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白天上課晚上睡覺的空間 印度學校的震撼教育

E-mail 列印
2024年2月29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十五位慈濟志工,在參與慈濟思龍加大愛村動土(2/25)後,前往印度比哈爾省(Bihar)菩提迦耶佛陀教導寄宿學校(Buddha Gyan Niketan Resid ential School)參訪,感受到孩子們的沉靜與知足。

◎慈濟進校園 學生愈來愈好

要進到佛陀教導寄宿學校,必須穿越馬路旁一處商店的樓下;學校在2014年4月成立,搬到此處已是第八年。全校有七名職員、十四位老師,十三個班級中,包括托兒班、幼教到九年級的學生;三百三十二位學童當中,二百六十二名食、宿都在學校,另外七十名學生住在附近,他們白天到校,中午返家用餐,課後則各自返家。

教室,是他們白天上課的地方,晚上則是睡覺的場所,所以教室牆邊掛滿衣物,浴室則設在教室外簡陋的空間。

穿著淺藍T恤上衣的紹拉夫(Saurav Kumar)校長說:「慈濟志工來到學校,他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學生的服儀變得很整潔。」慈濟志工開始進入學校,協助校長及老師調整孩子們的個人衛生及整潔,才有今天的結果,經過約十個月的互動與引導,學生們已漸漸能夠遵守紀律。

◎退休校長 讚歎學校管理好

來自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退休十年的李秀蘭校長(慈永),看到學校教室的門口就相當驚訝,難以想像。她表示,學校的大門不明顯,而是由一道走廊進入校園;「當我走進校園時,雖然沒有看到學生,但是教室門外的鞋子排列得非常整齊,感覺到學校師生應該有一定的素質在。」

一走進教室,李秀蘭又是一陣愕然,教室裡牆上掛滿了衣物,沒有桌椅,只有一塊塊床板。這就是他們白天上課,晚上睡覺、休息的地方。

教室裡,沒有教書聲或讀書聲,只見學生們整齊地坐在教室裡等待上課;他們不吵不鬧,顯得很有規矩。當她帶動學生〈一家人〉手語時,他們很快就能進入狀況,且不怯生、不抗拒。教室裡歡笑聲四起,熱情歡迎來訪的客人。

讓李秀蘭擔心的是,上、下二樓只有一道狹窄的樓梯,如果發生意外如何逃生?「校長的衣著簡樸,態度很從容,還放下身段與我們一起比手語。」李秀蘭讚歎紹拉夫校長,「整個校園環境,對校長來說是一大挑戰,但是他還是將學校管理得很好。」

李秀蘭說,她要將在這學校裡所看到的情形,帶回馬來西亞跟慈濟兒童親子班、慈少班及課輔班的孩子分享,「馬來西亞的孩子太幸福了,希望他們能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

◎唯有教育 才能翻轉貧困

自馬來西亞退休五年的小學校長黃秋玉(慈楹),曾經從電視報導中看到菩提迦耶的村落,孩子們在樹下上課的情景,現在又看到佛陀教導寄宿學校的學生學習情況,感到很心疼。

黃秋玉發現,佛陀教導寄宿學校雖然有教室,可是掛的不是教具,不是掛圖,而是掛滿了衣物。一間教室裡有三十多名學生,白天擠在小小的空間裡上課。他們坐在板子上上課,課本就攤在面前;雖然空間顯得非常擁擠,但是井然有序。

馬來西亞的孩子很幸福,政府把學校的孩子照顧得很好,還提供免費教育。反觀,佛陀教導寄宿學校的孩子們,雖然辛苦,但是天真、好學,因此黃秋玉認為,這些孩子的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唯有教育,才能翻轉貧困孩子的人生,為家庭、社會及國家帶來希望。」黃秋玉期許自己,若因緣具足,能夠再來菩提迦耶,協助耕耘教育福田,而她回到馬來西亞,也會把握因緣和身邊的人分享她的所見所聞。

◎感恩父母 帶她到慈濟

第一次來到印度的馬來西亞志工李彩寧(懿俐),從六歲起即接觸慈濟,感受到慈濟善與愛的幸福。

當她一進到教室,看到孩子們露出天真、燦爛的笑容,讓她心生歡喜,也觸動她的心靈。經過與學童互動〈心中有愛〉手語後,李彩寧很感恩父母的智慧,帶她到慈濟,「我不但不會離開慈濟,有機會還會再回到佛國付出。」

第三次到印度的馬來西亞志工張綠蕾(慮瑩),一進到教室就感到震撼又驚訝,「因為每間教室不僅是上課,也是生活起居的地方。」一間小小的教室,擠滿了好多學生;雖然空間擁擠,他們的臉上卻充滿笑容。

另外,她還在一樓看到簡陋、潮濕的浴室,更是令她感到不可思議。對照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好的生活環境,卻還有很多的要求,因此生活在舒服環境的張綠蕾,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更自我警惕要懂得知足。如果有機會,且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她希望能為佛國盡一分力量。

慈濟教育是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前往佛陀教導寄宿學校參訪與手語帶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小時,也希望能將愛的種子撒播在學生心中,有朝一日生根、發芽,又是一片菩提林。

圖左 :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教導寄宿學校(Buddha Gyan Niketan Residential School)的指示標,是在馬路邊的商店上面,要進入學校,必須穿越一處商店的樓下。[攝影者:王承瑄]
圖右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張綠蕾(前右),離開學校前與學童們互動,他們顯得依依不捨,搶著與大姊姊握手道別。[攝影者:張美齡]

圖左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朱國材(左),與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教導寄宿學校的孩子許下「愛的印記」,期待自己再到佛國付出。[攝影者:章宏達]
圖右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張綠蕾(右一)、李彩寧(右二)及朱國材(左一)等,請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教導寄宿學校的孩子到臺前示範「愛的印記」,學生們的態度從容,一點都不怯生。[攝影者:章宏達]

圖左 :佛陀教導寄宿學校的教室,掛的不是教具,不是掛圖,而是掛滿了衣物。他們坐在板子上上課,課本就攤在面前;雖然空間顯得非常擁擠,但是井然有序。[攝影者:章宏達]
圖右 :一樓簡單的空間,是佛陀教導寄宿學校學生們的浴室。[攝影者:章宏達]

圖左 :佛陀教導寄宿學校校長紹拉夫(Saurav Kumar)說,慈濟志工來到學校,他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學生的服儀變得很整潔。[攝影者:章宏達]
圖右 :馬來西亞校長退休李秀蘭(右一)、黃秋玉(右二),帶動學生〈一家人〉手語。李秀蘭發現他們很有潛力,很快就能進入狀況。[攝影者:章宏達]
圖左 :菩提迦耶佛陀教導寄宿學校教室外牆,畫滿鮮豔、醒目的圖案,寧靜中有幾分生氣。[攝影者:章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