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彼此照顧 做慈濟有愛無礙

彼此照顧 做慈濟有愛無礙

E-mail 列印
「學好的事情!作為慈濟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好好照顧彼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讓人與事圓滿相處。」德瑋師父殷切叮嚀著在場的印尼學員。

2023年6月21至25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2 023年慈濟海外 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梯,共有來自海內外二十個國家五百八十八位學員們參與。第三天(6/23)「做慈濟,有愛無礙」課程,由八位精舍師父分四個地點與學員互動。在講經堂,由德瑋師父和德璔師父以面對面方式,讓印尼學員提出問題,他們再提出解決的方法。透過雙向交流,如同醍醐灌頂般受用。

◎無常 把握當下精進行

德瑋師父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娓娓道來。

我覺得我能夠持守清修生活六年的原因,是因為我擁有對無常的觀照。我接觸慈濟是因為921大地震,那時我覺得金錢很重要,沒有錢我們能做什麼呢?但當921發生時,我開始思考一件事,萬一我也遇到這樣的情況,而我現在還在這裡,兩千多人就在一夜之間離開了。那時候我告訴自己賺錢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加入了慈濟,我非常努力地投入其中,非常努力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但我一直感受到我的人生處於無常之中,為什麼會如此說呢?因為加入慈濟後,我一直從事醫療工作,我一年四季都在帶領醫療團隊,有兩百天是在花蓮慈院,自從我進入醫院工作後,我體會到太多無常的事情,今天我去看望一位病人,第二天醒來時那位病人已經離世了,我問護士他出院了嗎?護士告訴我他走了。

在我的人生中,因為我在醫療系統中,我目睹了各種人生的百態,也體會到了人生的無常,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在預料之中還是回到青春,還是回到修行的精舍中,我都告訴自己一件事:沒有明天。我告訴自己,守住今天該做的事情,因為我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夠醒來。你覺得你明天還能醒來嗎?明天可能會到來,但也可能不會。

但是過去的我實際上並不是那麼關心無常的問題,但自從加入慈濟之後我自己選擇了醫療工作,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無常的事實。所以我持守著這份無常觀。無論如何,這些事情很難理解。不論是在慈濟委員還是現在剃度為出家,都面臨許多問題。出家後還會有人事問題嗎?當然有。

我們有兩百多位出家人在精舍生活,每天一起進食同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氣,不只是慈濟人,師父們也有。我們並不完美,但我們都希望每一天都能成長再成長,並擁有更多智慧處理所遇到的人和事,但我常常覺得自己比其他人更樂觀,也是因為我對無常有著深刻體悟。

今天與你產生不好印象的人,也許明天你就再也看不到他了。將來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此時此刻與大家一起圓滿相處的地方。師父們坐在這裡,也是在與大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過去的我們一定有緣分,否則我們兩個人(德瑋師父、德璔師父)怎麼會被安排到與印尼學員分享呢?我們與印尼有著深厚的因緣,對吧!所以我們在這裡,我們有因緣的關係,也體會到了無常的事實,沒有任何事情是無法度過的。有了對無常的體悟,會更加努力才對,所以讓我們同心協力把握當下。

為什麼要煩惱那麼多呢?它能改變什麼呢?如果你煩惱了你可以改變他,但問題是煩惱也無法改變事實。所以把握當下,我曾經講過一句話:學好的事情。作為慈濟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好好照顧彼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讓人與事圓滿相處。

在這個地方時間是即時的,此刻此人此心我們應該讓自己明白,如果真的發心立願堅持修行,就不能沒有參與。因為如果你沒有參與,你不想的話,今天有多麼詳細的解釋都沒有用。

◎退轉 同心協力用愛回來

有學員提問:「我的師兄之前參與環保勤務,後來因發生一些事,就不再出來了,如何才能讓師兄再出來參與工作呢?」

德瑋師父的解惑:心冷了,要如何幫他加溫呢?要找到加溫的方法。環保要從源頭清淨,找回人們的心,就必須找到那個源頭。如果找不到源頭,就無法輕易找回他的心。組隊的師兄師姊要共同努力,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志工們也不該控制著彼此,應該以法親關懷為重。臺灣現在很重視法親關懷,要努力讓那些離開的人感受到法親間的愛,用愛將他們愛回來。

師兄缺少了肯定,我們要告訴組隊的師兄師姊,讓他知道我們肯定他。每個人都應該給予肯定和認同,因為缺少了我們,他們無法發揮出自己的潛力。作為他的師姊,你有責任將這件事情告訴組隊的師兄師姊們,我們能一起想辦法,手牽手心連心,共同尋找我們的師兄。

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即使你一個人努力了三兩天可能就會放棄。因為我們沒有大家的力量和大愛,沒有共同努力將他愛回來,如果遇到困難你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和組隊的師兄師姊們一起找你師兄,請他們常來我們的家坐坐,聊聊天。不一定要在組隊的工作中才能有好的效果,師兄師姊來我們家坐一坐開心地聊天,也能夠達到目的。

讓他知道現在環保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其他單位也需要他的幫助,為什麼只限制在環保呢?慈濟有四大八法還有其他許多事情要做,所以師兄師姊們需要你。因為我不清楚他可能有很多的煩惱。或許他不僅僅是因為組隊的事情而不出來,也許是其他的事情讓他心煩意亂,但他沒有告訴我們。不僅僅是因為環保方面的壓力,他可能還受到其他師兄師姊的一句話影響讓他心裡不開心,但他也沒有告訴大家。

不是因為他不承擔環保,他只是不願意請求幫助,希望你能與師兄好好溝通,了解他有什麼問題,或者我們可以幫他做些什麼。你是他的師姊,當他再次來的時候,你的方法也很重要,聽聽上人的開示,找到對他最有用的部分讓他聽到。同時也要幫助他找到源頭,哪句話對他最有幫助?譬如這句話不錯,可以特意錄音或錄影給他聽,讓他知道上人說要承擔是真的。如果播給他聽他還不聽,因為上人的弟子都是有緣人,只要堅持才能成就。

所以我們祝福師兄,希望他能盡快回到我們這個大家庭。如果有機會有精舍常住師父剛好去印尼,可以帶他去見見師父們。讓師父們給他祝福和鼓勵,這也是一種方法。

我記得前幾天我們出去靜思堂的時候,有一位師兄一直沒出來,但我們的師父到了,他還是沒有出來,然後我們家的師父很有智慧,用視訊與他連線面對面互動。我們可以鼓勵師兄告訴他現在的情況如何,師兄也是可以參考此方法,師父們也可以透過遠距離的方式關心他,不要覺得麻煩,師父們樂意幫助,如果你真的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想辦法讓師兄可以與師父們咨詢一下,這樣可以嗎?

最後,我們要持續祝福師兄,希望他能夠盡快回到我們這個大家庭。無論是通過視訊、面對面交流,或是給予師兄祝福和鼓勵的方式,我們都希望能夠幫助他重新找回心的溫度,並讓他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懷,讓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以愛化礙,帶給師兄溫暖和支持,讓他重新融入我們的團隊。

◎圓融 溝通感恩以愛化礙

學員提問:「如何運用落實四法四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德瑋師父解惑:我們的目標是圓融,所以我們必須考慮每個人的立場來思考事情,我在精舍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精舍的輪值工作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每個人在工作上的價值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要如何統一這種想法?我認為溝通是關鍵,我們需要站在每個人的立場上思考。

我在精舍的工作經驗告訴我,我們每次進入大寮,我可能是點菜師父需要做決策,決定菜色如何搭配切菜師父,但是如果切菜師父告訴我說:為什麼要切成菱形呢?直接切成四方形不是更簡單嗎?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生意見衝突,因為每個人站的位置不同,立場不同,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工作堅持不同的做法。因為我是點菜師父,我要負責菜色必須完美,但是切菜師父可能覺得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只要切菜不就好嗎?

這種情況在精舍經常發生,因為每個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立場不同。這就是為什麼要進行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原因,每個人都要堅持自己的崗位但同時要與他人溝通,如果你堅持不肯變,那這個團體會好嗎?我們的目標是圓融,但也要有原則。

我們需要多次溝通才能達到圓融。不要害怕溝通,如果害怕溝通,我們的團隊就會分裂聲音就會亂,就會產生不和諧。只有透過溝通,才能夠互相了解,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我們可以討論哪種方式更好,如果有人反對我們的決策,我們可以請他解釋為什麼反對,並讓大家了解他的原因,我們要在團隊中分享我們的想法,不要讓一個人獨自知道,這樣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共識。每個人都有責任溝通並尋求共識,即使在有爭議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最後,我們要記住感恩。這種情況並不只在慈濟發生其他組織也會遇到,我們要學會感恩,不僅是對慈濟,還包括其他團隊和個人,我們都愛這個團隊,但為什麼還會不斷變動呢?感謝你的理解這是為了變得更好,如果我們持續努力並堅持下去,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成功。這是一個共同的目標,讓我們共同努力,以愛化礙的力量,我們一定能夠度過這段困難的時間。

德璔師父最後勉勵學員,做任何事情要心甘情願,心甘情願結好緣,還要精進,菩薩道將會安安穩穩,順順利利。

圖左 :德瑋師父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娓娓道來。透過自身的體悟,期許學員在菩薩道上精進。[攝影者:黃靜蘭]
圖右 :學員提問:「我的師兄之前參與環保勤務,後來因發生一些事,就不再出來了,如何才能讓師兄再出來參與工作呢?」[攝影者:黃靜蘭]

圖左 :學員提問:「如何運用落實四法四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攝影者:黃靜蘭]
圖右 :學員提問自身所遇到的問題,期望從師父的開示法語中找到答案。[攝影者:黃靜蘭]
圖左 :在雙向溝通的問答中,學員踴躍地向師父提問,解惑心中的困擾。[攝影者:黃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