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環保生活化 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環保生活化 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E-mail 列印
「環境的問題如果不解決,人類一直不斷過著奢華的生活,接下來我們可能打開門就會看到垃圾了。」海外會務組黃恩婷,同時也是慈濟在聯合國的代表。談到地球的永續發展,她很鄭重地告訴大家。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 理李鼎銘、黃恩婷和甘萬成三位講師,以「慈濟環保@聯合國」為題,分別與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學員座談,分享慈濟推動環保的努力與成果,現場激盪出許多火花,讓環保在學員心中生根,進而回居地深耕。

近幾年,天災人禍頻傳。黃恩婷舉例說明世界的劇烈變化,包括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8型飛機從亞的斯亞貝巴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57人全部遇難;幾乎沒有遇過水災的東非三國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因為氣候變遷而遭受伊代氣旋侵襲;敘利亞內戰而流離失所的無國籍難民;斯里蘭卡發生的恐怖襲擊。種種災難都揭示了我們所在的世界正快速地惡化。身處亂世之中,該如何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呢?她說:「用心在當下就是『行經』。」

長期在聯合國工作的黃恩婷,她分享「改變理論」的概念,這是一種為了企劃、參與決策與評量的方法學。在慈善、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中,被用來促進社會變化。因為環境惡化已無法避免,她說:「無論是順境或逆境都是好因緣。」由於我們所看見的問題都是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縱然因為科技進步而暫時解決,但要治本的最好方法就是茹素,從飲食的環保開始。不僅對環境友善,更結下生生世世的法髓緣。如此一來,才能達成「From trash to treasures(垃圾變黃金)」。

說到環保科技,許多人會聯想到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將一支支寶特瓶轉廢為寶,從抽絲到紡織,最後製成毛毯的過程。總經理李鼎銘說:「不只是為了營運收入,回收之後的收穫其實是『人』。」從寶特瓶到毛毯,在國際賑災時,毛毯不只幫助災民抵禦嚴寒,更是將眾人的愛烙印在毛毯中,膚慰他們的心。談到環保的起源,他提到因為上人的一句話:「希望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在三十年內,慈濟人認真地推動環保,也將愛物惜福的感恩心傳遞給每一個人。

來自馬來西亞的黃明珍在當地承擔環保幹事。每當她在推廣環保概念時,總是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分享能更吸引民眾加入做環保的行列。聽到大愛感恩科技的毛毯故事,她才瞭解到國際賑災小小的一條毛毯,原來蘊含著這麼多愛。而她也期許自己能夠把這份愛帶回社區分享,把法融入環保,用這種方式邀約更多人一起做環保。

「草根菩提做環保」的小甘是甘萬成的綽號,長期投入環保的他分享:「草根是抓住土壤、保護地球的力量。菩提是覺有情的力量。」以早上在靜思堂的福田志工為例,他說:「只要不是為了自己,就能做到覺有情的那份愛。」提到環保,他用影片分享屏東環保志工林永清的故事。靠著上人的一本靜思語,讓林永清一生都用不完,學會降低欲望的人生,過得輕安又自在。

講到「做環保」,大家都會想到環保站。甘萬成分享,其實環保應該要落實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不僅要逢人說慈濟,為苦難眾生募心募愛;更要為地球募心募愛。一天一塊錢投竹筒、天天多撿十支寶特瓶;多撿十支鐵罐或鋁罐、祈求天下平安無災難都是為地球募心募愛的方式。除了「做」,也要學會「說」。甘萬成說:「很會做的人是一,但是很會帶人的人是一生無量。」因此,我們要學習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在那之前,要先好好修行,把自己的生命變寶貴,才能去影響更多的人。

來自菲律賓的楊仁敦說,在課程中他學習到要珍惜東西,這些道理都是很簡單的道理,要用心做才能體會。同樣也是來自菲律賓的莊黎媛,也分享自己在做環保的過程,她看到有些書本還很新就被回收,只能用很低的價格賣掉。因為覺得民眾不珍惜物命的習慣應該要改變,所以將它做成紙袋跟大家結緣,分享愛惜物命的觀念,希望能做一個影響他人生命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