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匯聚福緣 造福人群

E-mail 列印
走到哪就募到哪,讓愛心善念遍滿整個社區,多一個善念,就減少災難;讓每間愛心商店,成為社區的集「善」中心。大北區目前推動近五千家,推動的過程有歡喜,當然也會遇到不響應店家,各和氣區如何善用妙法,讓我們一 起走入愛心商店。

8月16日上午,在新店靜思堂,新泰、蘆洲、內湖三個地區的志工代表,和上人分享愛心商店推動的溫馨點滴。


◎推動愛心商店 有心就不難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王運敬,說明愛心商店,緣自上人早期竹筒歲月的精神。小錢可以行大善,花蓮志工黃秀真和志業體同仁用心耕耘,從花蓮激發群起善效應,至8月13日止全臺已經有九千八百六十三家愛心商店。

今年四月板橋團隊,到新泰(新莊、泰山)區向志工們愛心商店的募集與推動,建立大家的信心,讓愛心在新泰區開枝散葉。先找熟悉的會員或者左鄰右舍熟識的店家,放置愛心竹筒,進行得很成功。但是要走進去不認識的店家募心募愛,接引更多有緣人,就需要耐心和機會。

放置竹筒靠的是緣,如何持續、長期、互動成為值得信賴的朋友?高秀敏分享感動趣事:當走進一家鞋店,向老闆提出要在他的店裡放置愛心竹筒;老闆冷冷的、酷酷的地說:「竹筒妳們可以放啊!有沒有人投跟我無關喔!妳看桌上那個壓克力愛心箱,從去年擺到現在,佈滿灰塵,裡面銅板沒幾個……」

高秀敏笑著說:「這個愛心箱沒人投,跟老闆有關係,開店做生意就是要親切招呼客人,讓他起歡喜心,我們的竹筒就是給人做好事,只要你每天開店門時起一個善念,把你的心願與期許投在竹筒裡,就是對自己的祝福。」老闆愣了一下也沒有表示。高秀敏觀察到這位老闆其實很善良,當天有位志工,腳受傷穿著夾腳拖,跟著大家挨家挨戶推動愛心,老闆在旁勸說志工在店裡休息不要再走了。

回程時繞到鞋店,「師姊,我開市了!」老闆開心地招呼著,原來有位客人跟他討價還價,他就說:「我的價格很實在,希望你也可以做好事,要不然把我少賺的錢投在愛心竹筒,客人真的答應了。」在愛心商店不只是募款,也要啟動人人的善心,更要學習智慧面對,和店家親切互動,人間菩薩招生。

「這段期間腳受傷,不能穿鞋子為了陪大家,只好穿著夾腳拖上街。」志工劉玉卿表示,其實一家一家的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有一家老闆很可愛,我們還在隔壁互動,他們就在等,還問;不是商店,是公司可以嗎?」志工向他說明,每天起善念、發好願投竹筒,祝福自己也是祝福別人;他們都非常樂意響應,只要為大愛堅持,沒有過不去的苦,只有承擔後的幸福!我們會一直延續下去。

◎發送愛心竹筒 凝聚組隊力量

運用科技與店家接軌,在推動的過程中,也需要熟悉電腦的人來協助匯整,青年志工陳志傑,是慈二代,今年參家培訓,在愛心商店的群組裡,看到志工推動的法喜分享,他自動來協助表單的匯整,讓大家一目了然。只要手指按一下表單上面的店家地址,Google地圖就會顯示路線。

「我們要很勇敢的走出去,不要害怕被拒絕,若是被拒絕了,也不要氣餒,如果被接受了,更要乘勝追擊。」許素燕接著說,主要是讓店家知道,這一支竹筒它不是一個零錢箱,而是一個充滿祝福能量的愛心竹筒。「對內凝聚善的帶動,讓社區志工歡喜付出;對外接引,把慈濟的精神理念、所做的事和店家分享,讓大愛不斷地流傳出去,接引人間菩薩,創造雙贏的善循環。」

近來身體狀況不佳的林佩鴻,很多活動無法參與,心裡很懊惱,常常埋怨法親沒有同理心,說她不精進。剛好組長在推動愛心竹筒,她心裡想:「太好了!就發願讓住家附近成為愛心商店街。」

菜市場賣魚老闆的兒子,跟她說愛心箱交給他處理,他會想辦法放最好的地方,讓客人方便投。他把愛心箱吊在攤位的中間,老闆說:「是他們每天必投的,也發心祝福別人。」

林佩鴻跟不同宗教的服裝店老闆說:證嚴上人的愛不分宗教種族,妳我都能幫助苦難人。老闆雖然答應了又擔心沒人投,林佩鴻請她放心,我們是讓人人有機會發揮愛心,請她不要有業績壓力。

袁淑華帶領組員募集愛心商店,有位受證二十年也是教聯會老師,為陪伴父母提前退休,沒想到隔年發生意外跌倒,導致嚴重受傷動手術,因而淡出,前陣子問她:「妳有認識店家嗎?我陪妳去放愛心竹筒。」這次的因緣,有位早期會員開美體美膚店,好幾年沒去收功德款,開口詢問,結果老闆娘馬上就答應,也重新成為慈濟長期會員,使得這位老師非常感動,也將心門打開,找回募心募愛的初心。

「推動愛心商店,陳阿素師姊不能缺席,她的鄰居都是開店做生意的。」志工巫慧俐稱許道,八十四歲的陳阿素平日很注重健康養生,今年歷經一場感冒和三次跌倒,體力迅速下滑,走路變遲緩,法親幫忙在慈濟輔具平臺申請助行器。六月中旬,法親們陪同坐著輪椅的她,一起上街募愛心。她的精神和誠意感動店家,短短的一段街道,就募了十一戶的愛心店家。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志工余秀容表示,找到新的愛心商店,會對店家祝福:「錢筒噹一聲,佛祖菩薩入大廳;錢筒噹二聲,好因好緣攏在這;錢筒噹三聲,金銀財寶滿大廳。(臺語)」當下老闆都是滿心歡喜接受志工祝福。

◎不被難克服 有願就有力

蘇敏惠表示,看到北區愛心商店蓬勃發展,隨喜之餘,蘆洲團隊也很願意跟上腳步,邀請組隊一起來了解,訂下行動計畫;沒空出來付出的店家老闆在店裡也可以付出愛心,讓志工們學習沿路托缽精神。

歐陽貴英感恩有因緣承擔愛心商店的窗口,請教有經驗的志工謝秀華,認真學習成功經驗,在社區成立群組,與店家成立社群增進互動,付諸行動,大家一起出發,全力以赴。志工戴林年桂在慈警會,與警察互動二十多年了,像媽媽般疼惜社區的警察同仁,也邀約他們加入愛心商店。

想像中推動愛心商店是不難的,但是執行起來卻有各種考驗,游雲卿更堅定的去創造因緣俱足的時刻。風大雨大的天氣也出發,帶著組員一起行動,去一次不成功就去三次,出門前還向菩薩報告。她深信有願就有力、有行動就有結果,只要是對的事,做就對了。

本來覺得很難,志工黃芳菱開始行動後,發現志工平時在社區都廣結好緣,走進店家處處感覺很溫馨,在社區中募愛心商店讓她滿心歡喜。有一家服飾店的老闆夫妻倆非常有愛心,聽到志工推動愛心商店說明,很歡喜有機會可以行善助人。

飽受自律神經失調困擾的吳玉美,得知可以募愛心商店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有機會體驗早期的竹筒歲月,也想要效法,但是擔心向店家募愛時會有不好的影響。現在再次走入社區募心募愛成功,給了她更多的力量繼續前進,祈願蘆洲長榮路的店家,可以像火金姑一般閃耀著愛的光芒。 

秉持著心不難,事就不難的心,傳遞愛、啟發善念,愛心商店和社區會眾結了許多善緣,江碧蓮說:目前還在增加當中,志工們平時在社區以善播種,以愛耕耘,我們會持續讓社區充滿善與愛。

◎內湖挨家挨戶 入人群說慈濟

內湖區三月分開始啟動愛心商店,至七月底內湖區共推動了 四百零三家。過程當中有挫敗、有歡喜、有緊張與驚喜、甚至還有哭泣的。

「有一天楊玉玲師姊傳了張照片給我,這個人是我嗎?」如當頭棒喝,把林淑英敲醒。這次承擔愛心商店推動窗口,她的先生開始不認同,疫情期間很多家庭生活都受影響,勸她不要參與;但在推動期間,先生開車載她去點收愛心零錢箱,他覺得自己在做好事,願意推廣愛心竹筒,與人人結好緣,勇於踏出第一步。

黃素禎拿了兩支愛心箱,到東湖市場店家去募愛,走了四家都被拒絕,她很難過的走到無人的地方掉眼淚,但是她想到 上人的話:「眼淚不要向外流,向外流的眼淚風一吹就乾了;眼淚要往內流,才會轉化成勇氣與大愛,來救天下苦難蒼生。」她提醒自己,不退縮,拿出勇氣、毅力。後來有早餐店老闆願意參加,讓她覺得一切都是好因緣。

黃丙米提及,上人說救世先救心,唯有人心凈化,才能拯救整個大環境。募心募愛是志工的責任和本分,和店家互動說慈濟,啟發善念愛心,讓人人有機會做善事。彭莨桂從早到晚,逢人說慈濟、話慈濟,有一天,她越募越遠,募到渾然忘我,竟然不知道自己在那裏?

廖碧珍跟著彭莨桂,從江南市場到西湖市場,中間被店家拒絕很多次。但是越挫越勇不氣餒,最後募到七家愛心商店,雖然頂著豔陽天,汗水濕透了整件衣服,但是她們覺得好開心!

上人慈勉, 慈濟從臺灣到國際 過去步步維艱,期待你們知道慈濟歷史 ,讓會員知道,慈濟為國際留下許多愛的足跡, 都是慈濟人勤去募款用愛鋪路完成;一滴水如果自己去滴,很快它會乾掉,我們需要更多人的點,一滴一滴一直滴,這樣可以一杯杯的水,讓口渴的人可以止渴,這就是我們大家愛心的付出,匯聚福緣,造福人群。

圖左 :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王運敬,向大家說明愛心商店,在花蓮志工黃秀真和志業體同仁用心耕耘下,從花蓮激發群起善效應。(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
圖右 :江春美笑著說,一連三個晚上,到店家放竹筒,像去每一間送禮物,老闆很開心也一起合照。(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

圖左 :秉持著心不難,事就不難的心,傳遞愛、啟發善念,愛心商店跟社區會眾結了許多善緣,江碧蓮說目前還在增加當中。(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
圖右 :只要你動手指按一下表單上面的店家地址,Google就馬上拉近,就會跟我們說路線可以怎麼走,拉近跟店家之間的距離。(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

圖左 :游雲卿說,風大雨大的天氣也出發,找組員一起行動,去一次不成功就去三次,出門前還向菩薩報告。(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
圖右 :許素燕分享,青年志工陳志傑,今年參與了培訓,在推動的過程中,運用科技與店家接軌。(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
圖左 :組長在推動愛心竹筒,林佩鴻心想:「太好了!就發願讓住家附近成為愛心商店街。」(網路截圖)[攝影者:朱英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