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愛援寮國

E-mail 列印
2019年寮國水患援助發放團,於12月11日至20日起,展開為期十天的發放工作,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寮國及臺灣等慈濟志工共十三位前往參加發放,要把全球慈濟人的愛送到受苦的災民手上。

2019年寮國水 患發放團,臺灣代表團五個人於12月11日清晨四點半離開桃園靜思堂前往桃園機場,冬天的清晨顯得特別黑、天氣也格外寒冷,這五人想到災民等待的心,都迫不及待要快點抵達寮國。這趟旅程先到泰國再轉機到寮國,搭機時間近七小時。

◎千里之愛

12月12日各地的團員全部在寮國集合,一早前往沙灣拿吉中華理事會拜訪會長李開明,懇請會長提供翻譯人員協助相關的翻譯工作。李開明曾聽朋友提起慈濟行善事蹟,尤其對本地受災與貧苦者幫助很多,頗受當地政府好評,知道慈濟這次的發放需要人員協助翻譯,珍惜付出的機會將盡力協助。

下午一點多,團隊驅車前往省府勞動社會福利廳拜會汶樂廳長,這一路走來,經過與多方協商未果情況下,終於有了定案,確認運送大米車輛,由軍方提供四部、政府四部、物流一部,共九部車,相關準備已經確認,團隊心中擔憂的大石得以放下。

12月13日早上,團員透過螢幕精進共修上人《人間菩提》開示。泰國執行長林純鈴也介紹泰國三位志工坤A、坤督及洪美雲跟寮國的實業家陳正輝給其他地區的志工認識。

林純鈴共修時分享,上人希望泰國、寮國兩地多互動,此行來寮國,深深體會到菩薩入人群,才能見到苦難;要多看、多聽、多聞,盡力做到幫助他人,而入人群也是慈濟人的使命。

◎一車車的大米帶來希望

陳正輝說,在寮國從來沒有所謂的發放,都是把物資拿給政府,統一發放,這樣就算行善。沒有想到慈濟是一定要親手把物資送到災民手上,而且送的時候還要用最恭敬的心,彎腰九十度敬禮,這是過去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

感受到全球慈濟人對寮國滿滿的愛,陳正輝代替災民向全球慈濟人道感恩,這樣的善行在寮國的歷史上會被記載下來的。

沙灣拿吉省海關免稅倉庫,工作人員等待大米抵達,寮國志工華杰說因報關延誤,大米比原訂到達時間晚兩小時。下午兩點,泰國載運大米的聯結車抵達物資轉運站時,慈濟志工、軍方、省府及縣府一起點交。

慈濟這次發放都是與寮國省政府福利社會廳薇女士連繫,一起點收、抽驗大米。聯結車上一包包的大米,代表著全球慈濟人滿滿的愛。六位工人自聯結車上把大米搬到寮國軍方的車上,他們知道這是幫助鄉親的物資,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感覺不到米很重。大米分裝在四部軍車及兩部省府貨車;並在運送大米的車上掛上「2019年寮國水災發放」布條。

◎有心就不難

在物資轉運站驗收過程中,坤A一一詢問軍方司機,每部車共放多少包大米,透過這個方式,再次統計大米總量。坤A第一次參加發放,知道這次發放大米的數量後更感動,用恭敬嚴謹的態度仔細點收大米數量,利用電腦製圖將每部車裝的數量一一統計彙整。

身材高挑的坤A,媽媽坤意是早期泰國分會志工。他知道這次發放大米的數量約一千五百萬泰銖,覺得責任更重大,第一天晚上擔心到睡不著。坤A說,一度擔心不會說中文、英文又不好,只會說泰語,思考著要怎麼跟前來發放的慈濟家人溝通,感恩Google提供翻譯軟體,把想表達的中文順利翻釋出來。

他發現,有心就不難,當大家心念都放在幫助災民時,語言已經不是障礙,大家的愛是相通的。泰國跟寮國語言相通本是兄弟之邦,坤A希望能多幫一些忙,覺得參加這次發放很榮幸、很開心。

負責總務的馬來西亞志工蘇福明分享,四大不調,很多來自人類破壞地球。所以生活要簡單,咖啡少喝一杯。蘇福明說,來慈濟生活更簡單,以前大吃大喝,加入慈濟更懂得少欲知足,生活吃得更簡單,慈濟包包就是名牌包,錢夠用就好,不需要賺很多的錢,欲深谿壑,永遠難以填滿。。

圖左 :2019年寮國水患發放團,台灣代表團5個人於12月11日清晨四點半離開桃園靜思堂前往桃園機場。[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泰國執行長林純鈴(中)介紹泰國志工與其他地區志工互相認識。[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12月12日團員前往沙灣拿吉中華理事會拜訪會長李開明,懇請會長提供翻譯人員協助相關的翻譯工作。[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寮國的實業家陳正輝分享,慈濟一定要親手把物資送到災民手上,而且送的時候還要用最恭敬的心,彎腰九十度敬禮,這是過去他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泰國載運大米的聯結車抵達物資轉運站; 慈濟志工、軍方、省府及縣府一起點交。[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聯結車上一包包的大米,代表著全球慈濟人滿滿的愛。[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六位工人自聯結車上把大米搬到寮國軍方的車上,他們知道這是幫助鄉親的物資,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感覺不到米很重。[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泰國志工坤A一一詢問軍方司機,每部車共放多少包大米,透過這個方式,再次統計大米總量。[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泰國志工坤A一度擔心不會說中文、英文又不好;透過翻譯軟體,把想表達的中文順利翻釋出來,當大家心念全部放在幫助災民時,語言已經不是障礙,大家的愛是相通的。[攝影者:魏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