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點滴小錢圓榮董 勉勵衆富齊付出

點滴小錢圓榮董 勉勵衆富齊付出

E-mail 列印
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慈濟志工陳春蓉以雨傘支撑,緩緩走上臺,領取「榮譽董事(簡稱榮董)」聘書,臺下三度響起熱烈的掌聲。今年(2013年)八十歲的她,每天十一個小時胼 手砥足的在園圃中忙碌,省吃儉用,把每月一千新元的微薄薪酬積蓄起來,圓滿了五年前許下捐榮董的心願。

「世界上有更苦、更需要的人,就讓我們付出一點點的布施。人生無常,讓我們共同護持證嚴上人,幫助苦難的人。」2013年4月5日的實業家聯誼中,陳春蓉與超過一百名實業 家及家人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簡短的幻燈片回溯陳春蓉貧、病、苦連接煎熬的坎坷人生。先生不幸早逝,她萬般辛苦獨力養育四個兒女,在命運即將好轉時,長女卻在十六歲那年患上精神疾病,讓她再度陷入迷茫 苦惑中。

直到1997年認識慈濟,讓陳春蓉的善心萌芽,十多年如一日付出不斷,殷勤地走在人間菩薩道上。會中,多名實業家疼惜老人家的克己克苦,且勇於付出的精神,一時感觸良多, 潸然淚下。

陳春蓉的腳步並沒有因為患上關節炎、行動不便而放緩。她說,假如還有能力,她希望能多圓滿一個榮董,因爲她堅信「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能捐榮董爲一些苦難眾生盡一分 力,她很開心。

◎克勤克儉 省自己捐榮董

「我有很多省錢的妙方,比如在必要時才開車,平時儘量騎腳踏車及搭乘公共交通,又可以節能減碳。我會把車停在較遠的免費停車位,再走一段路去上班。每天簡單的素食午餐只需 兩塊半……」臺下另一名六十二歲的慈濟志工周華坤,同樣對自己「吝嗇」,對別人「大方」。他堅持繼續工作不退休,以便把收入捐出來幫助需要的人。

「第一個榮董以母親的名義捐出,第二個爲自己捐出,現在計劃捐第三個,藉此感懷已故的許哲女士。」周華坤曾跟隨有「新加坡德麗莎修女」之稱的許哲女士投入慈善公益,感佩她 和上人一樣,有著付出無所求的精神。

周華坤也經常邀約同事、朋友們到偏遠地區去做義工,這晚他抱著「好事多分享」的心情,偕同幾名朋友前來參加實業家聯誼。

◎看到真實 學會了踏實

雖然十多年前就認識慈濟,一直繁務在身的吳慧雲,今年終於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參加2013年3月的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靜思精舍的設計與布置,既富有人文寓意,也融入環保 理念,讓她印象深刻。

吳慧雲透過自己所捕捉的畫面和大家分享「回家」的喜悅: 「回到精舍,感到非常窩心、溫馨和踏實,找到了心靈歸宿的家,真的很感恩、很幸福……」

吳慧雲雖然完成了拜會上人的夙願,但每每提到上人依舊難忍熱淚。她感佩上人明確的方向、勇敢的實踐,以及對人事物的細膩體會與徹底落實,進而影響全世界,讓她深深認同唯有 大愛才能打開人人心扉。

◎言起力行 深思啓善根

「我真的沒法想像,由非政府組織所創辦的醫院,制度如此完善,院內竟然還有古箏演奏呢!」這回「被騙」去臺灣參加營隊的郭汾海感慨地說。

二十年前便到臺灣設立分公司的郭汾海,到過一百多間大大小小的寺廟,不外求平安、求萬字票博彩中獎或取得訂單。這次參加營隊,他見證上人的慈悲情懷,精舍常住們節衣縮食、 自力更生的精神,讓他非常震撼與感動。

郭汾海心裏不斷思索箇中的道理,領悟到凡人都有所求,求得後很開心,卻更害怕失去。他開始領悟到應當「付出無所求,爲自己結好緣」。返新加坡不久後,郭汾海便毅然決定將公 司的一間辦公室改造成佛堂,並提供免費素食早餐予員工,同時一起觀賞上人開示影片,讓公司員工精神飽滿,歡喜地開始美好的一天。

聯誼上,第三名受邀上臺分享的,是十年前就參與慈濟的實業家黃泉霖。他和大家分享做慈濟的種種法喜。2005年南亞大海嘯的賑災,讓他深深體會到「見苦知福」,並不斷邀約 更多的實業家,一起放下身段,積極地再造福。

慈濟新加坡分會從2003年開始舉辦實業家聯誼,從八名實業家起步,到目前每梯次可召集五十多位實業家回臺參加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分會副執行長張正昌勉勵大家加入慈濟 後,不只是捐錢而已,更要親身付出。從捨下金錢、時間,進一步學習捨下煩惱,增長人生智慧,從「不知不覺」的懵懂人生,提升到「後知後覺」、「有知有覺」,進而學習「先知 先覺」的喜悅人生。

◎只要緣深 不怕緣來得遲

認識慈濟十五年,第一次參加實業家聯誼的梁志隆有點遺憾地說:「後悔約太少人來,有些約了又沒有來,我覺得是一種損失。」

多年來忙於工作的理財顧問梁志隆,十五年前經朋友丘建義、李國香的介紹下認識慈濟,雖然覺得這個團體很特別,但一直都沒有參與。繁重的工作壓力讓他想爲生活找個出口,於是 在一年前開始,每月一、兩次承擔訪視和新芽家訪的司機。

今年初,梁志隆主動詢問丘建義是否有到海外賑災付出的機會。丘建義被告知須經過培訓和共修後才能參與,並邀約他一同參與3月的實業家靜思生活營。

「回到臺灣有種回家的感覺,每天以淚洗臉,因爲很感動。」營隊期間,梁志隆受慈濟大愛精神感召,回國後第一次應邀參加企業家聯誼。同時,他也報名參加新進志工培訓,以更瞭 解慈濟精神理念。他期許自己能花多一些時間幫助別人,不需任何回報,因爲他一直都相信,幫助別人就會快樂。

全場一百一十一名實業家及家人朋友們溫馨地圍聚,享用精緻點心、品茗茶香的同時,也見證了貧寒人家也能布施助人,體悟到只要有心、用心,富貴學道就不難。不少實業家也當場 報名參與5月的跨宗教祈福會,期待與兩千人一同匯集出美好和莊嚴的浴佛隊形,同沾法喜。

圖左 : 感佩於証嚴上人的慈悲胸懷,以及改變世人的實際行動,實業家吳慧雲分享時幾度哽咽。[攝影者:黎東興]
圖右 : 受證嚴上人的慈悲以及常住師父們自力更生的精神所感動,實業家郭汾海為員工提供免費素食早餐,並一起觀賞上人開示影片,以實際行動把美善的事物與每一位員工分享。[攝影者:黎東興]

圖左 : 已經捐了兩個榮董的志工周華坤,希望為有「新加坡德麗莎修女」之稱的許哲女士捐出第三個榮董,借此感懷已故的許哲女士。[攝影者:黎東興]
圖右 : 理財顧問梁志隆相信助人就會快樂,期許自己能花多一些時間幫助別人。[攝影者:黎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