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印尼志工 學習服務精神

印尼志工 學習服務精神

E-mail 列印
「當時的醫師人數不足,我就開始當志工到處招呼直到現在。」參與醫療志工四十年的顏惠美,從花蓮慈濟醫院啟業的第一天就投入,她分享做醫療志工的喜悅,「可以結好緣,了解生老病死!」

「2019年印尼四合一幹 部精進研習」到花蓮的第一天課程,9月2日,近九十位學員,一大早便進到花蓮靜思堂一樓的感恩堂聆聽一系列的課程。下午的一堂課,由醫療志工老兵顏惠美,為大家分享「志工服務的精神」。

◎奇遇的體悟

上課前司儀黃渝青要大家靜下心來,「將心靜下來止息」,她希望大家跟著螢幕上的《佛在靈山》的歌詞輕聲唱誦,「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一時之間,燈光暗下來,大家雙手合十沉浸在寧靜莊嚴的氛圍中。

「上人不易發願,只要發願就會做到盡善盡美;為救苦救難,上人為眾生立下的願要蓋醫院。」而醫療志業要如何永續經營則與醫療志工的服務品質息息相關,黃渝青引言介紹分享者顏惠美。

螢幕上秀出「夕陽無限好,年年歲月走入眾生生命中,做眾生生命中的貴人」顏惠美為大家細說從前。一如一路走過來的心路歷程,從建院開始她就幫助證嚴上人募心募款;建院完成後的義診、啟業後的志工招募等,都有她走過的足跡。顏惠美表示,志工每天來的人數不定,為了要懂得怎麼分配工作,為了要讓來的志工有事做,她都用心跑遍並熟悉每一個單位,「才知道哪裡缺人,才可以調度,志工才會做得快樂。」她說,志工做得歡喜,病人才有福。

印尼慈濟醫院預計即將在2020年11月啟業,顏惠美提醒大家,要甚麼事都要做。她並強調,不能讓病患穿破的病服,從整理毛巾、沾濕棉花棒、到病房一一慰問等等。「這樣不僅時間過得快,也能熟識每一位病患,他們也會對你尊敬,也才會告訴你心裡話,這樣你才有辦法跟他膚慰!」

「二四八號是我的委員號」,顏惠美與學員分享她的奇遇。花蓮慈濟醫院剛啟業時,成立一個「脊椎損傷聯誼會」,一天顏惠美帶會員到兆豐農場,突然一隻牛衝過來,她一看牠耳朵上掛著「二四八」牌子,竟然和她的委員號一樣,這讓她頗為吃驚;而三天後到監獄關懷受刑人,一位被關了十三年的殺人受刑人,與顏惠美分享,過去的種種他很後悔,現在最想做的是當志工。顏惠美祝福他早日出獄時,竟看到他衣服上繡的是「二四八」。

一連串的巧合,她提醒自己,這一生絕不要做牛做馬,要做一個能夠幫助別人的人,取之社會用於回饋社會的有用之人。

◎用心的陪伴

2004年印尼哈米迪,因先天腦組織缺損,致使腦及腦膜膨出壓迫鼻部、形成兩顆明顯的腫瘤。當時十五歲的哈米迪,被送回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醫治,經過眼科、整形科、骨科、麻醉科、耳鼻喉科的會診,歷經十三小時的手術治療。

顏惠美為了讓哈米迪能有好的胃口,親自為他下廚煮出印尼口味的炒麵,也帶著陪伴的爸爸到院區的佛堂祈禱,更請印尼的真善美志工到哈米迪家拍攝媽媽的影像,解他們的思鄉之苦,所有的付出只為了搶救生命。顏惠美一路陪伴,直到8 月底哈米迪要回印尼了,她陪他在醫院角落喝下午茶,看著哈米迪的沉著與平靜,顏惠美腦中忽然有「下午茶」的構思。

於是自2004年開始,每周六下午,在每一家慈濟醫院的院區都有下午茶時間,邀請病患朋友與志工一同喝茶閒聊,度過一個溫馨的下午茶時間;後來陸續加入歌唱、音樂會、故事的分享等等,讓醫病之間變融洽,醫院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場所,而是充滿活力、歡笑、溫馨、有溫度的地方。

曾於1997年應慈濟功德會邀請,返臺為慈濟靜思堂、慈濟技術學院、慈濟醫院等設計、創作大型壁畫、藝術景觀工程的楊英鏢,也於花蓮慈院住院期間,應顏惠美的邀請,為一位癌末病患畫自畫像;當起志工的楊教授也在下午茶時間上臺分享,他不僅圓滿病患最後的心願,也讓病患應允做病理解剖。顏惠美表示,下午茶時間也有感人的故事發生,也能解人生之苦。

最後,顏惠美以「5S精準服務」與「2019年印尼四合一幹部研習」學員共勉,期待志工要做到「臉要笑、嘴要甜、腰要軟、手腳要快、眼要察顏觀色」,她更期許學員們,「要將心比心、竭力所能的服務、積極主動、意想不到的感動」的志工服務精神,於醫院做志工時有更好的服務品質為病人付出。

◎正向的力量

來自雅加達,在2008年因為看大愛電視,聽到上人的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開啟與慈濟的因緣的周小玲,看到顏惠美用心照顧病人,無所求的付出很感動,讓她要投入印尼慈濟醫院服務的一顆心更有信心。

現在開素食餐廳的她,不僅茹素,平常也在大愛村教照顧戶小孩手語、人文、靜思語,也發願要更用心跟上上人的腳步。對於顏惠美的全心照護病患及家屬的心,周小玲心有戚戚表示,「給別人的時候,其實別人和自己都會很歡喜。」

曾參與印尼「慈青」的譚洧鑫,因為姊姊的因緣參加慈濟。身為佛教徒,她在2015年畢業後便開始投入慈濟志工的活動,感受到慈濟人文、環保的美好;而「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更讓她印象深刻。譚洧鑫對於顏惠美都會努力達成病人的願望,很感動。

經營洗衣店,正值青春年華,二十五歲的譚洧鑫,已體悟到「有健康的身體付出,就要趕緊付出。」第一次參加印尼四合一幹訓營,她期待能從志工們的身上學習如何關懷病人,帶回去在即將於2020年啟業的印尼慈濟醫院運用。

就如顏惠美勉勵所有學員,在當醫療志工時要以病人為中心,著重病人的需求,開啟病人的心靈,營造快樂氣氛;更要如雖已七十三歲,也從不染髮的她,懂得讓自己老得優雅,做志工越做越快樂。

圖左 :上課前大家靜下心來,跟著螢幕上的《佛在靈山》的歌詞輕聲唱誦。[攝影者:黃富美]
圖右 :四位正值醫療志工的男眾,為將在營隊結束後到新店慈濟醫院當志工的學員,分享當醫療志工的快樂。[攝影者:黃富美]

圖左 :醫療志工老兵顏惠美,為大家分享「志工服務的精神」。[攝影者:黃富美]
圖右 :周小玲,看到顏惠美用心照顧病人,無所求的付出很感動,讓她要投入印尼慈濟醫院服務的一顆心更有信心。[攝影者:黃富美]
圖左 :二十五歲的譚洧鑫(左一),已體悟到「有健康的身體付出,就要趕緊付出。」[攝影者:黃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