲末祝福中,一百四十三人演繹了〈序曲〉;2012年8月「感恩‧歡喜‧七月吉 祥」祈福會中,七百四十五人演繹了〈揮慧劍.斷罟網〉;才剛結束不久的「2012年歲末祝福」中,七百八十四人演繹了〈懺悔煩惱障〉。每一次演繹都逐次擴大,接引更多民 衆,希望為最終招募一千零八名入經藏志工的目標做好準備。而這一場大型經藏演繹的地點,將從以往嘉龍劇院(Kallang Theatre)的一面舞臺,移師到新加坡室內 體育場(Singapore Indoor Stadium)的兩面舞臺。

暫定於2013年12月28日舉辦的兩場入經藏演繹,最大的考驗莫過於人力召集——除了參與演繹的一千零八人,預計還需五百名幕後工作人員。因此,活動協調洪永康提醒幹部 們需從「心」出發,法人心、法入行地改變自己的習氣,感染周遭的親友,才能接引更多志工加入。

◎妙手妙音首集訓 建立種子默契

3月2、3日的研習營,召集了全體一百零四名妙手、妙音種子,一起來學習唱誦、手勢,以及討論隊形編排。由於靜思堂的活動頻密,第二天長達八小時的研習營只好轉移場地,借 用了志工白振才剛落成的半獨立式洋房來進行。

在接下來的籌備中,妙手、妙音種子們還有多達三次的研習會,期待在六月的社區教學之前,種子們已經掌握了手勢隊形,可以將正確訊息布達到各個社區去。

社區妙手、妙音種子的任務是關懷組員,同時傳授、調整手勢隊形,帶動組員身心入經藏,讓慧命有所成長。若種子們在溝通過程中起煩惱、聲色不佳,就很可能讓組員受挫或起退轉 心。為了减少誤解,妙手、妙音團隊協調之一的徐敦盈特別為種子們解說並建立默契。最後她以兩句偈頌文勉勵大家——「願不說人非不惡口,口吐蓮花聲細柔。願生生世世持齋戒, 不聞哀嚎宰殺聲」。

3月3日,八十名種子繼續研討隊形,因入經藏菩薩人數眾多,隊形上的變更和出場順序對種子們來說更是艱難的挑戰。

自前年參與演繹,去年成為妙音種子的溫福裕表示:「我們這組負責編排的隊形是〈懺悔法門廣演〉的『佛光』,所以要考慮佛光的動線,如何出場走位,大家才不會撞在一起,同時 要考慮讓整個隊形很完美地呈現出來。」

溫福裕體恤妙手、妙音團隊和社區窗口一路來的辛勞,也讚歎:「感覺到策劃團隊的用心,不分彼此,沒有個人的問題。團隊要從行住坐臥起帶動作用,才會變成很大的一個磁場,吸 引更多人瞭解、加入。」

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隊形編排擴大討論,讓種子們一起集思廣益,希望藉此啓發種子們對經藏演繹多面向、深度的瞭解。每一個隊形變化,不論是站位、動綫、高低、走位與燈光, 環環相扣,都有其含義。各組分別講解隊形構思,並即席模擬,當場進行討論和調整,讓大家開始體會到進入社區前「教」與「學」的角色更換。

◎跨越年齡語言障礙 種子難行能行

今年承擔妙手妙音種子的志工來自不同年齡層,包括四零年代出生的長者,也有九零年代出生的慈青。

年歲稍長的種子無疑面臨更大的挑戰。五十四歲的劉明光表示過程中一定會有困難和無數變化,但相信有心就不難,自我期許使命必達。「想要承擔種子的崗位,是因為很懷念 2012年歲末祝福入經藏時的氛圍。」

妙手、妙音團隊協調之一的吳蘇慧則讚歎:「看到年長的種子們如此精進,並不因為年長而鬆懈。大家都很有心,知道今年演繹《水懺》,就馬上一起來努力,圓滿這一座化城。」

看到大家建立信心並開始發願,吳蘇慧期許:「希望這一部《慈悲三昧水懺》的意涵可以在新加坡弘揚開來,讓更多人受益,尤其是讓身為種子的我們有一些自我的改變。」

受英文教育的人醫會成員林金燕,首次承擔了妙音種子。「有時音樂出來時會忘詞、跟不上,有時記得歌詞卻又忘了手語,所以要一直訓練自己。」

林金燕當初承擔種子,是希望以身作則,帶動人醫會成員齊來入經藏:「因為人醫會成員大多都是輪班制,所以比較難配合社區的練習時間。那我可以補位,配合他們的時間來進行教 學,希望付一點點自己的力量。如果他們有什麽不太清楚,我也可以幫忙。」

接著林金燕分享:「入經藏後,我學到很多東西。上一次演繹的〈懺悔煩惱障〉我們學到如何去除五毒,而這次我們可以懺悔自己的業障。造了很多業就有許多果報,形成業障。我們 在入經藏一直練、一直學手語的過程中,也可以一直警惕我們生活裡的言行舉止,不要再去犯錯。」

◎勤入法脈邀菩薩 邁向分會二十年

3月16日,在《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說明會中,分會副執行長趙信玉向近百名志工幹部講解了分會二十周年慶的系列活動。周年慶主題「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 門人間路」,系列活動包括「靜思語好話一條街」、靜態成果展、經藏演繹等活動,旨在對外菩薩大招生,透過種種活動,提高民眾對慈濟的瞭解,對內則帶動志工們深入靜思法脈。

趙信玉表示,近年來不少志工透過各項活動加入慈濟大家庭,但對慈濟的歷史可能瞭解不深。藉由周年慶系列活動,志工們可以回溯歷史,溫故知新,堅定初發心,更勇於承擔。  

二十周年慶是個全年性的活動,趙信玉期許大家:「希望從年頭至歲末,我們都能歡喜做慈濟,更要『見做歡喜、自做歡喜、教做歡喜』。」

說明會尾聲,分會正副執行長們都上臺給幹部們打氣。執行長劉瑞士也給大家精神喊話,他分享:「自己也有無力的時候,但每每想到上人建醫院時,含著淚,緊咬唇,意志堅定的畫 面時,就會覺得自己是無比渺小,什麽困難都也能承受下去。」

2013年3月,新加坡《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的法船已經開啓,趙信玉總結:「入經藏演繹是上人給予新加坡分會二十周年慶最好的禮物。新加坡是個福地,我們 更要積極種善因,廣邀天下善士,也為新加坡祈福。」

圖左 : 妙手妙音團隊協調之一的徐敦盈,爲種子們解說並建立默契,她以兩句偈頌文勉勵大家——「願不說人非不惡口,口吐蓮花聲細柔。願生生世世持齋戒,不聞哀嚎宰殺聲。」[攝影者:陳清華]
圖右 : 各組分別講解隊形構思,並即席模擬,當場進行討論和調整,讓大家開始體會到進入社區前「教」與「學」的角色更換。[攝影者:許景盛]

圖左 : 兩天的研習營召集了一百零四名妙手妙音種子,一起來學習唱誦、手勢,以及討論隊形編排。[攝影者:許景盛]
圖右 : 在四合一幹部共修會中舉辦首場經藏演繹說明會,協調團隊洪永康(左)、莫淑惠(右)及吳蘇慧(中)鼓勵幹部們對外廣招菩薩。[攝影者:潘寶通]
圖 : 在證嚴上人的肯定及祝福下,慈濟新加坡分會將舉辦海外第一場水懺經藏演繹。近百名參與說明會的幹部為此錄製一段影帶,向證嚴上人和常住師父至誠發願勇猛精進。[攝影者:潘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