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師徒間 生生世世承擔與使命

師徒間 生生世世承擔與使命

E-mail 列印
「菩薩道上難行能行,會有阻礙,踢到、踩到石頭、針扎到的時候,我還要繼續走嗎?」紀靜暘、林智慧、潘廖葉三位資深志工分享「菩薩道上信願行 承擔與使命」。

◎勇於承擔 高尚品格

「大哉大悟 大聖主 無垢 無染 無所著 天人象馬 調御師…」在莊嚴的《無量義經德行品》唄聲中,迎來2024年北區合心和氣幹部研習,5 月19日於三重志業園區,第二天課程在晨光中開始,三百三十二位學員端坐合十,滿心期待地聆聽三位資深菩薩,慈濟四十年回眸來時路的點滴智慧。

林智慧較為感性,與理性的潘廖葉,她們二人都是志工林勝勝的幕後委員,委員人數愈多,她們被重新分到二十一組。不同個性組合,形成互補,兩人還將八人小組,帶到一百多人。她分享秘訣是開會前,功能幹部先溝通,產生共識與默契,並深入了解哪一位組員或是會員有夫妻、子女、婆媳或是事業問題。

下午開會,林智慧技巧地隱喻自己,講話快人快語,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另證嚴上人的開示「未成佛前先與人結好緣」這句話,理解後調整改變習氣。有了法的正能量,大家不斷薰習,各個心開意解感到受用,漸漸也變得愛開會。林智慧內心深受感動,與團隊的感情,或是要求、或是託付,都會合心一起勤耕福田。

林智慧很高興,昨日聽過兩場學員的分享,沒有一個人說要「數饅頭」,會用方法去克服逆境與困難。她認為慈濟幹部其實是甘味人生,眾志成城都是來成就自己,踢到鐵板也是修行的良方。如同一句靜思語「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格」,意境吻合。

◎提升自己 不輕別人

潘廖葉分享,她與林智慧是不同世界的人,可以合作到現在,因為「愛上人、愛慈濟」的共同方向。上人說:「每個人在一起,就要像齒輪一樣,這個地方凸出來,我們就要凹進去,彼此互補,齒輪才能輪的動。」幹部就是要當一個互補的角色。

上人說過「沒有相互擠壓就不會相互認識,沒有踩踏」,就不會相互了解。因共同做一件事,兩人就在踩踏間,彼此就越來越了解個性。一路走過來的承擔,就是要把上人的精神,廣為傳遞給所有人。

潘廖葉分享,上人曾經講一句話「帶頭的人,精神一定要正確,善於溝通,也要廣結善緣」,若要精神正確,就要常常薰法香,才知道上人目前的理念,上人想做的是什麼,法才不會偏離。幹部一定要低聲下氣,絕對不能有情緒,才能帶動別人。要常常微笑,做有福相的人,不要生氣破了菩薩相。

「做人比做事重要」,潘廖葉謹記林勝勝師姊教導,所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要帶領大家共同成就,讓每個人開心沒有壓力。當別人指責、誤會,不舒服的情緒,要苦苦吞下,還要消化掉;不要到處抱怨,一吐為快,口耳相傳後再去解釋,就難以收拾了。

每個人都是生命旅途中的過客,要常去跟人結好緣。潘廖葉記住當幹部,不管受到任何委屈,一定要用上人的法,轉念度過關卡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不要輕忽別人,也不要藐視自己,集合所有人的優點,才能成就共同的志業。

現在大家戴口罩,怕病毒傳染,潘廖葉提醒學員,不要忘記戴「心靈口罩」,要明辨是非,以免生病,如此才能大家融合在一起。上人說過,每個人合起來才有力量,人多不能內耗(生氣)對立,不能只選自己合的來的人,才與他相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集合一起成就共同的勤務。

◎組織架構 四法四門

紀靜暘分享,有一段時間,她跟林智慧曾經不講話,記得在建國北路舊臺北分會辦一場活動,一個當司儀,一個當講師,兩人要先躲在桌子底下。紀靜暘柔柔地先開口說:「智慧,原來妳也很愛我!」林智慧不服氣地回答:「到現在妳才知道喔!」二人妙語如珠,臺下學員笑聲一片。紀靜暘對著大家說:「我們就像兄弟姊妹,今天能夠坐在這裡,是累生累世跟隨著上人而來。」

師徒間,上人又是如何訓練弟子呢?早期「打佛七」的時候,上人每天講三次的《法華經》,弟子們左腳、右腳繞佛。紀靜暘不諱言地問上人,七天下來,每一個弟子都被您操得消瘦眼垂,而我們自己的小孩,要他聽我五分鐘的話,他都不聽,你的弟子怎麼這麼乖?

上人回答:「你的孩子只是這一世結來的緣而已,我的弟子是生生世世帶來的。」年輕不懂事的紀靜暘再追問:「師父您沒有帶好我們,讓我們去結婚生子紅塵滾滾…」上人回覆:「不是我不帶你們一直往前走,是你們自己走到半路,看到喜歡的就被吸引過去了。」臺下又是一陣的笑聲不斷…

紀靜暘問:「為何我認真工作,她沒讚美我,還要嫌棄我?」上人回覆,只有一個原因,因為妳在做事情之前,沒有問她「我這樣做好不好?」沒有做到感恩、尊重、愛。紀靜暘感恩上人的教育早已深入內心,於今專心一意把法入心,精進入人群不退轉。

針對四法四門四合一組織架構,「立體琉璃同心圓,菩提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紀靜暘比出上人所開示的手勢,不是誰最大,大家都是平等的,合心當模範給大家看,和氣要和聖賢心,提升自己不再是凡夫。互愛是觀懷門,反觀自性看見自己。協力組要關心了解組員的家庭與經濟,合和互協一條心,則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團體。

紀靜暘引述上人的比喻,四合一新組織架構就像一顆樹,根就是合心,協力組如同樹葉,吸收陽光、空氣、水份送給樹枝、樹幹、樹根。樹根在吸收養分後,再往上讓樹葉茂盛,所以四合一新組織架構,並非艱深難行,而是活用的。

學員許凱媛分享團體是同心圓,正知、正見傳承上人的法,她以妙觀察智,善用周遭人事物來推動素食。從課程了解,林智慧師姊分享她的軟實力,大家共知、共識、共行。許凱媛是天主教徒,也了解大愛是慈悲,沒有分別心。今天在正能量聚寶盆裡取經,以清除自己心地週遭雜草。

學員李妙送,羨慕三位資深師姊,早期都是上人親自教導,學得更多,可以滔滔不絕講上人的法。現在就不一樣,都是依著感覺行事,理念相同的人就與之相處,其他就不互動。今天來真是撿到寶,很多事情都是從計較、比較開始,大家在慈濟的修行道場裡,應汲取佛法精進,境界來時以法對治,就無是非。

從聆聽三位資深志工的分享,四十年來行經慈濟路上,讓大家都感受到鼓舞和激勵,在未來的菩薩道,學員們更堅定步伐挺進。

圖左 :林智慧分享,踢到鐵板也是修行的良方。如靜思語「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格」。[攝影者:趙子雄]
圖右 :潘廖葉分享,上人講過的一句話:「帶頭的人,精神一定要正確,善於溝通,也要廣結善緣。」[攝影者:李政明]

圖左 :紀靜暘感恩上人的教育早已深入心髓,於今專心一意把法入心,精進入人群不退轉。[攝影者:趙子雄]
圖右 :三位資深志工分享句句都是法寶,學員們專注做筆記。[攝影者:李政明]

圖左 :針對四法四門四合一組織架構,學員們比出證嚴上人曾經開示的手勢,不是誰最大,而是大家都是平等的。[攝影者:李政明]
圖右 :師徒間,上人的弟子都是生生世世跟隨而至,脈脈相傳不退轉。[攝影者:楊麗祺]

圖左 :學員許凱媛分享團體是個同心圓,要以正知、正見傳承上人的法。[攝影者:許麗珠]
圖右 :學員李妙送分享,大家都在慈濟的修行道場裡,應在佛法上精進,境界來時以法對治就無是非。[攝影者:陳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