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藍毘尼浴佛 貧困鄉親也加入準備工作

E-mail 列印
連日來的乾旱暑熱,尼泊爾藍毘尼今天雲層很厚,氣溫涼爽宜人。自四月底以來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臺灣慈濟志工三十六人,陸續從遠方來到尼泊爾藍毘尼,共同為浴佛典禮而忙碌,宛如香雲蓋菩薩雲來集。

◎文化不同 困難重重

再過四天(5/12)就是浴佛典禮,除了各項彩排與準備工作正積極籌備中,但最重要的來賓能否到來卻還是未知數,這讓執行團隊倍增壓力。

2024年5月8日早上由馬來西亞分會副執行長陳吉民(濟連)、新加坡分會副執行長邱建義(濟澍),帶領本土志工尼爾醫師(Dr.Nirdesh Shakya,惟承)、當地同仁采潔(Subani Shakya,懿潔)與真善美志工一行七人,一同前往邀約藍毘尼發展局長與藍毗尼佛教大學校長參與浴佛典禮,由於兩人皆不遇,改拜訪發展局秘書沙努拉佳(Sanuraja shakya)與大學考試主任印德拉(indra prasad kafle)。

浴佛活動即將舉辦,陳吉民和邱建義必須在這幾天緊鑼密鼓地邀約。過去在新加坡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在一、二個月前就可以籌備了,現在必須在三五天前才能去拜訪,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邱建義表示:「因為太早邀約,他們無法確定是否能前來,所以只能配合當地的文化。」雖然人數的不確定性、天候難預測,增添了許多壓力,兩人仍勇為直前。

兩人每次外出邀約都會帶領本土志工一起前往,最主要是不了解他們的語言、文化與風俗習慣,有可能會碰釘子。再來為了融入當地,一定要借力使力;再來還要拜訪藍毘尼花園周邊的寺廟僧眾,將有三十二個不同方言,這更是一大挑戰。

邱建義在兩年前(2022年)來佛國的時候,他就在思考佛國要如何耕耘?如何帶動?尤其是佛陀的教育這部分,因為佛教在尼泊爾所佔百分比很少,「對他們來講 佛教只是一個神而已,所以我們用慈濟的法脈來帶動。」

去年的浴佛典禮就以孩子為父母浴足來闡揚孝道,也邀請了市長和副市長親自帶動,「在邀約來賓時,他們對慈濟也是有一點保留。」邱建義說,不過當他們參與整場的浴佛典禮結束後,就了解到原來慈濟為佛教所做的努力與用心,對此活動也都非常讚歎。

今年上人希望慈濟志工以「無量義・法髓頌」演繹,透過語言、動作來度化佛國子民。尤其期待「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十六字經文能傳遍佛國,所以此次活動中,也安排了以此來繞佛繞法,邀約村民與學生參與浴佛與演繹。

慈濟志工拜訪藍毘尼發展局(Lumbini Development Trust)局長未遇,因此由秘書沙努拉佳接受志工的浴佛邀請卡。接著秘書並帶志工們巡看及介紹國際會議廳及周邊的環境,這時正有鄉親在訓練動線標兵,與浴佛動作。

◎提供就業 翻轉貧窮

為了讓浴佛當日會場莊嚴清淨,慈濟委託本土志工洛基(Rakesh Tripathi)雇請貧困家庭的鄉親,來清掃會場及清洗座椅,有年輕人與婦女。婦女們還是穿著傳統服飾來清掃,顯得有些不方便。

因藍毘尼普遍重男輕女,婦女要擺脫傳統的枷鎖,走出家庭賺取收入,這需要很大的的勇氣和決心。這個轉變不僅代表她們對經濟獨立和自我價值感的追求,也顯示了她們對家庭幸福的責任感。這也是志工想要為藍毘尼婦女提升社會地位,所做的努力。

清掃人員其中有一位十七歲的狄帕可(Deepak Harijan),是慈濟照顧戶汝芭(Rupa Baniya)輟學個案的弟弟。皮膚黝黑,每天早上八點準時抵達藍毘尼花園國際會議中心(Lumbin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開始認真清洗地板。雖然身材瘦小,但他一絲不苟地完成工作。

下午慈濟志工再去中心又看到他與其他年輕人,奮力地將清洗好的椅子抬進會議廳,每天只能賺到六百尼幣,相當於一百五十元臺幣。儘管微薄的收入,他會將其中五百元交給母親,作為姊姊的嫁妝儲蓄,自己則只保留一百元作為日常開支。

因為家庭經濟的因素,加上自己也不喜歡上學,寧可從事艱辛的勞作,賺取收入,也沒有任何抱怨,展現出超乎年齡的成熟和勇氣,這樣一個認命的孩子,實在令人敬佩。

馬來西亞雪隆志工黃鉅程(濟化)關心他,希望他能夠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因為有學識才能夠比較有機會擺脫貧困的命運。黃鉅程希望他能夠放下手中的清潔工作,重拾書本,為自己未來的道路鋪平。

◎佛誕生地 佛法陌生

陳吉民等人接著來到藍毘尼佛教大學(Lumbini Buddhist University簡稱LBU),本欲拜訪校長,在等候中下了一場大雨,洗滌了眾人暑熱的心。因校長未在校,改由考試主任印德拉接待志工們。

藍毘尼佛教大學是一所公立高等教育機構,是藍毘尼唯一的一所大學,致力於透過應用佛教核心價值和知識來教育尼泊爾人民。包括了佛教學院、人類學院、社會科學院,最主要是要延續佛陀的教導。

它之所以成立,是由於在1998年在藍毘尼發展局,在藍毘尼舉行的首屆國際佛教大會。在大會結束後,不同國家的參與者,建議在釋迦牟尼佛誕生地藍毘尼建立一所國際佛教大學。於是藍毘尼政府在2004年建立了藍毘尼佛教大學尼泊爾相關資料

「雖然藍毘尼是佛教的起源地,然而大多數住在藍毘尼的人,並不關心佛教。」印德拉主任提出對於佛教在藍毘尼推展的看法,「即使在藍毘尼對佛法的教導有些困難,但是還是必須嘗試去說明。

去年主任也曾參加過慈濟舉辦的浴佛典禮,還看到當日有邀約學生參與表演,感覺辦得非常成功。他對佛教滿懷著信心,並很肯定地說:「佛教的教導會成為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所以印德拉主任覺得必須進行各種活動來宣揚,這是絕對會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未來他們將會理解這些教育。

為了讓佛法能回歸到佛國,即使路途迢迢,坎坷不平,一群靜思弟子秉持著忍辱的心,堅固不動往前行,往前鋪路,即將是一條菩提大道。

圖左 :為了讓浴佛當日會場莊嚴清淨,慈濟委託本土志工洛基(Rakesh Tripathi) 雇請貧困家庭的鄉親,正在清掃會場及清洗座椅,有年輕人與婦女。[攝影者:古繼紅]
圖右 :一蘿一籮細心備好的結緣品,慈濟志工將親自送到寺廟,邀約法師前來參加浴佛典禮。[攝影者:古繼紅]

圖左 :再過四天就是浴佛典禮,各項彩排與準備工作正積極的籌備中。[攝影者:古繼紅]
圖右 :清掃人員其中有一位十七歲的狄帕可(Deepak Harijan),是慈濟照顧戶汝芭(Rupa Baniya) 輟學個案的弟弟。皮膚黝黑,每天早上八點準時抵達藍毘尼花園國際會議中心,開始認真清洗地板。雖然身材瘦小,但他一絲不苟地完成工作。[攝影者:古繼紅]

圖左 :浴佛活動即將舉辦,陳吉民(左)和邱建義(右)必須在這幾天要緊鑼密鼓地去邀約貴賓前來參加浴佛典禮。[攝影者:古繼紅]
圖右 :報名浴佛的村民與學生人數眾多,也都很願意前來練習今年加入的浴佛演繹動作。[攝影者:古繼紅]

圖左 :藍毘尼花園國際會議中心裡,志工在訓練鄉親浴佛動作。[攝影者:古繼紅]
圖右 :慈濟志工拜訪藍毘尼發展局(lumbini development trust)局長未遇,因此由秘書薩努拉賈(Sanuraja shakya,右)接受志工的浴佛邀請卡。[攝影者:古繼紅]
圖左 :陳吉民等人接著來到藍毘尼佛教大學(Lumbini Buddhist University簡稱LBU),本欲拜訪校長,因校長未在校,改由考試主任印德拉(indra prasad kafle)接待志工們。[攝影者:古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