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靜思語四神湯 自己喝或給他人喝

靜思語四神湯 自己喝或給他人喝

E-mail 列印
「其實,剛開始接觸到『靜思語』的時候,我有點失望;這出自一位大師,不是應該很深、很難懂嗎?為什麼它是這麼簡單。」大愛臺法音組盧佩玉以「靜思語三十年」與眾分享,她接著說:「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最簡單的,最 難。」

11月6日,「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濟精神研習會-板橋場」進入第一天課程,在板橋園區,四百多位海外學員聆聽盧佩玉以生動活潑的內容、影片與豐富的肢體語言分享。

◎靜思語緣起

靜思好話GO、GO、GO!「大家昨天剛到,時差還沒調整過來,馬上進入營隊是不是很辛苦?我會帶大家動一動。」盧佩玉以清亮的嗓音帶動大家舒活筋骨。

「我真的很不錯,我真的、真的很不錯,I am very good. I am very very good. 」她說,在慈濟世界裡,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超人用,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可以變超人。盧佩玉帶著學員們HIGH起來,「請你跟我這樣說,你要說,我會跟你這樣說;請你跟我這樣做,你要說,我會跟你這樣做。」依著口號,大家不禁舞動起來。

1989年 9月17日,慈濟護專啟業,「三十年前,有一百零六位學生,二萬多人到慈濟護專歡慶開學典禮。」盧佩玉表示,當時慈濟志工何國慶發起了《靜思語》出版,當時印製了兩萬冊,後來加印到三萬冊,目前《靜思語》已經有十八種語言發行。

螢幕上播放何國慶談起《靜思語》因緣,他說:「上人希望護專創校典禮要辦得有國際水準,我想就送來賓一個紀念品,除了慈濟簡介之外,再送一本上人的智慧法語,於是發行了《靜思語》。」

他表示,以前每一次聽到有人問上人問題,聽了上人一句話,都悟到了也化解了疑惑。何國慶覺得上人的話很有智慧,應該分享給臺灣每個人。「當時就邀集了臺北慈濟志工,把最感動的上人的一句話寫出來。」譬如「縮小自己放大心胸」、「把迷信轉為正信」、「煩惱生菩提」、「感恩的面孔最美」等,資料收集好了,一句句剪成一條一條,鋪在大概有二十坪辦公室裡,地上密密麻麻。把字條或兩兩成句,再自己的理解,潤飾出一句句靜思語。

影片中,洪素貞(靜原)分享,當時在精舍服務,身邊遇到的,上人周遭的人的遭遇所提出來的應對方法,即使不是當事人遇事都可以運用,如果摘取下來是很棒的。於是她找遍道侶、月刊、隨師行記、慈濟叮嚀語、檀施文庫及以前家庭茶會志工的分享……都是她記錄、收集的來源。

上人也從書櫃裡,提供很多雖然有整理但還未出版,如生活日誌,早期開示……洪素貞花了七、八天翻遍書櫃的書籍,了解到上人每天的行誼,讓她印象深刻。

◎影響海內外

早期靜思語,是透過很多志工將上人的話陳述出來。「你最受用的靜思語,是甚麼?」盧佩玉邀請大家說出印象深刻的靜思語。來自菲律賓,靦腆的Raymond reposo說:「照顧好自己的心。」引起滿場掌聲;剛畢業的慈青,加拿大王柔驊很歡喜分享:「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她表示,讀大學時,遇到困難,這句話常鼓勵著她。

自2003年印尼慈濟人到習經院,愛灑人間稻米發放開始,2004年義診,2005年,幫他們援建教室,他們也念靜思語;2008年5月份,緬甸那吉斯風災,造成當地的人很多失去家園。

十年中慈濟一直陪伴著緬甸的農民,緬甸華人蘇金國,十一年前從一名華人教師跟著志工救災當翻譯,也成了緬甸慈濟第一批拓荒者。「因為我第一次接觸上人的靜思語,看到這一句『命好不如習慣好』我就知道這是人生的一個關鍵。」他表示,靜思語不需要大道理,直接進入一個人的內心;慈濟在當地的援助,深入農村、發放稻種、走進學校、發放農具,一句句靜思語解開他們內心的困境。

◎生活的實踐

靜思語已經很普遍在國內外坊間流通,在生活中實踐,盧佩玉表示,「好話一條街」在2007年六月份,臺北文山區志工,把靜思語貼在店家門口,有很好迴響。於是好話一條街擴散出去;2008年從菲律賓開始「好話滿街跑」,把靜思語貼在車子上,因為馬尼拉交通擁塞,天氣又燥熱,司機常因心情不好,彼此產生摩擦,在車上貼靜思語,若看到了「生氣是短暫的發瘋」就先冷靜一下,思考一下,情況就不一樣了。

2011年,《靜思語》進入飯店。美國總會參加當地的旅遊公會展覽,設有「靜思人文」攤位,推廣大愛臺、《靜思語》,當場有三十六個旅館願意置入《靜思語》。

慈濟志工也帶著靜思語走進看守所激盪愛的漣漪,靜思語讀書會由志工導讀,有人喜歡看書,也從書中體會生命意義。「善惡一念之間,若心存善念就不會做壞事。」

「我來慈濟二十三年了,你幾歲進來慈濟,你就凍齡在那個年齡;我是二十五歲進來慈濟,我看來像二十五嗎?永遠都很開心,人生沒有甚麼好計較的。」盧佩玉表示,以前做廣播,有些聽友在監獄裡聽廣播,本來是吸毒犯,出獄之後做環保到現在也是志工。

證嚴上人期勉,「人是帶業而來,轉變不了,可是佛法轉動心靈的業力,讓他聞法,讓他自我心靈開放,救拔禁錮在心靈牢獄的人。」不論是哪一個地方、國家都有靜思語的妙用,老少都適用。

慈濟教師聯誼會老師以,靜思語五段式教學,從體驗、講述故事、省思、靜思到生活實踐;1999年,教聯會老師與社區的志工也製作了針對幼稚園、小學、中學「大愛引航」教材。

◎安定的力量

最後,盧佩玉叮囑學員,福慧紅包要珍藏。1989年集結而成的靜思語首度發行,版稅二十萬元,上人收到此生第一筆大額收入,將它化成「福慧紅包」,從1990年起,表達對慈濟人的感恩與祝福。

梳著兩條辮子,來自加拿大的王柔驊:「以前不知道靜思語是從那裡開始的,今天知道了,故事蠻有趣的。」她表示,靜思語可以改變人,不論是生氣還是開心,一句靜思語,都會給人收穫;通常抽靜思語的時候,都會和當下心情相應。

有一次媽媽與爸爸溝通不良,媽媽抽到靜思語:「原諒別人是善待自己。」王柔驊笑著說:「所以靜思語真的很有趣,要多多和大家分享靜思語。」

因為大女兒到加拿大讀書,認識慈濟,甄玉蓮移民加拿大跟著女兒做慈濟,覺得靜思語給她很大的正能量,「朋友在生活上有煩惱的時候,我們就運用靜思語鼓勵;在家,媽咪有煩惱,我也用靜思語鼓勵她。」

「說千萬遍不如親自做一遍,你看到這麼多,你做到了嗎?」盧佩玉提醒學員們:「生氣是短暫的發瘋」當境界來時,你有沒有辦法?「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八個字,兩秒就唸完,但是這四神湯是端給別人喝,還是自己喝?「八個字,一生要做到真的不容易。」盧佩玉道出,靜思語讓她「大開眼界」。

「短短一句靜思語卻有大大的力量,更是一分安定社會的力量。」司儀陳伶儒期勉大家,靜思語不是口號,是可以身體力行,洗滌內心無明煩惱。

圖左 :來自加拿大的王柔驊表示,靜思語可以改變人,不論是生氣還是開心,一句靜思語,都會給人收穫。[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盧佩玉帶著四百多位海外學員依著口號,大家不禁舞動起來。[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靜思好話GO、GO、GO!盧佩玉以清亮的嗓音帶動大家舒活筋骨。[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說千萬遍不如親自做一遍,你看到這麼多,你做到了嗎?」盧佩玉提醒學員們。[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甄玉蓮(左一)移民加拿大跟著女兒做慈濟,覺得靜思語給她很大的正能量。[攝影者:詹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