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泰國 認同付出無所求 頒護持殘障者優良獎

認同付出無所求 頒護持殘障者優良獎

E-mail 列印
在泰國傳統舞蹈「長鼓舞」的熱鬧氛圍下,羅勇府(Rayong)副府長拼勇(Phinyo Prakobphon)抵達羅勇金城飯店(Golden City Rayong Hotel),參加「第十二屆促進精神殘障者就業權利暨全國為認知障礙者付出組織會議」。會議中,拼勇副府長頒發「護持殘障者之優良團體獎」給慈濟。

◎臺灣到泰國 用行動付出

「慈濟志工的付出,不限於幫助殘障者而已,在泰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慈濟人用心付出的身影。」泰國認知障礙者付出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mentally ill)理事長努佳麗(Nuchgalee Sawangwan)說明委員會決定頒獎給慈濟的原因。

「我知道慈濟是真正用行動付出,上人的法是多麼的好,所以我也希望讓更多鄉親,也一樣有機會接觸到慈濟。」努佳麗女士是在2011年彭世洛府挽拉甘縣大水患時認識慈濟,當 時身為社區委員的她,經過地方防災減災廳負責人的聯絡,開始加入慈濟賑災的行列,為當地受災鄉親協助供應熱食便當,而開始與慈濟結下善緣,後來也有機會到臺灣參訪慈濟,讓 她深深認同慈濟的付出。

「為慈濟提供攤位,是希望參加此次活動的各個單位,不用飛到臺灣,也能夠親自接觸到慈濟,因為在泰國也有一群慈濟志工,為我們泰國鄉親用心地付出,值得大家學習的。」理事 長努佳麗女士說,本來安排提供二米乘三米寬的空間給慈濟,後來因為覺得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希望來自全泰國各地的社會發展福利辦事處、警察局、衛生署,以及分散在七十七個府 二百二十四單位的工作團隊,都能親自接觸到慈濟,瞭解志工的所作所為,後來提供四米乘六米寬的攤位給慈濟志工。

◎發揮大良能 尋生命價值

6月17日下午四點左右,努佳麗理事長特地帶著社會發展福利部改善殘障人士生活品質廳(Department of Empower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廳長撒娃拉(Saowalak)參訪慈濟攤位。志工把握機會,分享泰國慈濟人近二十年在證嚴上人帶領下,「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 志」精神,在泰國各地社區發揮人間菩薩的良能。聽完志工的分享,撒娃拉廳長很感動,慈濟源於臺灣,但志工的大愛卻不分種族與宗教。

接著,志工向理事長與廳長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透過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大愛環保紗,製作成賑災毛毯,落實「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理 念,讓廳長覺得很震撼,志工們愛的能量,真正化無用為大用。

一起參觀慈濟攤位的替迪朋女士(Thitiporn Pringpleod)聽著志工的分享,得知很多人因為遇到了慈濟,找到了生命的轉彎處,內心充滿著感動,「很多人透 過這樣的方法,重新找回人生的價值,殘障者也是一樣,他們也能夠一起為社會付出。」

對於認知障礙者,替迪朋女士認為他們以前可能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但患病後,雖然得到治療,但周遭的人還是無法接受,導致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良能,「這是很可惜的事,感恩慈 濟!讓很多人能夠重新發揮他們生命的價值。」

◎發願當志工 鼓勵行孝善

因為認同慈濟志工的精神與理念,主辦單位邀請志工於6月18日,以「發願當志工」為主題,與大家分享。

代表分享的慈濟志工陳世忠,透過上人的開示,說明人可以分成四類,分別是富中之富、富中之貧、貧中之富、貧中之貧。陳世忠藉由分享四種人的差別,鼓勵人人行善行孝不能等。

中泰文翻譯經驗豐富的陳婷婷女士,首次在慈濟活動中承擔口譯工作,將上人的法,以及為人群無所求付出的歡喜,翻譯給泰國人分享,雖然有點壓力,但她說:「因為我自己很認同 慈濟,而在泰國能夠承擔這種工作的人也比較缺乏,所以感恩志工給我學習的機會,讓我能為慈濟付出自己一點點的力量。」

慈濟志工將善的種子,撒播在泰國民眾的心中,使很多人得到了啟發,讓當地民眾知道,要為自己的家鄉盡一分心力。

圖左 : 志工請民眾抽靜思語籤,人人都說抽到的意境很貼切。[攝影者:桑瑞蓮]
圖右 : 社會發展福利部改善殘障人士生活品質廳廳長撒娃拉(右一),讚歎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攝影者:桑瑞蓮]

圖左 : 志工向會眾分享寶特瓶變成賑災毛毯的過程。[攝影者:桑瑞蓮]
圖右 : 陳世忠以「發願當志工」為主題,上臺分享做慈濟的法喜。[攝影者:批樂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