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大愛非揚 搭建阿公的家

大愛非揚 搭建阿公的家

E-mail 列印
七十九歲的阿公,他的家整個都垮下來,只好從屋頂爬著進去,趴著進去後,只能蹲在矮小的空間裡煮東西,清修士張思平忍不住跟著趴進去看,「真替他捏一把冷汗,萬一燒起來了怎麼辦?」

◎建材包 搭建阿公的家

張思平是慈濟第一批進入莫三比克災區的成員之一,10月19日,中彰投港苗高屏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中,他帶來勘災、賑災救援紀實,和四百四十六位培訓委員慈誠分享「愛在非揚 翻轉非洲」。

莫三比克遭遇伊代氣旋肆虐,幾乎毀了阿公的家。後來,阿公收到慈濟建材包,慈濟人在當地也號召年輕人來幫阿公把家蓋起來,看著新蓋的房子慢慢完工,房子裡頭還有福慧床、毛毯……阿公說:「第一次能站直身體走進家裡,而且看到福慧床,我終於能有個好夢。」

災後,阿公吃的第一餐飯,也是慈濟志工煮的熱食。阿公跟張思平說,上人像上帝一樣,讓他感受到無私的親情,慈濟人幫他就像幫自己的阿公一樣。阿公非常感動有這麼多人,願意發自內心來幫助莫三比克。

◎清修士 送大愛到非洲

張思平也跟學員分享自己甫於10月17日受證為清修士的心得:「感覺自己很有福報,也很感恩這一分殊勝的因緣。」

父母親給他的名字是佑平,慈青時,上人給他法號「誠平」,受證清修士法號「思平」。他說:「平安不是靠保佑或祈起求而來,是靠靜思內化後,意念靠身行做出來的,清修士以天地為家、以眾生為親,身心投入在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的志業中,歡迎有此志向的年輕者,都能投入這殊勝的行列。」

任職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責非洲業務,前後共去了三次,張思平比喻為,從「莫三」到「莫忘」,難忘莫三比克人的真性情:「到莫三比克要學會『早安』、『午安』及『一切都好嗎?』這三句學不會沒關係,只要會說『感恩』,他們就知道藍天白雲。」

張思平還分享,莫三比克人最喜歡的歌曲是〈小螞蟻〉,莫三比克國家雖然貧窮,但他們有樂觀的天性。他帶領學員一起來學唱這首歌,開心的歌聲布滿講經堂,學員們愉悅的心情都展露在臉上,心靈法喜充滿。

◎用教育 翻轉非洲貧窮

整個非洲非常大,慈濟在非洲耕耘二十多年,莫三比克位於非洲最東邊,南北有二千多公里,可是在今年3月4日,伊代氣旋發生在內地,變成強颱,貝拉斯成了重災區,超過一千人往生,國際新聞播出風災的畫面,百分之九十家園全毀。災情跟2013年菲律賓海燕風災很相像,第一時間,在地超市的食物全被搬空,超市成收容中心,喝的水是噴水池的水。

災後,莫三比克本土志工傅狄諾看到一位小女孩,從全毀的家撿回課本,小女孩要把這些課本曬乾,就是這一個感人畫面讓傅迪諾有強烈的預感,莫三比克一定能站起來!

年輕學子要讀書,莫三比克一定能站起來,這個八歲小女孩目前就讀二年級,有幾個兄弟姊妹,她很喜歡讀書,受災的家不能住了,傅迪諾幫忙找一個能讓他們安住的地方。小女孩爸爸已有四個月沒領到薪水,但也沒怪老闆,打電話到慈濟詢問有沒有工作可以做,這就是莫三比克人質純不怨天的一面。

伊代氣旋摧殘後,非洲中部就有五百多所學校受災,能走得到的,僅剩二十四所。上人希望用教育來翻轉非洲,所以要蓋有歷史性的學校來幫助非洲莫三比克,從現在開始要將大愛的精神、志工的陪伴注入老師及學生的生命當中。

「有福的人就是要去幫忙有苦難的人」鹿港社區學員范氏秋,聽了張思平這樣的分享,啟發了悲憫心,不捨之情展現在臉上,也更了解非洲,更明白上人為什麼要大家去幫助非洲。

感人的畫面一幕幕印入學員的意識裡,「愛在非揚 翻轉非洲」透過思平師兄分享,為2019年,中彰投港苗高屏區培訓委員慈誠尋根足跡,加註一筆深刻的感動印記。

圖左 :「愛在非揚 翻轉非洲」因為十方善心齊匯聚,方能協助莫三比克災民重建家園。學員專注聆聽,書寫著研習重點。[攝影者:楊文道]
圖右 :學員范氏秋,聽了思平師兄的分享,更明白上人為什麼要大家去幫助非洲,有福的人就是要去幫忙有苦難的人。[攝影者:楊文道]

圖左 :感人的畫面一幕幕印入學員的意識裡,「愛在非揚 翻轉非洲」透過思平師兄分享,為尋根足跡,加註一筆深刻的感動印記。[攝影者:楊文道]
圖右 :學員們一起學唱這一首莫三比克人最喜歡的歌曲〈小螞蟻〉,大家開心的歌聲傳遍講經堂,愉悅的心情都展露在臉上,心靈法喜充滿。[攝影者:楊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