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自我了解 效尤典範

E-mail 列印
「一天多的課程,我不能告訴你有什麼用,你要靜心去體驗,它真的是很多的生命故事在裡面……」慈濟科技學教務長陳清漂,苦口婆心要同學們好好把握接下來一天辦研習營內包含人文與知識,既有靜也有動,更重要的是能觸 動人心又能啟發善心的內容。

慈濟科技大學每一學年春、秋兩季的關懷生命研習營,於2023年3月17日及18日兩天,於學校智耕樓演藝廳展開春季研習。此次研習營,主要參與學員為四技護理系、醫務暨健康管理系及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等各科系一年級同學。

◎氣質培養

「為什麼要修這個課?我想十二週以後,我會有一個時間跟各位說明。」陳清漂於開營致詞時,埋下伏筆,更叮嚀同學們要靜心體會。他向臺下同學們提起,接觸慈濟人文課程,已是第四年,總是有學生問起為什麼要學慈濟人文課程,大家總是持有不同意見。然而,每每看到生命研習營學員回饋單,「眼淚都快掉下來。」陳清漂說起自己的感動。

他更以剛在臺下座位上,與全人教育中心陳翰霖主任談起,學生來到慈濟科技大學讀書,如果沒有經過生命營的歷練,那就好像沒有進慈濟科技大學一樣……「我可以大膽跟你說,這個課程,師父已經經營了二十幾年了,我想這的確有值得它存在的價值。」

陳清漂說起一個親身經歷。曾經在一活動裡,有一同仁分享起,有一位學校畢業學生,到一家非慈濟體系醫院上班。一天,他同事問起這位慈科大校友,是不是慈濟來的?就從他吃飯舉止,看出他是慈濟來的。「剛才你們說,我活了十幾歲,你要教我怎麼吃飯?」陳清漂提醒同學們:「沒那麼容易,要知道,吃飯有吃飯的樣子。」

以這樣的例子,他更語重心長告訴同學們,經過校園風氣與慈濟所進行的種種培育之後,將養成大家與他人不一樣的特質,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唯有在塑造於身之後,才能自然散發會出的感覺,而這也是陳清漂在這研習營對學生的最高期許。

◎落實生活

而全人教育中心陳翰霖主任則接續陳清漂所提醒,期許同學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認真學習。他表示,透過來自靜思精舍的學校教師德慇師父二十餘年來的盡心經營,每一次學員都從關懷生命研習中,得到滿滿感動。「這些感動來自於師姑師伯們的心聲、人生的智慧、人生的經驗……」陳翰霖企盼同學們,珍視每位講師分享的內容,並以這些智慧的語言引導,思考人生的價值是什麼?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營隊。」除了在研習營進行中,要認真學習外,他更希望同學要學以致用,在未來人生中,能夠真正將所學、所感,切實展現、落實在生活中。

陳翰霖也說起,於訪視學生實習單位時,那單位主管給予他的回饋:老師,你們的學生真的很不一樣。說及此,陳翰霖揚起欣慰的笑容繼續分享:「跟其他學校的學生在一起,一看就知道,這是慈濟科大的。」

為什麼這麼容易識別?他肯定又堅定與予結論,就是同學在學校曾經修過慈濟人文課程,曾經體驗過生命關懷營,還有在學校的情境,來自老師們的付出,讓大家同時感染了學校獨特的人文氣質。陳翰霖再次叮嚀學生們,要好好學習,更邀集大家一起感恩來自全臺甚或是全球的慈濟志工的陪伴、分享與教導。

◎精神體會

「我自己的小孩也有參加過生命營,有很多人生的收穫。」何玉菁主祕首先代替有要事無法前來的校長致意後,說起生命營也給予她滿滿感動。生長於幸福家庭的她,從無法感受何謂挫折困苦的生活,直到進入慈濟,聽了眾人分享後,有所頓悟。「這樣的一個悟,也讓自己在未來處理事情的時候,能夠有不一樣的思路跟想法。」以本身體會,何玉菁期勉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聽,花點時間聽聽看,也許會看到不同的人生風景。

德慇師父也分享關懷生命研習營緣起,源於1999年921大地震後,2000年師父兩班人文課同學聽聞慈濟建設希望工程,大家很感動,師父便提起是否願前往協助鋪連鎖磚。孰知,雖然沒有經費,同學們都願意自掏腰包,一部遊覽車便翻山越嶺到災區做志工。「2000年開始,就是我當初那兩班的同學……」說起這段往事,猶如歷歷在目。

「聽說我們在下一次關懷生命研習營就是慈濟大學了,所以今年你們是末代的,在慈濟科技大學參加我們關懷生命營。」德慇師父提醒同學們,要了解自己,這也是研習營的意義。人生可以有很多可依循的人品典範,是什麼?「如果要像哪一個人,你看他這一輩子做了什麼,你就會像他一樣。」就如慈濟志工依循證嚴上人,而證嚴上人教導大家最終是要遵循釋迦牟尼佛。

師父殷切說著,釋迦牟尼佛貴為一國王子,卻為眾生出家修行濟世。依著佛陀的慈悲情懷,他鼓勵同學們,選擇醫事相關科系,就非為平凡人,而是要助人之人,那就是菩薩。「佛是什麼?佛是你自己覺悟了;你覺悟什麼?你要自我分析,你不要看星象。」

最後,德慇師父期盼大家要提起精神,用心當下,莫要辜負師長及同學工作人員不斷連線會議討論、設計規劃終於成就的兩天研習營學習時刻。他以西漢孫敬懸梁刺股之好學不倦精神,希望學子們效尤,做為孜孜不怠之典範。

圖左 :陳清漂於開營致詞時,更叮嚀同學們要靜心體會。[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何玉菁期勉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聽,也許會看到不同的人生風景。[攝影者:張清和]

圖左 :陳翰霖主任期許同學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認真學習。[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陳翰霖主任表示,透過來自靜思精舍的學校教師德慇師父二十餘年來的盡心經營,每一次學員都從關懷生命研習中,得到滿滿感動。[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德慇師父提醒同學們,要了解自己,這也是研習營的意義。[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同學們認真學習,以手語詮釋慈濟歌選。[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德慇師父期盼大家要提起精神,用心當下,希望學子做為孜孜不怠之典範。[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同學們端坐用餐,展現食的威儀。[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學生工作人員恭敬行堂。[攝影者:薛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