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老闆不一樣 心心念念為環保

老闆不一樣 心心念念為環保

E-mail 列印
「爸爸,你要不要拿棉被去環保站住啊?」劉國佑的女兒,看到爸爸才從外地回來,就往環保站跑,忍不住對他幽默一下……

劉國佑個性剛強,是一位園丘的承包商,平常很忙,要管理一百多位員工。未走入慈濟前,只要有 人做不好,他動不動就會發脾氣,「我會罵到他們受不了,所以他們看到我都會害怕。」

不僅如此,劉國佑還一心一意拼命地想賺錢,「我希望賺很多錢,讓自己享用」。太太黃美瑛也說,師兄過去只有他說是就是,對員工都是命令式,要求很嚴苛。

◎老闆有大愛 設環保站接引菩薩

當時,黃美瑛覺得劉國佑在外地工作,一星期才回家兩天,她感到有點不圓滿。然而,在十年前,黃美瑛因為接觸慈濟參與訪視,見苦知福之後,就一心想要把他接引進來,夫妻同行菩薩道,溝通就會比較圓滿。

於是,劉國佑因為黃美瑛的邀約,開始在社區幫忙做回收,但對環保意識還不是很清楚。黃美瑛回憶當年邀他時的情形,當時劉國佑回答她:「你去就好,我工作很忙,難得回來想休息。」於是她就會說「幫幫忙,回收很多,很缺司機呢!」。

在半哄半勸情況下,劉國佑前去幫忙。就這樣開始慢慢知道要疼惜地球,還把環保概念帶到工作地方。他會跟工人說,「不要亂丟能夠回收的東西。」還架設很多回收收桶讓工人回收,假日就載回家。

因緣俱足,劉國佑後來在家裡和工作地方都裝了大愛臺,他對慈濟才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於六年前,成立了環保站,也更投入慈濟,參與訪視,積極走入社區和校園宣導環保。「我希望大家知道環保的重要,盡量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劉國佑如此表示著。

因為住在郊區,沒有環保站,只有環保點,黃美瑛說,他們三個月才做一次環保。於是劉國佑就發了一個願:「希望在我們當區有一個環保站,讓更多人可以被接引進來。」

剛開始找了一間小店屋,做了兩、三年後,發現回收物越來越多,場地已經不夠負荷,便在三年找到一個廢棄的廠房,發心租下來讓大家做環保。結果讓他心心念念在環保站,回來一有時間就往環保站跑,難怪女兒會說:「爸,你要不要拿棉被去環保站住啊。」開心看到他的改變外,黃美瑛還很讚嘆他用心地規劃環保站,讓運作更順暢。

劉國佑其實跟上人的緣很深。黃美瑛表示,在2014年她要受證那年,剛好遇到伊波拉病毒,就被取消回來受證,她就跟他說,「我不能回來受證,那我們就回去走走。」就有這麼好的因緣,他們到大愛臺參訪,那天剛好遇到上人行腳到大愛臺,慈濟志工靳秀麗就把他們往前推,跟上人說,「上人上人,本來是要回來受證,後來不能回來。」上人一聽就輕輕轉頭,對他們招一招手。

黃美瑛說,「我家師兄就這樣被上人招進來。他覺得說,上人就好像一個慈母,他很敬佩上人,要做天下事,每天扛天下米籮好辛苦,他受證之後要承擔更多,招更多人進來行菩薩道。」

◎由迷轉悟 夫妻歡行菩薩道

《靜思語》有一句話:「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作主。」

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今天10月24日進入第二天,劉國佑回來最大心願是想見上人,「我希望做第一代的弟子,讓上人授證,回去承擔更多。」感恩得遇明師,找到人生正確方向的劉國佑和黃美瑛夫妻倆,很有默契地共同喜歡這句靜思語,且牢牢記在心裡面。

之前自覺多人之上的劉國佑,底下有很多員工,慢心很重,接觸慈濟了解上人的法後,變了一個人,開始會跟員工有說有笑。「以前工作忙,忙著追逐獲利,完全擠不出笑容,且都是在管人,當下起了驕慢心沒有發覺,這就是迷。」現在忙,但不再著重獲利、追求更多的金錢,而是著重在責任和布施。

觀念想法大翻轉的劉國佑,談起小時候,他是在一個比較傳統家庭長大,母親有事沒事就帶他去廟裡拜拜,喝一下「符水」,生病去看醫生比例反而很少。所以他覺得很困惑,又早期接觸佛法,都是以教念經為主,他也覺得不太懂。

走入慈濟大家庭,超脫自在,劉國佑不再惶恐。「上人讓我很感動,叫我們要做,要我們走入人群,讓你從做中感受到什麼叫做法,很生活化,很容易懂。」所以,他覺得心若迷時,會真的會很苦。

陪伴劉國佑回來受證的黃美瑛,也深覺受用。她說,「一個人當心迷思的時候,面對很多境界或者是考驗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很清楚決定怎麼走、怎麼做。」進入慈濟之後,黃美瑛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所以她很喜歡這句「靜思語」。

圖左 :劉國佑這次要回來受證,同修黃美瑛回來陪伴。[攝影者:蔡惠玲]
圖右 :劉國佑(左)上課認真,勤作筆記。[攝影者:蔡惠玲]

圖左 :劉國佑表示,雖然課程緊湊,但收穫很多。[攝影者:蔡惠玲]
圖右 :黃美瑛陪同上課,她對先生劉國佑即將受證,感到非常開心。心。[攝影者:蔡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