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芳療.紓壓趣

E-mail 列印
不知不覺間,晚秋已悄然而至;黃昏的校園更為靜謐,慈懿咖啡館瀰漫著淡淡的薰衣草香。

小小的空間排滿了桌椅,人文處慈懿活動組曾怡瀞表示,今晚(10/24)講座報名早已爆表,還有同學來函詢問:可以再報名或 旁聽嗎?還有一些提早一天回來和班級孩子聚會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是被門口「芳療.紓壓趣」的海報吸引進來瞧瞧的:「我們沒有報名,可以參加嗎?」「歡迎、歡迎」田淑琴組長忙著招呼,學生志工曾崇家馬上在後排擺好備用的椅子。

小圓桌上排列整齊印有小天使、輕鬆自在圖案的精油,是要送給參加講座的人,講師希望人人都能像小天使一樣地輕鬆自在、充滿能量。講座開始前,講師就一桌桌地問同學:為什麼想來參加這個講座啊!多數人說是紓壓,有人是對OH卡有興趣,最特別的是有兩位同學說:為了學術研究來的。「學術研究?」「對,因為讀書會上討論另類療法,所以想來了解、了解什麼是芳香療法。」他們是醫學系一年級的陳乃鼎和楊崴光。

◎敞開心胸 誠心接納

因為醫學系讀書會上討論關於另類療法,楊崴光想來聽聽芳療專家的說法,便和同學陳乃鼎一起報名。楊崴光表示,小時候體驗芳療時聞了太高濃度的精油,因此對精油產品有些反感,如今又和所學領域有些牴觸,正好趁讀書會的討論重新認識芳香療法,更想透過今晚的講座,進一步了解芳香療法。

「在報到處的幾步之外,淡淡幽香從門扉中飄出,正要細細品味其中的氣味分子時,懿德媽媽的熱情打斷了我的思緒;有些無奈地要和她們打招呼時,驚喜再度伴隨著香味出現。」原來懿德媽媽身上和漫散於空氣中的芳香味不同;空氣中是軟軟的、溫和的香氣,懿德媽媽身上的是醒神的、清涼的柑橘香。短短的時間,便讓楊崴光感受了講座的巧思布局,也正是打開他心房,誠心對待芳香療法的原因。

進入慈懿咖啡館,助教幫每個人點了幾滴精油,塗勻於手心手背,「慢慢被推開滲進肌膚之中的感受,真的很絕妙,要是有人來幫我推開就更棒了;再搭配悠揚的背景音樂,講座之前差點就要睡著了。」他接著說:「很難想像我是帶著趕場的心態來到這裡的,卻在到場的十分鐘內讓我慢了下來,不管是生理上的肌肉放鬆了,心理上的步調也放慢了。」

◎開啟人生另一章

慈濟大學人文處舉辦的慈懿咖啡館心靈講座,這個月(10月)剛好滿九年了。九年近七十場的心靈講座,內容包羅萬象:人生經驗與傳承、生命歷練的故事、科技智慧、藝術人文,最受歡迎的就是愛手作,還有最夯的身心紓壓和自我探索講座;而講師都邀自慈誠懿德會志工(慈懿爸媽)。

講座在滿室馨香中開始,螢幕上第一張簡報出現時,全場師生、慈懿爸媽們驚呼:哇!好年輕喔!一串爽朗的笑聲中,講師指著簡報上的照片說:「是三十年前拍的,二十三歲的我……」她是藍寶珍Spa美容養生館的負責人,也是107級人類發展暨心理學系的懿德媽媽,宜蘭羅東人,現居臺中市豐原區。

早期臺灣的父母不希望女孩子讀太多的書,國小或國中畢業後就得外出工作賺錢補貼家用;她也不例外,國中畢業後馬上就業。一年後,她覺得讀書很重要便報考夜間部,半工半讀完成高職學業,並學以致用在臺北找到會計工作。或許是適應問題常常換工作,二十三歲那一年她考取日本企業高絲化妝品公司專櫃人員。

婚後為兼顧家業與喜愛的工作,在臺中市豐原區開設屬於自己的藍妮化妝品店;後因顧客需求,開始學習油壓、經絡按摩、芳香療法,繼而創設藍寶珍SPA美容養生館,至今已二十五年。

◎最好的治療師

在課業壓力、人際關係等等壓力下,經常讓你感到疲倦、焦慮、肩頸僵硬、情緒低落、甚至睡不好嗎?誰說壓力的調適一定要透過旁人的引導或者治療的?「只要你願意,自己就可以是最好的治療師。」藍寶珍媽媽以其美容養生專業,教導大家透過呼吸靜心、穴道按摩、伸展身體來認識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 簡稱芳療,是近代才有的名詞,淵源可追溯至埃及、印度、中國、希臘和羅馬等古文明,近代盛行於歐洲,藉由芳香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essential oil)做為媒介,並以按摩、泡澡、薰香等方式經由呼吸道或皮膚吸收進入體內,達到舒緩精神壓力與增進身體健康的一種自然療法。早期多用在提神或宗教、冥想等方面,用於改變人的情緒,認知,心理和身體健康的目的,可以提供作為輔助療法,是一種不被主流醫學承認的另類療法。

接著的體驗時間,幾位配合講師教學的有行政同仁、有學生,平日埋首行政事務、課業,頭部、眼部、肩頸的紓緩是他們最需要的。看手機、電腦,眼睛最容易疲勞酸澀,這個時候可以差點精油再輕輕按摩晴明穴,也就是內眼角上方約0.3cm處。頸背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會導致肌肉組織緊繃,造成頭部肌肉活動限制,容易感到昏沉、背部痠痛。可以按肩井穴,在肩外側緣和大椎穴之中間點,左右各一;緩解頭痛、頸痛、肩背痛。

配合講師教學體驗的同仁也好,同學也好,眼睛輕閉,陶醉在按摩紓緩的享受中,藍寶珍邊示範邊提醒:最重要的是穴位正確,恰當的推、按方法、力道,否則達不到效果,還會受傷;被按摩的人也要放輕鬆,才能真正的紓壓。

看似簡單的按按壓壓,還是有許多的學問在裡頭,但是針對一般的紓緩疲勞、壓力的方法不會太困難。「只要你願意,自己就可以是最好的治療師,至於工具也是隨手可得的梳子、小瓷杯、精油瓶底等等。」聽了講師的話,人人躍躍欲試,拿著精油瓶按按臉頰、搓搓額頭,也有人相互按摩肩頸。

護理學系二年級的李浩瑋,幫同班同學吳日丞按按肩頸,還不時地問:有沒有很舒服?吳日丞緊閉雙眼點頭示意。李浩瑋很喜歡和同學一起學習,可以互相幫忙按摩,這種感覺真的很紓壓。這堂講座,也讓吳日丞知道,可以找一個地方靜下來跟自己對話,藉由心靈對話更認識自己,進而達到身心靈的平衡。

◎轉化壓力為動力

再說明七輪卡、OH卡。藉由圖像與文字探索瞭解壓力的來源,再用天然精油的嗅吸方式或按摩相關穴道,產生身心靈放鬆效果,給予自己需要的支持力量和提醒。七輪卡、OH卡都是以主觀立場和自己當下的感情或事件連結,你賦予它什麼,它就是什麼。它是獨特的、多層面的,無法簡單被界定,同一張圖會因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而有不同的情緒感覺和想法,它的解釋會隨著生命河流而改變,說出不同的故事。

傳播系梁屏麗是心靈講座的鐵粉,她是個很喜歡想像的人,也很喜歡OH卡的體驗,藉由牌卡看到真正的自己。上臺分享抽到空白卡的心情時,有一些緊張:「抽到的是沒有圖案、也沒有文字的空白卡,表示有些方面是我不足的,或是做得還不夠好。」另外一張卡片上所畫的是一支鏟子,如果把兩張卡組合起來,她覺得是在提醒自己,需要去挖掘出幾條路來補足空白。她希望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並挖掘出更多的路。

社會工作學系社工系二年級的林媃怡,來自馬來西亞,是個非常上進的孩子。因為課業繁重,加上一些人際關係的問題,常常會胸悶還有頭疼,因此想透過心靈講座,學習一些方法,讓自己過得輕鬆自在。人際關係帶給善良樂於助人的她些許困擾,有時候很多人在同一時間向她求助,而她又沒有那麼多的力氣去幫助,又不懂得拒絕的時候,就會覺得胸悶、頭疼。

今晚講座內容讓她收穫最多的是:「學到按摩的技巧,尤其是對頭疼還有耳朵的穴道,可以運用在自己身上。」人際關係的部分,雖然還不知道怎麼去處理,但是她已懂得無法提供幫助時,可以適度的拒絕。

講座六點三十分開始,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二年級的周余鎂,六點就到了,她是第一位報到的,也是第一次參加心靈講座。「在校務行政網站上看到「芳療.紓壓趣」活動訊息,因為課業的壓力非常重,想來看看怎麼紓壓的。」

對於講師所分享的專業芳療知識,周余鎂從來沒有聽過,她覺得:「寶珍媽媽講的方法非常的簡單,而且可以取用身邊簡單的工具,隨時隨地可以操作。」她學會怎麼去放鬆自己:「就是按照講師教的穴道按摩,透過芳療讓自己紓解壓力。」

◎實事求是 享受交流

講座內容讓楊崴光驚豔的是:精油推壓的示範和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三張卡片解謎。當講師透過精油做為媒介,幫同學打通穴道、疏通氣脈,疏通過的臉頰馬上瘦削下來,和未疏通的另一邊臉頰不一樣。他說:雖然不很懂這種芳療配合中醫穴道的解釋是否有根據,但驚呼聲、掌聲證明大家都被說服了。

針對卡片解謎,楊崴光覺得:比較像是一種透過自我暗示的方式,以卡片作為媒介,把內心深處的想法說出來的手段,和芳香療法可能沒有什麼關係,或許以後在醫學系裡可以借鑑。「謝謝人文處同仁、和藍媽媽,為我們準備這麼優質的講座,有了這次的經驗,下次我肯定排除萬難都要來。」

而陳乃鼎則是抱持著殺時間來參加的。講座內容,尤其是七輪卡、OH卡的部分,他坦言:不得不說蠻有意思的,對於同一張圖案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但也覺得別人的看有似乎有著一番道理存在,很享受這種意見交流。」比起圖片的解讀,他感覺:「更像是不同的立場和價值觀在進行良性的對談,這是我非常喜歡的。」

對於中醫穴位理論,他感到矛盾:一直有種沒有科學根據,卻有實際功效,就是差臨門一腳就可以說服我的感覺。」至於芳療課程部分,他以輕鬆的態度看待,舒服就好,「很謝謝藍媽媽準備豐富的課程,還送一瓶小精油,覺得從校本部騎車過來完全是物超所值,以後如果有類似活動,我也會想要參加。」

聽了同學們的分享,藍寶珍總結:七輪卡、OH卡沒有變化,變化的是人們不同時期的不同心態。壓力是生命中的常態,只要願意,自己就是最好的治療師,可以讓壓力轉化為豐富生命、成長的動力。同時建議同學們閱讀一本從你拿起來那一刻,就開始放鬆的書《放慢、放鬆、放下》。

◎上天開了一扇門

提及不同時期的不同心態,藍寶珍的感受猶為深刻,二十多年難念的父母經,如今說來已是雲淡風輕。

婚後育有兩子,二兒子的成長相較其他孩子較為緩慢,她以為是出生時缺氧導致發展遲緩,因為不知道社會資源或是相關協會可以諮詢,也無法取得罕見疾病重大傷病證明,而且一般幼稚園都不願意收這種孩子,只能辛苦地帶著孩子到處找……小學五年級時,才發現罹患的是罕見疾病小胖威利症。

好不容易上了小學,也只能屬於邊緣性發展遲緩的學童,所以有的時間要在資源班、有的時間要在普通班。到了三、四年級時,因為老師擔心他會干擾同學,藍寶珍每天早自習時間都要把兒子帶出班級,帶到空出的教室或是在樓梯間看看書。學校的會計主任剛好是她認識的慈濟志工,於心不忍:「寶珍,你每天帶太辛苦了,一個禮拜我幫你帶一天,讓你喘息一下。安親班老師,正好也是慈濟人,願意幫我帶到六年級,很感恩來到慈濟遇到很多可以互相扶持的人。」

此時,成績優異的大兒子,也出現溝通障礙。「感恩說不完啊!為了陪伴他就學,我才有機會完成多年唯一的夢想讀大學。」藍寶珍鼓勵家有特殊孩子的家長們:不要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只要願意走出去,就會有一扇門、有貴人來迎接你、協助你。

老二國小六年級時,諸多考量婉拒了大愛人物誌製作團隊的邀約採訪。一年後的一天,又接到大愛人物誌團隊的電話,當時一家人都在車上,原本還是要拒絕的,因為擔心電視節目播出之後,孩子會被貼標籤。「但是孩子卻說:沒關係呀!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小胖威利。爸爸才答應。」

說到這裡,藍寶珍特別感恩「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秦慧珠小姐、理監事以及榮民總醫院、國泰醫院的醫師,臺北慈濟醫院蔡立平醫師等專業人員,提供建議與協助,落實病友服務。目前在北中南區都有「小胖威利社區家園」,致力於建立醫療資訊平臺、提倡病友健康飲食、培養病友自我管理能力,使每一個小胖威利病友及其家庭都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病友家屬互相扶持是很重要的一股力量,同時讓我們覺得一點也不孤單。」照顧不一樣的天使需要加倍的耐心與體力,溫暖、熱心的藍寶珍始終以樂觀態度來面對挑戰。講座尾聲,她再次勉勵同學們:只要你願意走出去,就會有一扇門、有貴人來迎接你、協助你。

圖左 :107級護理學系懿德媽媽賴素泳(右)陪伴該家族的吳日丞(中)、李浩瑋(右後)一起來參加心靈講座。[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醫學系醫一年級的陳乃鼎(右)、楊崴光(左)想要了解屬於另類療法的芳香療法。照著助教的方法,滴幾滴精油在手掌心,搓一搓、吸一吸,舒緩一下。[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二年級的周余鎂(右),六點就到了,她是第一位報到的,也是第一次參加心靈講座。[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講師藍寶珍(右)引導使用精油的步驟,人文處慈懿活動組田淑琴組長(中)的表情,說明了精油提神的效力。[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跟著講師指導做簡易的伸展,社工系林媃怡(右)和傳播系梁屏麗(中),樂在其中。[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體驗時間,配合講師教學的行政同仁、學生,平日埋首行政事務、課業,頭部、眼部、肩頸的紓緩是他們最需要的。[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聽了講師說明肩頸痠疼的按壓方法後,同學們依樣畫葫蘆。[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聽了講師的解說,人人躍躍欲試,拿著精油瓶按按臉頰、搓搓額頭,體驗芳療紓壓的樂趣。[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按照往例,講師、參加講座的師生、慈懿爸媽們,於講座圓滿結束後,拍照為「芳療.紓壓趣」存證。[攝影者:張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