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溫馨交流心相契

E-mail 列印
海外慈濟志工不遠千里回到慈濟發源地臺灣精進,課務團隊規劃11月6日至8日晚餐後「飲一杯智慧的水」與「資深志工溫馨座談」,隊輔學員間的「知心相契」,讓學員把握難得的機會,向指導師父請法,聆聽資深志工的經 驗,和隊輔、同組學員交換學習心得。

「在海外做慈濟行經不容易,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中需要堪忍。」在慈濟板橋志業園區二樓慈濟部後端的一隅,靜思精舍德濎師父與辛巴威、加拿大、南非、新加坡、澳洲、巴西、巴拉圭等國家的慈濟人互動交流。

◎改變自己 影響他人

在巴拉圭做生意的林晉銘,這次回臺參加「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在巴拉圭他辦了一個僑生學校,學生有四、五百人。他表示,僑校注重華文與數學,從幼稚園到高中,畢業後就送來臺灣讀大學。德濎師父問:「巴拉圭有多少慈濟人?」林晉銘回答:「約三十幾位。」

林晉銘說:「這次從巴拉圭回來見習,讓我很驚訝。以前我覺得慈濟好像只是在做慈善,這趟回來才知道慈善、還有教育、環保、醫療等等。這麼多人還是井井有條,真的大開眼界。」來到板橋園區,他感受了:「回到家的感覺,很溫馨,師兄、師姊們一個個面帶微笑很慈祥,感覺非常好。」德濎師父看看他說:「你也蠻有慈濟相的。」這席對話讓在場的學員笑開懷。

聽了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愛是人間最好的藥」課程,林晉銘很感動:「趙院長分享的一些經歷、個案病例,對生命的尊重,真的讓人很感動。」同時也表示,慈濟這團體非常有組織,這趟回來感受與收穫非常多,讓他萌生是不是回臺定居的想法。他期許自己:回到僑居地要好好的推廣,還要接引更多巴拉圭當地人參與慈濟。

出生於印尼的易齊勇,後隨家人移民巴西。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他會到不同城市的郊區去做義診並分享慈濟,菩薩大招生。他說:當地人沒有付出無所求的觀念,總認為慈濟做的義舉一定有目的,時間證明一切,他們(巴西人)看到慈濟持續的行動,才開始相信慈濟付出無法求,慢慢地接引他們加入志工行列。

另一位來自菲律賓的陳潔穎:「我們常常有不好的念頭,要怎麼消除這念頭?」慈濟資深志工陳麗秀回應:「慈濟有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精進參加各種活動時只要用心,一定可以啟發我們的智慧。」

澳洲回來的夏鳳霞提及常跟先生分享慈濟,但她先生總是說「天下那麼多苦難,你們救得來嗎?管得了嗎?」這些話讓她很困擾,不知道怎麼回應先生。資深志工呂秋霞說:上人慈悲,不忍天下眾生苦,所以廣招菩薩,救一個算一個。但是上人也常提醒弟子們,自己要先了解慈濟,要做慈濟要先把家裡照顧好,要先改變自己的聲色,才能影響家人。各國的交流分享,除了眼界開也認識了更多的法親,彼此結下好緣。

◎我們準備好了

僑居阿根廷的慈濟志工洪良岱,與智利、宏都拉斯、聖馬丁、阿根廷、厄瓜多、巴拉圭、莫三比克、南非、約旦、新加坡、巴西等多國學員齊聚一堂互動分享。她在2002年認識慈濟,初接觸慈濟時,她只是一個有時間才參與活動的隨喜志工,回臺參加營隊汲取法髓、學習臺灣志工的經驗,她期許在慈濟可以找到更好的自己。

2017年9月墨西哥大地震,她接到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的電話,當下決定要去墨西哥。在準備前往墨西哥勘災前,遇上連環車禍而昏迷,突然間她體驗到呼吸的珍貴,更深刻體會到上人常說:「把握當下,生命在呼吸之間。」清醒之後,她依然選擇前往墨西哥,因為不知道是不是還有第二次的機會。

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念是很重要的。洪良岱問大家:「請問您們準備好了嗎?智利準備好了嗎?宏都拉斯準備好了嗎?are you ready?」學員們答:「Ready。」宏都拉斯學員表示:「我的信念是進來慈濟,就是要幫助我的國家那些需要被幫助的苦難人。」莫三比克的瑪他(Marta)信心滿滿地說:「我們早已準備好了,若沒有準備好,今天就不可能在這兒。」

來自莫三比克的瑪麗亞(Maria)坦言:在還沒認識慈濟以前,是一個容易焦慮及暴力的人,很多事也會用暴力來解決。這次來臺灣學習,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環保站裏有很多老人家,在環保站做這麼多的事。她表示,莫三比克也有很多老人家,期望回到自己的國家也鼓勵他們一起來做環保,並發願:「一定要很努力的把愛的種子,帶回自己的國家遍撒各地。」

◎知心相契

11月9日上人即將為海外歸來的新發意菩薩受授證。前一晚,學員與隊輔的「知心相契」時,從美國回來的雷佩玲分享這次課程中,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宗教處同仁邱國氣與王來香師姊分享的「難在心 成在行」這堂課,因為來香師姊全身都是慈濟細胞,可以當我們的典範。」一旁的楊棻馬上呼應:「要多向來香師姊學習。」唐清也表示,環保與茹素,因為地球暖化的厲害,如果更多人素食,對下一代有助益。

來自澳洲各區的學員,在小組分享時非常專注地聆聽。「薰法香、有法度」課程,讓劉家瑜更深刻了解師公上人為為佛教而傳法脈、為眾生而開宗門。她說:「慈濟還給我們環境,帶我們行經,從做中學、做中覺悟。」如何法入心呢?她說:「就是要常薰法,學習方法,將佛法生活化。」

在這寧靜夜晚,一場場溫馨的心靈交流,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各種語言交互並用,訴說彼此的心得和感動。行在菩薩道,當然也會遇到困難,在困難中也能做得歡喜,難行能行也是慈濟志工的精神之一。

圖左 :慈濟板橋志業園區二樓慈濟部後端的一隅,靜思精舍德濎師父與辛巴威、加拿大、南非、新加坡、澳洲、巴西、巴拉圭法親家人互動交流。[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洪良岱問大家:「請問您們準備好了嗎?智利準備好了嗎?宏都拉斯準備好了嗎?are you ready?」學員們答:「Ready。」[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左 :來自莫三比克的瑪麗亞(Maria,右一)分享,這次來臺學習,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環保站,看到裡面有很多老菩薩們很感動,她表示自己的國家也有很多老人家,她期望鼓勵他們一起來做環保,並發願一定要很努力的把愛的種子回國遍撒。[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右 :與資深慈濟志工溫馨座談中,來自菲律賓的陳潔穎(中)問:「我們常常有不好的念頭,要怎麼消除這念頭?」[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資深志工呂秋霞(右)說:上人常提醒弟子們,自己要先了解慈濟,要做慈濟要先把家裡照顧好,要先改變自己的聲色,才能影響家人。[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從巴拉圭回來見習的林晉銘,以前覺得慈濟好像只是在做慈善,這趟回來才知道慈善、還有教育、環保、醫療等等。[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連續兩天晚上與精舍師父及資深志工的座談後,11月8日晚間在講經堂為明天的受證演練彩排。[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右 :一場學員與隊輔的「知心相契」交流,大家分享著這三天課程的心得以及讓自己受用且感受深的靜思語。[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左 :11月9日上人即將為海外歸來的新發意菩薩授證,課務隊輔們在前一晚已將受證蓮花與佛心師志備妥。[攝影者:林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