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幸福支票 給最棒的自己

幸福支票 給最棒的自己

E-mail 列印
「我們用不同方法,學習著相同的事,我們用不同速度,走著同樣的路,你和我都是世上,唯一閃閃發亮的星星,只要有善良的心,都是最棒的自己……」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裡,二十八位「JUST 瑪嘎巴嗨」合唱團的學子 們如天籟般的歌聲傳唱著〈最棒的自己〉。

全臺共二十九場,共計嘉惠超過八千名清寒學子的「新芽獎學金」,於2019年11月23日,在慈濟花蓮靜思堂舉辦今年最後一場頒發典禮。今天有逾一千位學員、家長、貴賓與慈濟志工參與這場盛會。

◎頒獎典禮 教理育德

慈濟基金會於2007年創立「新芽獎學金」,逐年於全臺各地擴辦,也關心離島澎湖、金門的貧苦學子們,迄今已邁入第十三年。「新芽獎學金」包括「全勤、孝悌、進步、學習領域、特殊表現」等五個獎項,期待藉由這些獎勵,鼓舞在逆境中力爭上游的學子們,安心就學、用心求知、提升自信,更期以帶動家長重視孩子教育,學校、家長與孩子親師生共同努力,成就為社會奉獻大愛與關懷的良才。

透過頒獎典禮活動,倡導證嚴上人教之以禮、育之以德的理念,引導學子懂得尊師重道、孝順父母,並落實於生活中;更期待從活動中,讓學子、家長對慈濟人文有深一層的認識,更了解慈濟。慈濟也與學校合作,建立點線面的關懷網絡,共同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而努力,讓這些弱勢家庭得到全人、全家、全面的關照與協助。

「新芽代表希望和成長,學習專心,做事細心,常懷感恩心,對人貼心,除了課業要好,也有很多的才藝。」今天典禮的司儀沈思彤為大家介紹阿美族語「瑪嘎巴嗨」就是「最美的」,今天由今年3月正式成立的「JUST 瑪嘎巴嗨」合唱團為大家獻唱。

合唱團中有十四位學員是今年新芽獎學金的獲獎者,他們希望用自己的歌聲,表達心意。在歌聲迴盪中,幾位學生代表分別說出心中的期許與感謝。「我希望更認真讀書」、「我希望能好好唱歌」、「感恩師姑師伯對我們的照顧」……

合唱團指導老師陳嬥笙表示,合唱團成員是介於七歲到十八歲的兒童及青年學子。藉由大家的合心協力,孩子們能在舞臺上為自己而唱,為希望、理想而唱。「來自於不一樣的聲音,卻能唱出最美感的合音,他們用歌聲來膚慰人心。」

◎新芽約定 愛的三好

今年花蓮場次有五百五十位學子,獲獎,其中有三十位獲得孝悌獎。沈思彤提醒大家,孝道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只看你願不願意去做,或許我們無法選擇家人與環境,但是只要做好自己就能影響他人。

「孩子們好像領完獎,大家都很興奮。師姑拜託大家一件事……」沈思彤請大家看看名牌背面,「今年接下來與大家的約定主題是『做好自己,讓世界因我而美好』……」大會為受獎者各準備了一份資料袋,其中含有自我評量表,從「學得好」、「做得好」、「吃得好」中,針對「語文學業」、「特殊才藝」、「生活常規」、「分擔家事」、「尊重家人」、「服務別人」、「吃得環保」、「飲食禮儀」、「蔬食護生」等項目自我考核,以期時時鞭策自己,做好自己,讓自己好還要更好,每年都能得獎,繼而發願帶動。

除此之外,還有三張「幸福支票-愛的三好卡」,期待每一位學子在平時就要《好好說話》、好言好語好聲色、不頂嘴、不臭臉、有問必答;《好好做事》、有始有終有耐性、不推託、不敷衍、使命必達;《好好生活》、愛人愛己愛生活、不熬夜、不挑食、樂觀豁達。藉由幸福支票,期勉同學嚴守本分,不因環境而氣餒,時時惕勵自己,終有一天新芽長成大樹,供人乘涼。

◎人品典範 樂於分享

小伶及小奕(化名) 兩位學習領域獎得主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後,兩人的母親都不約而同前來觀禮,兩家人也在臺上相互擁抱並道感恩,現場充滿溫馨氣氛,感動所有與會者。

就讀四維高中的小伶(化名),每天早上五點便從壽豐搭第一班火車到花蓮,為省車資,從後站步行到校,將近三年不論風雨不間斷;她不吃午餐,只為省錢;下課後更趕回壽豐,協助外祖母施打胰島素,照顧弟弟的功課。老師不忍奮發向上,不因貧苦而氣餒的小伶(化名)如此刻苦拮据,為她求助於慈濟。

藉著新芽獎學金的幫助,小伶(化名)度過難關,朝求學夢想更邁進一步,日子雖然辛苦,她卻不畏困難,期盼畢業後,可以朝就讀國立大學的理想邁進,而目前也正努力為技藝競賽衝刺。

目前就讀慈濟科技大學的小奕(化名),從小就跟著祖母各地奔波,之後在花蓮居住。卻小學三年級時,讀書缺乏日光燈照明,為了用蠟燭照明寫作業,險釀成火災。小奕(化名)感謝慈濟在當時進入他的生命,讓他不只有了檯燈,還有慈濟人一路的陪伴與幫助,完成他讀書的心願。為了感謝慈濟的幫助,小奕(化名)就讀大學後選擇慈青社,期盼自己成為有用的人,有機會回饋社會。

慈濟志工的陪伴、關懷,讓小奕(化名)更加成熟,也懂得孝順。小奕(化名)表示,懿德媽媽的關懷常讓他想起從小就不在身邊的媽媽,而特別前來觀禮的媽媽也帶著滿足的笑容著說:「看到小奕(化名)對自己要找的方向,始終沒有放棄的決心,很欣慰。」

◎師長叮嚀 師父鼓勵

頒獎典禮除了慈濟基金會代表外,還有來自靜思精舍德昕師父及德勱師父、教育界長官、學校校長及老師們蒞臨觀禮與指導。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宗義代表慈濟基金會祝福與會者,他表示,許多孩子身處逆境,在慈濟志工的長期陪伴下,朝自己的夢想努力,期盼粒粒新芽種子,擁有堅定的信心,努力向前,更能回饋社會。

花蓮教育處長李裕仁表示,參加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感受到一股善的力量在循環。「曾經有經濟學家談到『貧窮陷阱』,要脫貧的方式就是教育;但是,如果求學過程中,充滿了逆境,阻礙了孩子的求學之路,即使再多的教育經費也沒有用。」他感謝慈濟志工長期給予弱勢家庭的幫助,無論是物資經費或是陪伴膚慰,透過志工們的協助,讓孩子在學習上有所成就,實屬不易。

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感謝慈濟基金會提供新芽獎學金,學校今年共有二十七位學子獲獎,其中小伶更獲得人品典範並上臺分享,希望她的故事能鼓勵更多逆境中的孩子。而美崙國中校長孫台育則期勉孩子們要像一顆種子,將來成為一棵大樹,成為一個人才,奉獻社會。她並提醒同學們,窮困是暫時的,做最好的自己最重要,要看重自己,因逆境而成長。

靜思精舍德昕師父勉勵大家,人生過程雖有起有伏,各不相同,能在逆境中自愛自重,自然會有好因緣。他表示,在此見證到慈濟的大愛,這分愛綿延而流長,只要有需要、有緣就要去幫助。德昕師父與在場所有的人員共勉,要愛普天下的人,把愛傳出去,心中有此信念,世界是如此美好。

靜思精舍德勱師父以近來慈濟志工到達獅子山國度發放毛毯為例:「當地人問志工,你們有帶食物嗎?我們缺少的是食物,小孩子已經餓到無法到學校!」提醒大家,世上還有更苦的人;不論生在甚麼家庭,都要對自己負責。透過慈濟人不斷陪伴,期待家長也能用一顆歡喜心陪伴孩子們長大。最後,他希望大家留意身邊是否有需要慈濟幫助的認真學習學子,將個案提報出來,讓這分愛不停普遍地轉動。

◎新芽學子 散播大地

就讀花崗國中的 小俊(化名)同學獲得學習領域獎,十多年來在慈濟志工的陪伴下,屢得新芽獎學金的幫助。今天在媽媽呂女士(化名)的陪伴下到靜思堂參加頒獎典禮,媽媽很開心並分享:「新芽獎學金是一種榮譽。慈濟一路陪伴與照顧,提醒孩子上進,讓孩子更成熟,懂得珍惜。」

就讀四維高中二年級的小慧(化名),媽媽臥病在床多年,爸爸以打零工維生,接受慈濟幫助已有十多年。「新芽獎學金改善了我們的情況,將來想讀慈濟大學或東華大學的社工系,想要幫助和我相同情況的家庭和苦難的人。」

目前就讀元培大學的小涵(化名),很開心來參加今天的典禮。爸爸是水泥工,收入不穩定,身體不好的媽媽需做居家打掃幫助家計,而她需要靠自己打工就學,新芽獎學金讓小涵(化名)負擔減輕許多。「希望等將來有經濟能力,像慈濟人一樣多付出,幫助別人。」

「新芽的孩子像蒲公英一樣,只要風吹即能散播大地,在貧瘠的土地也能長出新芽。」證嚴上人期勉新芽的孩子要懂得知足,才能惜福,才能感受幸福,才懂得感恩,才會對人類付出愛。上人期許大家照顧好自己一念心,知道甚麼事該做,甚麼事不該做,把本分事做好;藉新芽獎學金肯定自己,讓自己更安心,找到自己的優點、才能,而新芽獎學金也是給學子們一個機會,發揮才能。

圖左 :二十八位「JUST 瑪嘎巴嗨」合唱團的學子們如天籟般的歌聲傳唱著〈最棒的自己〉。[攝影者:黃玫嘉]
圖右 :大會為受獎者各準備了一份資料袋,其中含有自我評量表,三張「幸福支票-愛的三好卡」,期待每一位學子嚴守本分,不因環境而氣餒,時時惕勵自己,終有一天新芽長成大樹,供人乘涼。[攝影者:沈淑女]

圖左 :典禮最後由慈濟中學師生,帶動大家一起「不停轉動」。[攝影者:黃玫嘉]
圖右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宗義代表慈濟基金會,祝福與會者。[攝影者:王嘉彬]

圖左 :花蓮教育處長李裕仁表示,參加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感受到一股善的力量在循環。[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美崙國中校長孫台育期勉孩子們要像一顆種子,將來成為一棵大樹,成為一個人才,奉獻給社會,。[攝影者:羅明道]
圖左 :來自靜思精舍德昕師父及德勱師父,也蒞臨現場觀禮與指導。[攝影者:王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