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知心相契 在授證前夕氤氳迴盪

知心相契 在授證前夕氤氳迴盪

E-mail 列印
2019年10月25日「海外慈濟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進入第三天,學員彼此間越來越熟悉。晚間的「知心相契」時刻,或見年輕人、三五人合影,亦見老中青合拍,更見長者為後進檢視服裝儀容的貼心舉止,在隊輔陪 伴下,紛紛聊起這三天來的收穫和感動……

◎溫馨家聚 交心話慈濟

感恩堂裡,眾人齊聚,圍著甜甜椅,熱絡的交談,此起彼落的合拍和笑聲,看不出彼此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在花蓮靜思堂初次相識。

號稱小聯合村的42組,有分別來自美西、長春、首爾、臺南的家人,三天的相處之後儼然成為家人。出生在吉林長春目前旅居韓國的闞弘宇,分享回到首爾做慈濟,會多多學習廣結善緣,讓竹筒多一點,自己聽到慈濟歌或見到上人都會流淚,但……就如「靜思語」:「做就對了!」

隊輔英師姊回饋叮嚀說,期待人人把法用在身上,把靜思家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讓別人因為自己的改變而想認識慈濟,自己就是最好的品牌,請多看大愛臺的靜思晨語、人間菩提、大愛新聞,廣為分享,代替上人在當地進行人間菩薩招生。

84組隊輔和學員笑聲連連,原來是組員要說莫忘「那一年」,卻說成莫忘「那一天」。席間透過翻譯,彼此和樂融融地暢談這些天的所見所聞,HARVATMI分享薰法香的感受,上人開示要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學習忍辱,被駡、被打都没關係,還得有六根清淨、不起煩惱心,自己已六十八歲,但懺悔過去的過錯,時時把握因緣和時空做慈濟。

來自北京的曲維霞,平時在社區是很積極勤奮的師姊,為了全心全力做慈濟而辭去工作,常常貼心的為大家打理好前置作業。孝順的曲維霞說到自己的母親生病,雙眼退化,她急得想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媽媽……,不禁感傷的哭泣起來。此時,組員們則紛紛為她加油打氣。

◎因為慈濟 生活有了心變化

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來到了第四天。藥石(晚餐)過後,學員乘著清涼的秋風,步履輕盈地走進慈悲外迴廊。

在隊輔陪伴下,各組聊起這四天來的課程收穫、感動和即將受證後的使命與承擔。有的說著說著眼眶泛紅流淚,有的開心發願勇於承擔,喜悅和樂的氣氛,環繞在花蓮靜思堂的外迴廊。

在「知心相契的時刻裡,五十二組傳來陣陣的笑聲,在馬來西亞大家平日常一起共事,有默契也很熟識。回臺受證的楊瑞婷,分享做慈濟的感動。說到她做的香積大家都豎起拇指誇讚她,只要讓人吃得開心,她就會努力研發淨斯產品分享、推廣。

她笑著說:「為什麼大家都說我做的淨斯產品很好吃;他們都做得不好吃?可能他們沒有我這樣用心吧?」話一說完又傳出一片笑聲。她也發願只有要活動邀她,她一定勇於承擔香積工作。

五十組黃婉琦很年輕,是馬來西亞行政同仁,日日薰法香。她分享粽串的意涵,粽串的頭是精舍師父、清修士、宗教處職工還有資深志工,帶著大家一起做慈濟,「大家都是上人第一代弟子,都是常不輕,我們不看輕別人也不看輕自己。」

受證只是開始,要更踏實去做,大家很會做慈濟,但還是要靜思,因為少了法的串聯,這樣帶人只帶了一半。「很會做慈濟,但沒有增長慧命,這是上人最擔心的。弟子很愛上人,很愛做事救助別人,但就是忘了救自己。」黃婉琦提到薰法的重要,期許大家都是「常不輕」,有聞法才能跟人分享。

身形高大、笑臉迎人的羅繡甄,是馬六甲執行長。看到學員分享得熱烈,帶來鼓勵,「進來慈濟不是為自己而做,而是為苦難眾生;還有心苦的人,苦在計較、發脾氣、不知足,是上人的法改變我們,是佛陀的法讓我們知道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因緣果報,各位一定要記住我們要跟著上人來修行。」

羅繡甄在1995年跟著教聯會來臺灣尋根,開始時是抱著玩玩的心,但課程下來每天都感動得流淚不止,「這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這份的感動深藏內心。」在碰到人生許多考驗,她才能堅持不放棄。

她語重心長地說:「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福報,是他的緣還沒到,我們要做一個助緣人,一定要把上人的好,慈濟的好說給人家聽,要讓很多人進了愛的世界。」

這堂知心相契,學員們更加能體會自己是有福的人,是上輩子跟上人結法髓緣,才會不遠千里尋名師,此刻更能感受到肩上的使命與承擔。

◎家有喜事 迎接心生

晚間藥石過後,學員趕緊把握時間,回到自己的定點。走進慈悲內迴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即將受證的慈誠師兄,互動得非常熱絡的第十三組,是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學員正認真的拿起領帶,學習怎麼繫會更莊嚴,藍天白雲的制服配上領帶,形成一幅特別的畫面。

「有沒有甚麼樣的問題要提問的?」隊輔陳再興在「知心相契」之前先詢問學員。「沒有,太完美了。」學員也熱情地呼應著。接著隊輔請大家分享明天即將接受上人的授證祝福,心中有甚麼樣的期待。

滿頭白髮的張福麟,熱心的幫每一位學員的領帶都先繫好,他邊打著領帶邊說著:「有一兩、位師兄不會打領帶就幫他打囉!」也開心的分享著這幾天的心情:「大家在這裡相處,彼此互相認識,也都互相幫助。」

第一個舉手分享的伍業和滿心期待地說著:「心情最主要就是很期盼,希望上人的身體變健康。」笑臉迎人的蔡國明:「我們家已經有五位受證了,我是第六位。」他提到太太、二兒子與二媳婦、小女兒與小女婿,都已經受證了,今年換他受證,心情特別開心與期待。

時間催促得大家的腳步,提醒大家「知心相契」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隊輔陳再興殷殷期盼地說著:「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發什麼願,回去就要勇猛精進去做。」

圖左 :84組隊輔和學員笑聲連連, HARVATMI(左六)分享薰法香的感受,上人開示要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學習忍辱,被駡、被打都没關係,還得有六根清淨、不起煩惱心,自己已六十八歲,但懺悔過去的過錯,時時把握因緣和時空做慈濟。[攝影者:李則忠]
圖右 :來自北京曲維霞(右二),為了做慈濟辭去工作全力以赴。孝順的她分享看到母親生病雙眼退化,她急得想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母親。說著說著竟然感傷而泣,學員們則紛紛為她加油打氣。[攝影者:李則忠]

圖左 :「知心相契」時間,簡玟琦(中)和王姍娜(左一),一起和隊輔以及同組的師姊分享經驗。身為人文真善美的王姍娜,還承擔小組的記錄工作。[攝影者:李則忠]
圖右 :互動非常熱絡的第十三組,是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學員認真的拿起領帶,學習怎麼繫會更莊嚴。藍天白雲的制服配上領帶,形成一幅特別的畫面。[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左 :走進慈悲內迴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即將受證的慈誠師兄。而學員最期待的,就是可以接受上人的授證和祝福。[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右 :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學員齊聚慈悲外迴廊,進行知心相契,分享連日課程的收穫和感動。[攝影者:楊淑惠]
圖左 :黃婉琦是馬來西亞行政同仁,日日薰法香法入心,為學員講述慈濟粽串的意涵。她說,大家很會做慈濟事,但沒有法的串聯,就會有很多的煩惱,慧命不會增長。[攝影者:楊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