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人生低谷不放棄 轉念得歡喜

人生低谷不放棄 轉念得歡喜

E-mail 列印
2023年3月25至26日「桃竹區四合一幹部研習」課程在花蓮靜思堂舉行,26日課程接續在靜思精舍進行,圓緣時與上人溫馨座談,學員魏筱家分享:「感恩上人,在我最困難,人生走到谷底的時候,拉我一把,讓我走 出生命中最難過,也是最不好過的時段,如今我已經走過,我現在做慈濟做得很歡喜。」

1991年魏筱家加入慈濟會員,1994年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受證後陪伴慈青孩子二十多年,當時也承擔帶會眾搭乘慈濟列車,回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做得滿心法喜,樂此不疲,人生順遂。然而此時老天卻出了一道考題,考驗她如何面對難題,讓她的人生遇上逆境,瞬間跌到了谷底。

原來魏筱家的先生在外面欠了一大筆錢,金額太大了,家裡的儲備金都用盡了還不夠,她心想「往後怎麼辦?」婆婆擔心地老淚緃橫,讓長輩如此擔心,魏筱家內心難過極了,心中思量著要怎麼度過這一關。

一日的夜裡,她夢到了師父長頭髮,心中大驚怎麼會有這種夢?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請教一位長期學佛的曾師兄,曾師兄提點她:「髪即是『法』,師父叫你用『法』啊!」瞬間她心開意解,「是啊,有法就有『法度』啦!」。

魏筱家想起,上人說 過,「甘願還,可以打折,不甘願還,要加倍。」轉個念頭,她的貴人就出現了,魏筱家的兄弟姊妹們籌措一些金額,借給她還了先生的債務,不足的金額則向銀行借貸,度過困難後,日子雖然清苦了一點,倒也不用惶惶不安過日子,又可以繼續做她喜愛的慈濟事,先生認同也護持她的志業。

正當魏筱家在慈濟道上精進時,卻因為媒體對慈濟不實的報導,社會人士及周遭的人云亦云,耳根子軟的先生開始對慈濟產生誤解及誤會。每當魏筱家要出門參與慈濟活動,先生便阻止她,因此夫妻間即鬧得不愉快。她擔心先生對慈濟的微詞,而造下不好的口業,她只好暫時請假慈濟的活動,減少出門,避免家中吵吵鬧鬧。

魏筱家的先生雖然對慈濟有誤解,但他卻很尊敬證嚴上人,有時也會和魏筱家一起收看大愛電視臺的《人間菩提》節目。2022年的某一天,魏筱家的先生有感而發地對她說:「你們的上人,年紀很像大了喔!」

「是啊!上人的年紀很大了,我們社區的志工年齡也很大了,你讓我去承擔協力組長好不好?」她想到社區的組長呂阿甘多次邀請自己承擔協力組長,也知道組內的師姊都很年長,她一直盤算著要如何說服先生,剛好趁此機會對先生說。

先生找了許多不答應的理由,例如「你要上班、平常就很忙……」魏筱家不放棄,也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回應先生說:「有你做我的堅強後盾,我就有時間、有能力接任務。」經過幾次的溝通,先生終於點頭同意。

自從有了先生這個強而有力的後盾,魏筱家做起事來,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此次能參與幹部的研習營,得到先生的首肯後,每堂課她都認真聽講,深怕錯漏任何學習成長的機會。課程中,最受用的就是德霈師父分享鞋子的一個比喻,「你穿的鞋子,不一定其他人也適合穿。」

「因為在組裡面推動庶務的時候,難免碰到不同的想法,有時候我想要這樣做,可是對方不一定這麼想,或許有更好的想法,又或是他有什麼困難之處。」魏筱家覺得就像師父分享的穿鞋子譬喻,「總之,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

她感恩年長的組員,把自己當成的女兒一樣,而她平時也很關心這些年長者,偶爾打打電話和她們聊聊心事,安慰組員們。先生聽到、看到妻子與師姊們的互動良好,有時他也是魏筱家的得力助手——電話接聽秘書,幫忙記錄來電者及敦促妻子回電。

魏筱家做得歡喜、做得開心, 更體悟到付出心力、時間,收獲最多的還是自己。

圖左 :2023年3月25至26日慈濟在花蓮靜思堂與靜思精舍,舉行桃竹四合一幹部研習營,德柏師父及德諦師父開營時開示、勉勵學員精進。[攝影者:丘亭]
圖右 :3月25日課程小組討論,討論互愛協力如何在四法四門四合一中運作? 魏筱家(左四)仔細聆聽同組志工分享經驗。[攝影者:丘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