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辛巴威慈善理髮 剃出莊嚴剃出愛

E-mail 列印
你能想像「一」,後面再加上「十四個零」這樣的數字有多大嗎?當你還在扳著手指頭算、想說這是什麼天文數字時,再告訴你,這樣的金額只能買三顆雞蛋或半條土司,你能想像嗎?

相信很多人會發出疑問說:「真的嗎 ?是在哪個國家?」千真萬確。發行這有如天文數字、面額一百兆鈔票的國家叫做「辛巴威」,花蓮證嚴上人會客室的桌上就壓著一張辛巴威百兆大鈔。

◎缺錢缺水 頭癬司空見慣

辛巴威,一個擁有豐富金銀鎳礦及農產品的非洲內陸國家。但自1980年獨立後,受到政治及財政長年不穩定的影響,數十年來飽受高通膨之苦,民不聊生。舉個例來說,老百姓理髮的費用,大約在一至五美元之間(約合新臺幣三十元到一百五十元之間),相等於吃一餐飯的價格。對窮困家庭來說,如果真有這筆錢,大多數人會選擇用來填飽挨餓的肚子,而不會是理髮。

更糟糕的是,辛巴威缺水,居住的衛生條件普遍不佳,人們大多只能簡單擦澡,洗頭對他們來說是很奢侈的事。沒錢理髮又沒水洗頭,許多孩子都感染了頭癬;頭癬擴散傳染性強,又沒錢買藥,孩子們根本沒有根治的機會。

1995年從南非轉往辛巴威經營成衣工廠的臺商朱金財,在經歷被暴民洗劫,幾乎要山窮水盡之際,因閱讀佛經得到「與其被搶,不如送給更需要的人」的轉念,開始在當地行善。其後見慈濟愛灑全球,他主動以慈濟的名義擴大布施的範圍,進而走入校園後,發現孩子普遍都有頭癬的皮膚疾病。

要怎麼解決?因缺水無法洗頭,「那就理光頭吧!」採購了剃頭刀、發電機再加上自製的剃頭巾後,朱金財號召理髮師組成名為「慈善理髮」團隊,前進校園和社區為孩子及民眾理髮,讓他們煥然一新。

◎疫情趨緩 重啟慈善理髮

為解決缺水問題,朱金財致力於水井的新建及修復,好讓辛巴威人民可以耕種,有水洗滌,徹底解決缺水之苦。不意,新冠疫情爆發,因恐疫情肆虐,政府有許多限制措施,理髮活動暫停了一陣子。

就在暫停期間,傳來一樁令人感到心痛不已的消息。一位蒙多羅區(Mhondoro)的十歲男孩塔尼亞(Tanya),因頭髮過長,到學校上課時,遭老師在雙手手心各打了十下,因疼痛使得當天空腹上學、身體虛弱的他暈倒了。雖然後來校方把塔尼亞送到衛生所診治和報案,老師隨即遭警方逮捕,並將本案移送法院審理。但對塔尼亞來說,那分委屈與恐懼,已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

看到塔尼亞的故事,朱金財深感不捨,一待疫情趨緩,隨即重啟慈善理髮活動,幫助兒童與民眾。本土志工邀約該區的有心人士一起加入,獲得熱烈響應,希望能為慈善理髮出力。此外,志工也安排在多處供食的地點為孩子理髮,一舉數得。

2022年10月到2023年2月間,志工們在多卜沙巴(Domboshava)、烏捨烏昆結(Ushewokunze)、艾普沃斯(Epworth)、蒙多羅、勘尼巴(Kanyemba)等地,進行了八場慈善理髮,參與志工三百四十六人次,受惠人次達九千兩百三十六人。

來到蒙多羅社區時,朱金財即前往探訪塔尼亞和他的母親。牽起孩子的小手,朱金財看了很心疼,「可以想像孩子被打時的痛!」他為母子送上愛心物資,塔尼亞膽怯的臉上,露出了許久不見的笑容。

塔尼亞的個案不是唯一的,全國各地都在發生著,只是沒受到關注。孩子們因為生活貧苦,沒錢理髮,上學時,常會因為頭髮過長遭到老師懲罰。他們有苦難言,卻也只能逆來順受。

◎傳授謀生技能 健康生活

蒙多羅地區是最早期推動慈善理髮的社區,本土志工愛德溫(Edwin)在社區耕耘許久,邀約到很多年輕人加入慈濟,每週六他們會聚集在小草棚下聽聞佛法。有時志工們會在樹蔭下進行社區活動。雖是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以樹為蔭,大家不以為意,因為他們從中所收獲的,讓他們受益無窮。

志工也教導孩子們使用在地資源,製成藝術品或是用舊衣服、空米袋編成帽子,希望這些作品未來可以銷售,作為孩子們的收入。又教孩子們利用空的塑料瓶製作樂器,讓他們嘗試譜寫愛與和平相關的歌曲。志工就地取材,用麻袋辦理賽跑等活動,寓教於樂。種種活動,旨在鼓勵孩子們學習謀生技能,過著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避免濫用毒品、染上不良習慣和早婚。

孩子們學會透過戲劇演繹,傳達上人如何啟發志工去照顧病人。話劇中呈現慈濟志工如何透過不同活動,改變社區志工時,大家看了都很感動,感受愛的種子在耳濡目染下,已然種入孩子心中。活動後,朱金財與孩子們分享了他們從志工身上所學到的佛法教義,而習得的大愛精神理念,激勵大家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勇於去為人群付出。

又如理髮前,志工會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創造歡樂的時光。這對日常只有跟祖父母相處的孩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孩子的成長是透過不同的互動來學習,好的影響就會帶來善的心態,說話也變得溫和起來。志工持續為孩子們提供蔬食,放學後,孩子們可以到村里的指定地點用餐,他們也會在領用素食餐前,唱誦〈供養歌〉。

◎散發光和熱 為苦難人付出

席地而坐的,還有郊區的孩子們,由志工就地在露天下為他們理髮。由於理髮需要長時間站着,對老年人和雙腿不便的志工來說很是考驗,因此非常需要年輕人協助。多位年輕人受到啟發,從地湧出,加入理髮團隊一起付出,用心地為孩子們理髮。「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二十歲的青年志工馬蕭(Marshall Bvuma)就說,他很感恩自己可以發揮良能,幫助有需要的孩子。

理髮後,志工會幫孩子們噴灑甲基化酒精(Methylated spirit)以便傷口和感染能夠痊癒。慈善理髮的成效顯著,不到一個月,志工再次收到村長和社區的邀約,請志工回到社區幫忙小孩們理髮。如同往常,行動獲得社區民眾的熱烈響應,令志工非常感動。看著孩子們理光頭髮後的頭皮,志工很心疼,因為都長滿嚴重的頭癬和頭皮屑,理了髮,孩子可以在擦澡時沖沖頭,讓傷口早日癒合。

上人曾說:「不要把陰影覆在心裡,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社區年邁的奶奶拿出看家本領,教導孩子編織毛衣與毛毯,朱金財也捐贈了編織設備給願意學習的村民,希望讓他們能有一技之長。他很感恩有這麼多年輕人願意一起參與慈善理髮,又有老人家無私地奉獻,使當地愈來愈充滿希望。

當地有一所尼亞曼迪小學(Nyamande primary school),志工走入校園理髮前,請校方先向家長收集簽署意願同意書,同意孩子接受理髮,以保護孩子的權益。人潮多時,志工時不時必須暫停理髮,避免發電機過熱故障。雖拖延到了理髮速度,但志工毫無怨言,繼續專注手上的工作,幫助有需要的人。

眼見孩子理髮後的模樣更莊嚴也更快樂,志工們也替他們感到開心。收工時,大家一起妥善清理工作站周邊環境,皆大歡喜!

疫情期間,朱金財一度因確診新冠病毒,嚴重到必須戴呼吸器。因為想到辛巴威人的苦,他奮力讓自己活下來,希望能把握此生,幫助他們脫離苦難。或許是因他的心念,菩薩感應到了,他逐漸脫離呼吸器,康復出院。

經歷這一關,朱金財期許自己,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秒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愛在辛巴威,從朱金財到青年志工、孩童和老奶奶,一起點亮未來之光,閃耀人間。

圖左 :辛巴威慈濟志工朱金財(左)探訪男童塔尼亞(Tanya)和他的母親,為母子送上愛心物資。[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右 :孩子們透過戲劇演繹,傳達證嚴上人如何啟發志工去照顧病人。[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左 :志工透過麻袋賽跑等活動,鼓勵孩子們過著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右 :確診康復後,朱金財(中)期許自己,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秒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左 :能幫助那麼多孩子理髮,志工們也感到很開心。[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右 :孩子們理光頭髮後的頭皮,顯露出長了嚴重的癬或頭皮屑。[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左 :志工走入尼亞曼迪小學理髮前,有先經過家長簽署意願同意書,以保護孩子的權益。[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右 :理髮後,志工在孩子的頭皮噴灑甲基化酒精(Methylated spirit),以治療頭癬。[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
圖左 :理髮後的孩子,模樣更莊嚴也更快樂。[攝影者:Lovejoy Chidak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