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願大力就大 開始行動就不難

願大力就大 開始行動就不難

E-mail 列印
「你有在募心募愛嗎?有沒有找到你的動力?」講師邱國氣請大家閉上雙眼,靜心思索三十秒鐘,回想自己曾經的感動?莫忘當時那一念,觸動你的心,願意走進慈濟的初心。這一念很重要,它將可以陪你度過很多的難關。

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花蓮場,10月26日第四天,邀請宗教處邱國氣與他的母親,屏東資深志工王來香,來分享募心募愛的體現與方法。母子倆以座談的方式,分別說明自己如何去募心募愛的方法,言談中展現一個傳統與一個現代,分享二人不同的方法,讓大家參考與運用。

◎心不難 事就不難

「募會員到底難不難?」邱國氣問著。現場學員們則異口同聲回答「難」。
「難在哪裡?難再開口嗎?」學員們則紛紛點頭稱是。
王來香則說:「心不難、事就不難」

由母子間的開場對話,道出了一切唯心的精神主軸。邱國氣告訴大家,其實只要突破心理障礙,「起而行」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邱國氣真正募心募愛是在今年才開始,五十三週年慶時他發了五個願:第一,發願要募到一百個長期會員;第二,要為非洲的勸募兩間學校一間就要兩百萬;第三,要為非洲募一千個「種子包」;第四,發願捐一百萬圓滿榮董;第五,只要有需要立刻啟程去非洲支援。

將心比心,叫人捐叫人做,自己不做是很不好意思的。國氣坦言發願前,確實很少勸募,發願後的他開始透過各種途徑,走入人群去募心募愛。不斷分享東非伊代風災,看到苦難的眾生,慈濟為他們蓋屋、種子包,蓋學校……不定期將賑災進度訊息傳播在FB跟LINE群組的朋友,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動作,也得到很大的迴響。

「不要有量,心中的願要無量;有量到了,就停止植福了。」在上人的祝福後,他更加積極,決定每天要與五個人分享,慈濟所做的事,但也要做好心理準備,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接受,心中要有法才會自在,要有度人的願力,加上愛心點滴累積,願力的不可思議。他在4月27日所發的願,在5月4日即達成目標,如今更是遠超過原本的設定。

「我媽媽經常搭火車回花蓮,但總是故意不讓我幫她訂票,寧可座位換來換去,換得更多有緣人,可以讓她說慈濟……」邱國氣以幽默風趣的談吐,輕鬆地說著母親的妙招,臺下回以熱烈的掌聲來讚歎。

◎布善種子 造福良緣

來自馬來西亞麻六甲的李淑慧,是一名安親班老師,2016年因為參與了大愛媽媽的課程而深受感動,因此報名了志工成長班。剛開始當志工,對自己並不太有信心,因為不習慣面對人群,對於募心募款也尚有存疑,為何要挨家挨戶去募款?「今日聽聞國氣師兄的分享後,才了解上人要我們學習走入人群,如同佛陀每日要弟子出門托缽,是要與眾生廣結善緣、調伏慢心、是修習忍辱。」

在家鄉社區中也會跟著資深志工去募心募款,當遇到被拒絕時,難免會有點小情緒,李淑慧就會想到最近上人開示的《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即使被人打罵,還是要報以用感恩心,還是要繼續給別人、給自己,一個造福的機會。

李淑慧表示,「剛才看到國氣師兄與他的母親分享,分享傳統與現代的二種方法,並一一舉例做法,讓我們可以運用,覺得很棒。」尤其聽到邱國氣發了五大願力,已經非易事,但最後成果卻遠超過他原本的願力,也激發了她,成了她學習的典範。

來自馬來西雪隆的王億幼,是一位退休老師,四年前看到大愛臺推行環保護大地的理念,深感讚歎,於是主動尋找想要做環保。猶記四年前想要開口募款,但由於教師的身段而放不下,所以對於募款始終開不了口。想到上人說「做事要有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力、獅子的勇猛心」而勉勵自己,對的事情,就應該勇於去做。

雖然也常被拒絕,但想到上人說,不要放棄任何人,要走入人群,給更多人有造福的機會。於是王億幼開始開口,逢人就介紹慈濟,沒想到越說越歡喜,越說就內心越有法。短短四年間,從不敢開口到目前已勸募一百二十多位。更有主動要求加入的會員,讓她很歡喜。

聽聞國氣師兄及他母親的分享,體悟到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也啟發自己發願再繼續募心募愛,王億幼期許自己,發願要募到二百戶,繼續菩薩大招生。

課程最後,邱國氣勉勵大家,只要我們願意開口,讓有福之人再造福,並以精舍一顆百香果種子,最後竟然結了三千顆果實,來舉例印證一生無量。他並表示,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祝福大家,「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圖左 :邱國氣師兄和媽媽王來香師姊,分享「難在心,成在行」。來自馬來西亞的王億幼(右二),專心的聆聽。[攝影者:李則忠]
圖右 :邱國氣師兄(右)和媽媽王來香師姊,分享「難在心,成在行」。以精舍的一顆百香果種子,陸續長出三千多顆的百香果樹為例,勉勵大家願大力就大的道理。[攝影者:李則忠]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麻六甲的李淑慧(中),對於募心募款也有所存疑,為何要挨家挨戶去募款?後來才了解到,上人是要我們學習走入人群,如同以前佛陀要的子去托缽那樣,就是要去與眾生結善緣。[攝影者:黃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