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莫忘初心 舊法新知用心傳

莫忘初心 舊法新知用心傳

E-mail 列印
「師公上人好!」孩子看到上人時,都熱情問候。上人讚歎:「災區的孩子,還這麼有精神這麼熱情,真不容易喔!」當年希望工程正在進行時,每個月上人行腳上人時,都會仔細巡視進度。

2019年慈濟教育功能團隊合 心共識營,第二天(20190713)課程「傳承法脈 莫忘初心」,由德耒英師父和黃芳淇師姊分享。

◎師做徒傳 莫忘初心

德耒英師父首先述說慈濟的法脈源頭:太虛法師是人間佛教的創辦者,也是印順導師的老師,上人曾經為太虛法師編輯一套書《太虛大師全集》。他們兩位都來自浙江,再簡述印順導師與上人的因緣。總之太虛法師、印順導師和證嚴上人,三人師徒關係的因緣殊勝不可思議。

靜思法脈為佛教是內修,慈濟宗門為眾生是外行,要走入人群度化眾生。師公送給上人「為佛教為眾生」六個字一個念頭就是一輩子,可以影響千秋百世。而上人送給弟子「佛心師志」佛心,要有大慈悲心;師志,是度化眾生,走入人群。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名師難遇今已遇,菩薩道難行今已行。不管生命有多長,都要讓人生有意義。唯有大家用心體會,實踐上人的精神理念才能相傳法脈。

並敘述某年過年時師徒間的趣事,她邊笑邊說,到觀音殿拜年後,請求師父為大家掛上念珠。可是大家緊張得不知該伸出右手或左手?學員聽到精舍師父單純行為也笑出聲音來。

在指出,有大型活動,就有全省各地的菩薩回精舍幫忙,過農禪的生活。精舍洗水塔通常是利用上人行腳期間清洗,這次剛好是中部的菩薩來幫忙。他們還要求明年再來洗,但是時間無法確定,所以不能隨意承諾。藉此提醒學員,珍惜每一秒,期待弟子讓每一刻成為生命的永恆。

上人衷心期盼弟子不是隨緣眾,而是真實眾、當機眾。師徒之間一定要法脈相傳,「師做徒傳」。凡是師父的弟子一定要尊師重道,尊重師父的教誨,才有道德行儀,人生的才會正確。靜思精舍出家眾,荷擔如來家業,做慈濟的後盾,當堪苦、耐苦,堪負重,生生世世力行菩薩道。所以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共同的家,也是所有家人最堅實的後盾。慈濟要適應時代,必須留住本質。要讓法脈流傳百年、千年,要恆久無私無染的大愛為出發點。

接續轉述上人七月五日行腳到雲嘉地區的一段開示,「點滴的捐款都是對上人、對慈濟的一份信任。始終堅持靜思精舍的開支,包含全球慈濟志工回到精舍的伙食,都由常住二眾承擔,分毫不動用慈善慈濟基金會的善款。感恩弟子跟隨自己,堅守靜思家風,自力更生也能有清淨樸實的法脈,才能源遠流傳。」

德耒英師父再重申,靜思家風一定要傳承法,這就是法脈傳承。要清淨無私,不貪、乾乾淨淨,法脈才不會斷。不要忘記自己所發的心、所發的願。佛心師志是永恆的菩薩道,希望大家道心兼顧永不退轉。

◎ 奇幻之旅 九二一希望工程

上人不斷提醒,莫忘初心,莫忘那一年。課程下半堂由黃芳淇分享參與九二一希望工程的過程與感受。

「這是慈濟宗門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頁,也是很多台灣人很深刻的記憶。」黃芳淇以嚴肅神情道。然後她輔以簡報、照片、短片,娓娓道來。她於1995年回到基金會,1999年就碰到大地震,當時她在秘書處,她形容那是一段「奇幻之旅」,因為她沒有想到,有一天她會和希望工程的任何一個部分,有所相關。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她在電視上看到彷彿國外災情的報導跟照片。上人在志工早會帶領全球慈濟人在關注這件事,賑災、膚慰。中部的菩薩也穿上藍天白雲立刻出門膚慰,上人更於震後三天,車程輾轉來到台中分會,進駐一個月。她播放回顧影片,讓大家回憶當年情景。

黃芳淇很想跑到現場看看能做些什麼?可是內心有疑問,即使跑到最前線,能夠跟師姑師伯一樣,給予災民依靠和溫暖嗎?

當1999年10月7日得知自己能夠台中分會協助時,她欣然奔赴。來了才知道,不是蓋大愛屋,上人已經開始討論援建學校了,那時的她心情好震撼喔。「她來幫忙的有甚麼就吩咐?」上人將她介紹給當時的三位副總,帶領她走入希望工程。

黃芳淇和張玉蓮從花蓮到台中處理希望工程,他倆為自己打氣,自稱「希望工程姐妹花」。有一天,上人來探視他們。黃芳淇向上人訴苦,處理五十一所的行政事務好忙喔,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上人靜靜看著她問道:「很忙,怎麼還有時間生氣?要練功夫,練到站在你前面那一位不知道你在忙。」(學員迸出笑聲)好簡單,但是很難做到,如今她很感恩有歷練的機會。

◎盡力幫助孩子 教育不能空白

某天臺中資深慈濟志工跑來對黃芳淇說:「會員都在反應:『蓋學校是教育部的事,為什麼要慈濟做呢?』」她第一時間回應:「師伯,那麼慈濟做那麼多的志業,不都是政府應該做的嗎?」

幾天後,她在志工早會上聽到答案:「大家都知道『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但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家住在台北、高雄,災區在台中、南投,真的和我的孩子有密切相關嗎?』」上人以沈重語氣表示,台灣很小,孩子將來一定會有機會彼此互動影響。如果不趕快投入希望工程的援建,孩子在簡易教室熬三年、五年,空白的教育,以後在社會上互動,你的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於是,慈濟總共認養五十一所希望工程的學校,「又快又好」是眾人對希望工程一致的期待。期許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孩子有有完備的教室可使用。

◎千年建築瑰寶

上人希望學校非常的安全,以後可以做為避難中心,在聽取各方建築專業的建議後,抉定採用耐震又經濟的SRC建築。SRC是內立鋼骨、外附鋼筋水泥的建築結構。

在與建築師事務所代表會議上,林副總很清楚地提出慈濟希望工程的三項原則:一、全面採用SRC建築;二、建築師的設計費用為公訂費用的二分之一;三、為了讓這分使命早日完成,營建工程將全年無休。(想像當時與會者錯愕表情,學員不禁笑出來)

在回顧影片中,建築師以佩服地說,原本以為只會跟上人見一次面,沒想到卻每次都跟上人直接對話討論。上人期待希望工程不但要快要好,而且要成為「各具特色的建築瑰寶」,展現地方特色各自獨樹一幟的校園風格。建築團隊被上人的誠意和用心感動,也全力配合。

◎慈濟人陪伴 孩子不孤單

「師公上人好!」孩子看到上人時,都熱情問候。上人讚嘆:「災區的孩子,還這麼有精神這麼熱情,真不容易喔!」當年希望工程正在進行時,每個月上人行腳上人時,都會仔細巡視進度。上人很納悶,孩子還在簡易教室上課,為什麼看到來賓、老師都會很有禮貌的打招呼。

原來那時集集國中的輔導主任跟上人說,因為這群孩子不孤單,災後慈濟人就在旁邊陪伴。希望工程開工後,星期六、日,教師誼會的老師上靜思語教學;寒暑假時,慈青哥哥姊姊在學校辦營隊,帶他們看長大世界是怎麼樣的?

二十年前菩薩們的投入,是每一位孩子笑容背後很堅實的力量。接著她一一秀出照片,福龜國小呈現「龜背」的六角形頂樓,社寮國中一個年級一個三合院,綠蔭書院般的學校等,至今仍是打卡景點。

◎「如常」是慈濟人的日常

上人行腳時說,慈濟基金會推出紀錄片「如常」,其實是慈濟人日常的寫照。內容樸實無華,敘述慈濟人靜靜的做慈濟,講起來平淡無奇,但做起來卻困難重重。執行長顏博文說明,當初是為了記錄台東老菩薩的慈善訪視足跡,但是太感動了,才會決定上映。他觀看後有感而發:因為「無常」,而拍「如常」,但是看到「如常」,更感受到「無常」,因為片中主角在六月中就往生了。

曾素真承擔學校大愛媽媽靜思語教學,期望孩子從小接觸,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她頻頻拿手機拍下簡報內容,她語帶哽咽敘述,她曾經參觀過希望工程的幾個學校。九二一地震後,慈濟人發心募款蓋五十一所學校,讓她十分佩服、驚訝。上人不僅堅持要蓋堅固的學校,保護學生的安全,更兼顧到每個細節,每每要求盡善盡美。上人很認真的在做每一件事,希望自己也能莫忘發願跟著上人走的那念初心,盡一己之力認真做。

來自台東的國小老師張福松,加入慈濟後,他感受到慈濟志工的無私付出,已經累積很深的痕跡,深印在許多人心中。臺灣是那麼小,孩子教育真的非常重要,他很認同上人對希望工程的堅持。

他曾經跟紀錄片《如常》片中人物余伯伯(余輝雄)到卑南鄉太平村去找中輟小孩,志工精神讓他十分感動。當他第二次再帶家人去看《如常》時,才深深感受到志工的付出無所求精神,是他必須努力學習的目標。

最後,黃芳淇感性轉述上人《人間菩提》中的開示,今生有付出就不用擔心,來生都有機會再與她相聚。上人二十年前的大願力成就希望工程,一座座從地湧出的藝術品呈現在眼前。二十年後,上人不斷提醒,莫忘那一年、莫忘初心,要為時代作見證,將愛的力量找回來。

圖左 :曾素真(左二)承擔學校大愛媽媽靜思語教學,期望孩子從小接觸,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上人很認真的在做每一件事,希望自己也能莫忘發願跟著上人走的那念初心,盡一己之力認真做。[攝影者:章丞儀]
圖右 :來自台東的國小老師張福松(左二),加入慈濟後,他感受到慈濟志工的無私付出,已經累積很深的痕跡,深印在許多人心中。臺灣是那麼小,孩子教育真的非常重要,他很認同上人對希望工程的堅持。[攝影者:章丞儀]

圖左 :「2019年慈濟教育功能團隊合心共識營」7月13日第二天課程—「傳承法脈 莫忘初心」,學員神情專注觀看影片。[攝影者:楊凱誠]
圖右 :黃芳淇分享參與九二一希望工程的奇幻之旅與感受,以剪報、照片、回顧影片穿插,加深大家的印象。[攝影者:楊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