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叱吒風雲後 女老闆在慈濟找到幸福

叱吒風雲後 女老闆在慈濟找到幸福

E-mail 列印
「我終於找到幸福了!」來自馬來西亞,臉上散發著光彩和笑容的胡秋紅,2019年10月26日,在花蓮靜思堂給證嚴上人授證委員時,她流下感恩的淚水,「能跟著上人做慈濟,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雞鳴出門 鬼叫回家

胡秋紅回頭看自己的過往人生,她說:「我每天雞叫出門,鬼叫才回家。天天有忙不完的交際應酬和工作,每到月底精神就緊繃,要籌二百多人的工資……付出半生心血,卻沒有生活品質,更沒有幸福。」

1972年,她出生在小橋流水、歷史文化深厚的蘇州,父親經商,家庭富裕;母親迷信,喜歡到處拜佛問神,捐錢求全家平安。在七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的胡秋紅,十幾歲就立志將來要向父親一樣,當老闆賺大錢。

大學畢業後,在德商公司做建材銷售,時值經濟起飛,收入非常高,因而有了人生「第一桶金」。有了這一桶金,她開始規劃買土地、蓋廠房、蓋辦公大樓、找員工,自己創業成立家居設計生產公司。

當老闆時的胡秋紅,為了工作賺錢,每天天亮六點多出門,半夜十二點才回家,連交異性朋友找對象都沒時間。日復一日,非常勞累辛苦,為了犒賞自己,她一個月花五、六萬人民幣吃美食、買衣服、買名牌包包,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但她的內心卻很空虛,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在一次偶然機會認識先生梁祥福,於2011年結婚,那時她已近四十歲了。先生是馬來西亞人,是學佛的,十多年前,就在馬來西亞接觸慈濟,因此梁祥福在蘇州做慈濟做得很精進。胡秋紅常聽先生分享上人的法和慈濟四大志業,以及上人的悲心和願行,她心裡很感動,想有機緣也要去慈濟見識,但每天仍忙工作,沒有行動。

◎放下事業 找到幸福

2015年,為了四歲女兒的教育,胡秋紅決定結束事業,一家人移居馬來西亞吉隆坡。

「我從掌管二百多位員工的老闆,突然變成只管一個老子(先生)、一個孩子和一個鍋子的生活……」胡秋紅在職場風風雨雨二十年,爾後回歸平淡的家庭,這突然的人生變化,讓她一時陷入生命的低潮,不知該何去何從?

「妳不要整天在家,可以去慈濟做志工啊!」在先生的鼓勵下,胡秋紅開始做志工,到香積組切菜、做包子,做得很開心。「在慈濟沒有爭吵,也不用為了錢煩惱,大家都很快樂,我就在這裡做快樂志工好了。」因此,她的「志工見習」進進出出好幾年。

2018年,先生從臺灣給上人授證回來,跟她說了一句話:「明師難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她終於聽懂了,內心很震驚,心想:「我這輩子走得非常艱辛,我找到我要走的路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緊跟上人腳步,開始參加志工培訓。

去年(2018年)印尼發生地震和海嘯災難,她和其他志工上街頭募款,生平第一次向人低頭彎腰募款。「我從來沒向人要過錢,只有別人跟我要錢。」她笑說早知如此,過去少花錢就好了。而培訓要募會員,她猶豫了:「剛來馬來西亞,沒有朋友,該怎麼辧?」

吉隆坡沙登慈濟委員許燕萍問她:「妳孩子在哪裡上幼稚園啊?」「妳的愛心田就在幼稚園老師,可到孩子上學的幼兒園愛灑和募心募款。」

愛灑當天,許燕萍邀了很多志工陪她去愛灑,不但幼兒園老師成為她的慈濟會員,也帶動無肉不歡的幼兒園老師每週一餐素,這讓胡秋紅非常感動和難忘。

胡秋紅笑著感恩道:「燕萍師姊是我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第一個貴人,就是度我走進慈濟的先生。」

◎發心立願 行菩薩道

在10月23日開始的「2019年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研習會」課程中,她聽到德勘師父詳細剖析什麼是「慈濟十戒」?雖然在馬來西亞也有上過這課程,這次再聽,印象更加深刻。「十戒」就是守好身、口、意,防非止惡,是每一位靜思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的戒律。

原來不明白「交通」為何也要守戒?上課後胡秋紅恍然大悟:「原來上人要所有弟子都能平平安安,才能做慈濟啊!」她覺得這「十戒」,對她的人生、家庭和在慈濟道路上,是守護慧命成長的規範,讓她可以走得穏、走得輕安自在。

曾經,在事業上叱吒風雲的胡秋紅,回歸平凡,在慈濟找到生命的出口;她發願回馬來西亞要菩薩大招生及勸素,來淨化人心和護大地。

圖左 :每一堂課程,胡秋紅(二排右一)都用心聽講,希望能汲滿上人的法水,帶回馬來西亞,做人間菩薩大招生。[攝影者:楊子泰]
圖右 :臉上散發著光彩和笑容的胡秋紅,在給證嚴上人授證後,她非常感恩:「能跟著上人做慈濟,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攝影者:王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