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雙語齊分享 苦難現希望

雙語齊分享 苦難現希望

E-mail 列印
「2019年3月伊代氣旋帶給非洲的災難,讓東非三國如人間地獄,而慈濟人卻如人間菩薩,從救災物資糧食發放援助、建材工具快速發送、種子發放……一切都是上人智慧與慈悲的展現……」

2019年11月 6日至10日,在慈濟板橋志業園區舉辦「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板橋場」,有來自海外二十六個國家的慈濟人參與五天豐富內容的課程。於11月7日下午,安排了曾經前往受災國家發放、膚慰的宗教處同仁呂宗翰及張思平,分別在講經堂與國議廳各自以中文或英語與不同國家的學員們分享。

◎講經堂分享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歌聲喝著掌聲,講經堂裡,瀰漫著熱鬧、歡樂的氛圍,大家唱著〈生日快樂歌〉,祝賀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生日快樂,同時他的太太,慈濟志工周如意也代表大家給予祝福,身體健康。胡光中在司儀的鼓吹下,也說出一個心願:願天下再也沒有災難。

胡光中首先以歡愉的語氣和大家分享,土耳其原本有三位受證志工,這次即將有第四位受證志工,主麻教授。

1999年因土耳其大地震,胡光中投書報社,「救援土耳其 臺灣在哪裡」,他說起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經過與慈濟人的接觸,看到慈濟人的惜福,見證證嚴上人不分宗教種族的愛及對待災民的愛心與細心。

胡光中以簡報圖文影為所有學員分享,慈濟人接續著震災的愛,讓敘利亞難民在土耳其一路上接收到慈濟的慈善救援到為學子辦教育的用心與幫助,更見上人的慈悲與慈濟人的愛一直不斷延續。

「苦難偏多!睜開眼睛,我看到人間;閉上眼睛,看到的是地獄。可是這兩天轉眼一看都是菩薩,是啊!人間疾苦,需要菩薩。」證嚴上人感嘆伊代氣旋受災的東非三國,宛如人間地獄。而多國慈濟志工結合當地本土志工,不顧路途險惡,完成糧食急難救助。

慈濟志工不遠千里從臺灣、馬來西亞、美國、中國大陸及南非前往災區,而三國當地志工的投入,彌補了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大家突破萬難,發放糧食及蓋屋的建材包和營生的農作包給受災居民。曾參與此次受災地區膚慰與發放重建的宗教處呂宗翰,與學員們分享在當地的一步一法印,與種種的感動及學習。

他以多則剪報及影片,帶大家進入當時災情狀況、慈濟的勘災、人文帶動與救助,同時也看到當地災民的知足感恩。

最後,由蔡岱霖協同五位本土志工以天籟般的歌聲一起歡樂唱著「請問愛要多少錢……」

美國西雅圖的鄒寒瑀曾是慈青,「有願就有力」胡光中與同修周如意發了大願要讓孩子都能讀書,她們挨家挨戶去問,去調查,這個舉動非常了不起。目前從事教育工作,深知教育確實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非常重要,看到他們兩人願意一起去成就,她非常感動。

鄒寒瑀同時被那些孩子感動,她說:生活在優渥環境中的孩子找盡各種理由與藉口不寫功課,不讀書,不上學,而那些孩子卻想要上學都那麼困難。

而呂宗翰分享非洲的情形,讓她對當地民眾的苦中作樂的精神與心寬念純,任何事情對他們來說好像都不困難,都是快樂值得感恩的事情,看到這些純樸,她非常悸動。

陳招弟與吳賽錦來自同一社區,對於課程感到非常感動。吳賽錦表示,今天的分享,感到更實際,很精彩;對於胡光中與周如意所做很感動,想要為他們所做,出一分力量。陳招弟覺得胡光中與周如意的大愛提醒自己也要身體力行,為周遭一切努力去付出。

◎國議廳感動

同時段,在國議廳另一現場,張思平全程以英語與眾分享。「我是思平師兄,這是上人給我的法號。」今年(2019年)殊勝的因緣,10月17日清修士第一次受證,張思平受證成為清修士。證嚴上人期待大家要將慈濟當成是自己的家,把慈濟人當作是家人。他說:「這是我們靜思弟子的使命,不是只是清修士而已。」

2019 年 3 月熱帶氣旋伊代侵襲非洲東部,為莫三比克、辛巴威及馬拉威等三國帶來嚴重災難,災後慈濟人陪伴、安穩災民的生活;義診團接力到達,也安頓了災民的身心。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同仁張思平多次前往災區,看到當地悲慘的情況。「許多路都被沖掉了,或破壞了,在路上也見到一些受災戶。」他難過說著,很不捨的就是見到一位太太因先生與孩子都被水沖走了,只剩她一個人而一直哭一直哭,他說:「慈濟志工就去安慰他,耐心陪著她,與她聊了兩個小時……」她一直問志工:「為什麼還要活著?為什麼我沒有和我的家人一起走,這樣我就不必這麼苦了。」

張思平提醒大家:「要反思我們人活著的意義是甚麼?我們這個生命是要做甚麼?」當他看到幾千位本土志工投入災區服務、關懷,他看到了希望。他說,真的是因為有這幾位本土志工一直在設法直接到第一線賑災,他們才能不必經由飛機,直接深入災區,抵達許多其他NGO沒辦法到的地方。

他帶著燦爛的笑容分享,雖然非洲貧窮、苦難,但是在非洲的每一天都可以很開心唱歌,和這些本土志工一起歡樂過了每一天。「他們沒有事前討論說誰要先帶頭唱歌,真的,但是他們就很有默契,大家很容易就可以合音,就能直接跟著唱,這給我一個合和互協的感覺。」

他以多次參與國際賑災的經驗告訴大家,國濟賑災其實不是只是看到他們要甚麼就給甚麼而已,而是要救濟,要分享,鼓勵大家,轉大家的心,聽聽大家的「心」。張思平以蠟燭比喻,分享愛與溫暖給他們,就可以點燃他們心中的蠟燭。

證嚴上人要翻轉非洲,要把非洲的地獄轉成淨土,他問起在座的學員:「生活中的地獄是甚麼?看到這一些苦難,看到他們過著這樣的生活,這個是地獄嗎?」張思平語重心長勉勵學員,地獄是來自於自己的心,「你可以從這麼苦,這麼克難的背景,轉變到有志工來幫助,這地獄是從心中的轉變。

來自德國的伍薈伊,期許自己這次回臺受證,要認真學習,回去以後要踏實做慈濟事。從張思平分享的「看見非洲苦難、國際賑災」,她很感動。「我到底要怎麼做,可以做些甚麼」看到非洲菩薩,不富裕,但是他們願意把自己僅有都給別人;也看到志工的付出,不顧路途遙遠地奔波,有時候在地上打地鋪就睡。「他們就如思平說的地藏菩薩,這形容很貼切,因為別人有需要,他們就願意這樣做!」

張思平期勉大家,「菩薩的心態很重要,不論你是甚麼背景,你就做好你的本分,做好你的事情。」如果你是醫師、老師或是父母,要用一顆真心、菩薩的心,來面對每一天的每一件事,行走在菩薩道上。

圖左 :胡光中(左二)說起自己與慈濟結緣的故事。經過與慈濟人的接觸,看到慈濟人的惜福。[攝影者:黃炳添]
圖右 :陳招弟(前左一)覺得胡光中與周如意的大愛提醒自己也要身體力行,為周遭一切努力去付出。[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左 :張思平期勉大家,「菩薩的心態很重要,不論你是甚麼背景,你就做好你的本分,做好你的事情。」[攝影者:楊文道]
圖右 :曾參與此次受災地區膚慰與發放重建的宗教處呂宗翰,與學員們分享在當地的一步一法印,與種種的感動及學習。[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左 :大家唱著〈生日快樂歌〉,祝賀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生日快樂,同時他的太太,慈濟志工周如意也代表大家給予祝福,身體健康。[攝影者:呂瑞源]
圖右 :蔡岱霖協同五位本土志工以天籟般的歌聲一起歡樂唱著「請問愛要多少錢……」[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美國西雅圖的鄒寒瑀說:「生活在優渥環境中的孩子找盡各種理由與藉口不寫功課,不讀書,不上學,而那些孩子卻想要上學都那麼困難。」[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右 :來自德國的伍薈伊,看到非洲菩薩,不富裕,但是他們願意把自己僅有都給別人,讓她很感動。[攝影者:楊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