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靜心合齊 莊嚴之美

E-mail 列印
引磬響起,大眾禮佛三拜,齊聲唱誦〈爐香讚〉。 板橋志業園區感恩堂後座,一位信仰天主教的美國學員John Simmons,他看著英文字幕,「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了解禮敬諸佛,就像平日禮拜聖像般,因無法 跪拜頂禮,他頷首靜默,虔誠合掌,悲智流露。

「我今誓皈依,願超生死海」大眾虔誠稽首,口誦心念,法義自見。來自加拿大的沐雲霞,膝蓋受傷,無法跪拜,仍恭敬俯首,雙手向上,如承接佛足;專心誠敬,表現於外。

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梯次於板橋志業園區舉行,二十六個國家地區、四百六十位海外慈濟人參加,從11月6至10日,總共五天的研習課程。一轉眼,已經到了第三天(11/8)上午的第三堂課「禮拜儀軌演練、禮拜法華經序」。

◎心定 去雜念

「禮拜〈法華經序〉是慈濟共修的禮法。」德(耒曼)師父首先詮釋禮拜儀軌,演練繞佛繞法;接著由維那德(耒曼)師父、悅眾德(耒英)師父,帶領大眾禮拜〈法華經序〉及繞佛繞法共修。「一心頂禮妙法蓮華經法華會上佛菩薩」,大眾一字一拜,縷縷心香,充滿虛空。

「跟隨上人的腳步,我要做一個自不量力的人」來自美國密蘇里州的楊淑萍,在受證前夕有感而言。自美返臺的楊淑萍回憶,參與慈濟志工十餘年,第一次禮拜時,心裏雜念很多,只能跟著拜、跟著起;今天定下心來,除去雜念,每一拜,清清楚楚,法喜充滿。

繞佛時大家齊唱:「立體琉璃同心圓,菩提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楊淑萍感受特別深刻,她歡喜分享,今年七月美國聖路易聯絡處「兒童成長營」,雖然營隊活動只有一天,可是他們卻要準備好幾個禮拜。大家一起開會,從選出適合的主題到所有細節,每一個節目的設計與安排,每一位志工都是全心全力付出。楊淑萍說:「幫助眾生,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大家一定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創造人生價值

美國慈濟聖路易聯絡處,定期舉辦佛法共修班,希望民眾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上。因為人手不足,也不定期開設素食烹飪課和靜思花道課,都廣受美國人士的喜愛,甚至有供不應求的景象。近年楊淑萍專心投入「兒童精進班」,負責「靜思語」教學;她不僅翻轉孩子的生命,也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兒童精進班」的學童,年齡六到十一歲,宛如成長中的幼苗,需要用愛與智慧澆灌。再加上中文聽說讀寫的限制,如何讓學童明白「靜思語」的意思,楊淑萍分享她的教學心得。她說:「自己先把心靜下來,才能專注地為學童著想;不認為自己來授課,而是跟他們一起學習。」

精進班有一個七歲的孩子,不曾專注上課,一支配合卡通的歌曲〈讓愛住你家〉,竟然讓他滴下眼淚。有一天,這位幼童在廁所裡,哭個不停,楊淑萍聽他訴說,接納他的情緒,告訴他可以怎麼做,他充滿著自信走進教室。楊淑萍曾對這個孩子說:「你就是小天使。」從此以後,受到鼓勵的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可以幫助同學;也會告訴同學,不做不好的行為。我們相信,感恩、尊重與愛就是培育幼苗的最佳養分。

禮拜〈法華經序〉,字字是寶;上人的「靜思語」,句句是寶。楊淑萍上班之餘,假日參與慈濟志業,深入了解上人的故事,她感受到上人的慈悲,只要跟著上人走就不會錯,她期許自己:對世界上的苦難,不能不知道;做一個自不量力的弟子,接引更多的人加入慈濟,為人群付出。

圖左 :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梯次共四百六十位學員,11月8日上午第二堂課,共同禮拜法〈華經序〉,螢幕上有中文、羅馬拚音和英文三種字體,提供學員拜經的參考。[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右 :信仰天主教的美國學員John Simmons(左一),虔誠恭敬,雙手合十,悲智流露。[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左 :來自加拿大的沐雲霞,膝蓋受傷,無法跪拜,仍恭敬俯首,雙手向上,如承接佛足;專心誠敬,表現於外。[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右 :來自賴索托本土志工,服儀整齊,繞佛繞法,步履堅定。[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左 :來自美國密蘇里州的楊淑萍,期許自己:「跟隨上人的腳步,做一個自不量力的人」。[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右 :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上,雖有不同的國籍、宗教和語言,人人虔誠,向上祈求,善念相同。[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大眾恭敬禮拜〈法華經序〉,從禮佛、懺悔到回向;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人格,培養善根、正念。[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營隊指導師父,帶領大眾禮拜〈法華經序〉,「一心頂禮妙法蓮華經法華會上佛菩薩」,大眾一字一拜,縷縷心香,充滿虛空。[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大眾虔誠繞佛繞法,以慈悲為懷,令菩提增上;惟同耕福田,能增長慧命。[攝影者:詹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