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校長主任花蓮取經 喜將人文帶回校園深耕

校長主任花蓮取經 喜將人文帶回校園深耕

E-mail 列印
「我會帶著這些天,跟慈濟人學到的精神,以及跟教授、老師們,所學習到的專業跟內涵,帶到新學校去,為新學校的老師以及小朋友,做最好的服務。」利用暑假,校長、主任把握因緣到花蓮,參加7月5日到7日的慈濟教育 人文營。車達校長,把握這三天至花蓮學習,8月1號後,他要到另外一所學校上任,將為老師和學生注入人文教育。

◎校長把握教育人文營 願帶回關島深耕慈濟人文

來自海外關島中華學校校長林佳蓉,為了參加這營隊,特地回臺取經,「今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因緣,因為自己外派到關島大學教書,又兼任關島中華學校的校長,看到這個營隊的時候,真的好興奮。剛好在忙碌的行程當中,這三天居然是可以回到心靈的故鄉,實在太高興了,所以根本不加思索就報名了。」回來後,她心情感到很寧靜、很開心和喜悅。

回來的動機是什麼?身為慈濟委員的林佳蓉校長,利用參訪綠意盎然的慈中時表示,「除了再充電以外,就是很想更加了解慈濟的教育人文體系、全人教育。之後回關島,可能會辦一些跟慈濟學校的相關課程。」

關島沒有慈濟人,她深感是上人賦予她的使命,所以更要積極投入,「把美好的慈濟教學理念,傳到關島去,也希望把慈濟的好,發揚光大,傳到各個不同的國家。」

課程從7月4日下午開跑,她卻一大早就感動滿滿,「有因緣參加大體老師的告別式,之前都是在電視上,或者期刊上,看過大體老師,自己從無親身參加過。這次親眼目睹,包括他們的家人及所有儀式,還有所有師生的投入跟教學,及家人無私的奉獻,真的很感動。」

懷抱感恩與感動的心,她匆匆趕來參加營隊,一路上行程緊湊,但她覺得很幸福,「下午靜思茶道課,整個氛圍,還有人文教育,讓我在繁忙教學中,獲得心靈的寧靜。」

◎主任歡喜堂堂收穫 當學員真的學更多

來自臺北市福德國小退休主任莊惠秀,本身是教聯會老師,這次她為什麼來參加?「以往有活動,都是當工作人員,很少能當學員。這一次連收到兩次報名營隊的訊息,所以就報名參加。因很想體會當學員的感覺,且唯有當學員,才能把心安住在當下,認真去體會每一位講師分享的內容。」一堂「教育影響力」課堂結束,莊主任利用空檔分享,一談到能回來參加營隊,她好開心。

充電,是為了讓教學更上一層樓,她昨天因另有課程,傍晚才到,但她很感恩地說,「每一節課,她都充滿很多的歡喜跟收穫。尤其昨晚上聽了王本榮執行長的課,講AI,還有安全教育,就覺得他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可以把 AI跟教育做結合,鼓勵校長、主任回去做帶動,跟最新的教育做結合,真的很棒。」

今天來到慈中,她不是第一次來,那時她當工作人員,「當學員來慈中感覺很不一樣。可以很認真聽老師、主任們的分享,還帶大家去看慈中的美,尤其環境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要。非常感佩上人,願意為孩子們營造這樣一個美好環境,因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孩子在好的環境受教育,是非常重要。」

歡喜參訪慈中後,緊接就是「教育影響力」課程。她對李文義校長分享,特別有感,「他非常愛學生,把學生當成他的孩子,就想到自己以前,不管當主任或是老師時,有時三更半夜也要出去找學生,所以很能感受到他的用心。」

尤其李文義校長提到,有時看到孩子犯錯,大人很快就會責備他,怎麼做這樣的錯?但校長會去找到那個原因,她非常認同,「孩子需要是大人的理解,就是那一分幫孩子,去找到原因,而不是只看結果。」

她覺得結果沒有那麼重要,是中間歷程還有緣由,她非常感同身受,「文義校長分享幾個小故事,他是一個非常用心的校長,他會幫一些可能被人家貼標籤的孩子。那些孩子更需要師長的理解跟同理,因他生氣是有原因,那個原因,有些是他不能掌控,我聽了就好感動,好喜歡。」
◎校長喜獲堂堂精彩 圓緣分享感恩髓緣

來自雲林和平國小的校長車達,透過一位師姊從line發訊息,得知這次人文營活動,「一直以來,都喜歡看慈濟節目,也很嚮往,所以有機會到花蓮走走,就把握機會來參加人文營。」

校長平日繁忙,怎麼找出時間?他說,「時間擠出來就有了,只要心裏有想望,就可以努力找出時間來。」

有心就有時間,他原本打算自己開車過來,但剛好這陣子東部交通,時好時壞,他正感到擔心時,師姊聯絡他說,現在還有火車票,趕快上網訂,「來是一定要來,只是來的方式跟方法不同,我們可以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慈中校區依山傍水,環境寧靜幽雅,是最佳的學習地方。他表示他最喜歡的一堂是,「慈濟學校的介紹,慈濟的學校,可以從幼兒園一貫到大學,這在教育體系比較難看到,是很有特色的一個教學方式。以及校園行腳,看到校園的美感以及環境的營造,真的讓自己打從心底,喜歡這一個教育環境。」

從昨天到今天的課程,他每一堂課都能夠感受到,慈濟人的用心,「為了辦好這一個營隊,設身處地為每一位參與的學員,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思考,是不是肚子餓?口會不會渴?坐得舒不舒服?聽得清不清楚?這是一個很體貼,以同理為出發點,來照顧每一位學員,所以每一堂課都是精彩。」

營隊在7月7日上午圓緣,有六位校長與主任心得分享。排第五位分享的車達校長說,「從剛才的分享者還有上人的開示,以及昨天蔡教授的分享,都體會到一件事,老師非常重要,老師這個工作是用生命在教育生命,在影響生命的工作。」

說話不疾不徐的他,更是體到老師們是非常地辛苦,也非常的偉大,「但是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會累,老師也會有很多的壓力,老師也會有承受不住的時候。所以在學校裡主任以及校長,其他的行政工作人員,就非常重要,因為是老師的伯樂、是老師的後盾、是老師的推手,要在適當的時機,輔助老師、協助老師。」

深具校長風範的他,對幾天的研習課,表示從慈濟人身上,感受到是怎麼被支持,是怎麼被服務,課程內容,是怎麼樣地用心,讓大家有具備相當的能力,能夠體會這樣的苦心,相信在座所有的學員都跟自己一樣,回去要用慈濟人的精神,來服務學校的老師。

愛心匯聚產生愛的共鳴,他不禁回想十年前,他還在當主任時,連續考了兩次校長,沒有考上,都差一點點,所以他立了一個職志,要繼續努力,「就在102年的8月,接到一通電話,『車達主任,我要恭喜你,你的骨髓配對,配對上了,可以做骨髓捐贈。』當時我相當開心,因為骨髓樣本建立在,民國82年,我是102年接到電話,所以很高興在這個時間點,有這樣一個善因緣。」

但是他也很擔心,因為被通知和安排在12月,必須去做骨髓捐贈,校長考試則是在每一年的1月,「也就是剛做完骨髓捐贈,就要進行生命中,認為最重要的考試。那時候,親朋好友都支持,自己也覺得,對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

在2013年的12月26 、27 、28,他從雲林跟師兄一起坐火車,到花蓮做骨髓捐贈,那三天也到精舍,今天他很高興,又能夠回到精舍,感受當初的感動。

2014年1月的考試,他順利通過校長考試,且是當年的榜首,也因為考了這樣的成績,有機會到現在這所學校服務,至今也已經滿十年。他換到新學校,發願將這次人文營所學的慈濟教育人文,落實在學校中,讓愛與善更普及。

今天圓緣,個個發自內心的感動的分享,不僅感動自己也感動所有人,更為這次教育人文營留下美麗的回憶,及大愛無私的見證。

圖左 :車達校長(右三)與精舍師父飲一杯智慧的水。[攝影者:許永豐]
圖右 :來自雲林的莊惠秀主任(右二)表示,當學員來慈中感覺很不一樣,可以很認真聽老師、主任們的分享,及看到慈中的美。[攝影者:游錫璋]

圖左 :一堂「教育影響力 議題探討」,李文義校長特地從桃園到花蓮慈中分享—「在地生命 關懷保育服務」。讓學員們收穫滿滿。[攝影者:許永豐]
圖右 :「教育影響力」這堂課程。莊惠秀主任對李文義校長分享,特別有感表示,他非常愛學生,把學生當成他的孩子,就想到自己以前,不管當主任或是老師時,有時三更半夜也要出去找學生,所以很能感受到他的用心。[攝影者:許永豐]

圖左 :來自海外關島中華學校校長林佳蓉(左),特地趕回來參加營隊,今年是一個很特殊的因緣,因為自己外派到關島大學教書,又兼任關島中華學校的校長,看到這個營隊的時候,真的好興奮。[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右 :林佳蓉校長覺得很幸福表示,人文教育,讓她在繁忙教學中,獲得心靈的寧靜。[攝影者:許永豐]

圖左 :車達校長表示,他最喜歡的一堂是,慈濟學校的介紹,可以從幼兒園一貫到大學,這在教育體系比較難看到。[攝影者:許永豐]
圖右 :林佳蓉校長,參與精油放鬆這堂課,身心放鬆。她表示,關島沒有慈濟人,她深感是上人賦予她的使命,希望將慈濟教學理念,傳到關島去。[攝影者:溫巧好]
圖左 :莊惠秀主任(右)很感恩每一節課,讓她都充滿很多的歡喜跟收穫。[攝影者:游錫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