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1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因為所以 分享經歷帶培訓莫忘初心

E-mail 列印
「希望大家在受證之後,更加堅定自己所選擇的路,做志工是很好的修行之道,每個人的因緣是獨一無二,所以功課與考驗也是獨有,要自己去面對,而不是跳過努力直接放棄。」楊雅甯鼓勵即將受證的培訓學員,因為有願,所 以要全力以赴。

桃園區培訓委員慈誠研習課,最後第二次上課,8月18日在桃園靜思堂展開。因應六十六位學員,10月即將回花蓮尋根,課程安排一堂學佛行儀之折棉被外,還邀請宗教處精進培訓組同仁楊雅甯,自己做慈濟的經歷與大家分享「因為… 所以…」為主題的一堂課,希望大家面對受證的評量、推薦時,有個省思,同時也期望大家勇於承擔,做個精進於菩薩道上的菩薩。

入人群,見各種人間相。楊雅甯表示,慈濟是一個志工團體,而且是一個有培育制度的團體。要成為一個受證的委員、慈誠,需要經歷見習、培訓的階段,在經歷這些階段的時日中,有可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產生疑問、不順心的時候,有的人因此離開慈濟,有的人因為有法親陪伴就過關了;而她就是那個很有福報的一員,在善知識陪伴下,轉了念,過了關卡,成為慈濟委員,參與慈濟二十年而樂在其中。

◎ 剛進慈濟 擔真善美

回想一進慈濟,楊雅甯就做人文真善美,她記得那天早上七點就到縣政府,「十點時,合心窗口跟我說,今天這篇文稿兩點之前要寫出來。」她當場哭著說:「怎麼有可能,第一次寫文稿,兩點就要寫出來,還要寫圖說,我不要幫了,以後只要拍照就好。」

之後就有一群人安撫,她覺得像安撫災民:「妳可以的,妳沒有問題,妳寫出來,我們會幫妳看。」

聽了之後,她想了想,要承擔慈濟志工,自己要有很多的心理建設,不管再怎麼難,當初是自己答應要做志工,自己要做人文真善美,於是她就到錄影志工家,喝了三杯咖啡,才把文稿寫出來。

但她回去後,問號不斷產生,「這樣做志工有意義嗎?真的要當慈濟委員嗎?一直記錄有意義嗎?」

帶著疑惑,她承擔了為各種活動、勤務做紀錄,發現自己為什麼對慈濟故事那麼清楚,因為她有做記錄,便發現能做人文真善美真的很棒。

◎用心投入 不能受證

參與各種功能紀錄,她可以了解每種功能在做什麼,也因為這樣,她開始參與訪視的記錄,從中的學習,一臉疑惑的她,慢慢也找到心中的答案。

於是二00五年,報名培訓。那時,參與人文真善美的志工不多,她就勇敢承擔新竹區人文真善美的派班。可是到了年底推薦、評量時,協力組長不簽名,還明確對她說,「妳只做人文真善美,沒有落實組隊。」

「為什麼?一個禮拜,我寫兩、三篇文稿,還要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甚至為了做慈濟,客戶還不太高興說,『妳到底要不要賺錢?』」她據理力爭跟協力組長反彈。

可是協力組長仍堅持說:「妳都沒有落實組隊,助念妳也沒有來!」

「助念又不在行事曆,怎麼先安排時間!」她極力回覆,內心其實是害怕助念。因從小父母告訴她,看到人家家裏辦喪事,要趕快閃一邊,所以每次打電話叫助念,她都說剛好有事,實則不敢去。

組長這時又提醒她,沒做環保,連醫療志工也沒有去做,所以不願簽名。

「你慈濟挑我,我還挑慈濟呢!」頓時她很生氣,還打電話一狀告到本會宗教處,「我慈濟做到這樣,人文真善美出班就是我出班,所有文稿都是我在看,還不讓我受證,慈濟什麼四大八法,我哪有那麼多時間?制度根本不合理,我已經做到這樣還嫌我……」

「哎呀,我們總是有我們的制度……」抱怨一堆,宗教處那位師兄,仍很有耐心安撫她。

◎道歉溝通 圓滿受證

繞了一圈後,一天,她突然被通知可以受證,要去量旗袍、拍照。她心想,鬧宗教處有用!

但過沒有多久,一位合心師姊來關懷,「雅甯,其實妳的評量,要很老實說,是不符合我們的規則、默契,因為組隊勤務,妳很少做,就只參加協力聯誼,而環保也就做那麼一次。」

聽到環保,她心裡嘀咕起來,「我不喜歡環保,因為很髒,所以很不想去。」

就做一次,關懷的師姊數給她聽,「不過大家一致覺得,妳不會受證就不見,在人文真善美這一區塊很投入,妳很願意承擔。說真的,拿筆桿不一定能拿鍋鏟,拿鍋鏟不一定能拿筆桿,大家討論後,決定讓妳受證,可是要很清楚,落實組隊才是必要,請妳回去想一想,如果今天妳是協力組長,妳會怎麼辦?」

關懷的師姊,和顏悅色,好好與她溝通,讓她決定,跟她的協力組長懇談一下。

「不好意思,因我要工作,晚上寫稿寫到半夜兩、三點。人文真善美,都是勤務結束,回家才開始工作。自己剛好承擔這一塊,也很願意在這一塊努力。組隊勤務就較沒參與,等受證以後,一定會儘量安排。」誠懇跟協力組長道歉,組長簽名了,她終於過關受證。

原來不是鬧宗教處有用,而是大家願意給她機會調整,讓她有機會成為一個有承擔的慈濟人。

◎勤務不分 多做多得

二00六年受證,楊雅甯法號「心甯」。受證候,她組隊勤務都參與,不管是讀書會、香積、會議記錄、機構關懷或者司儀,及人文真善美都參加,還主動承擔合和互協會記錄,「會議記錄能更了解整個合心區的一些脈動和會務推動情況。」

而助念告別式她也都有去,「我知道意義了,不會害怕,往生者不會加害我,更會感恩我去結緣。」

體會多做多得的法喜,但第一次擔任香積,她才發現慈濟工作是搶著做,「社區歲末祝福,被分配去切香菇絲。一段時間過後去上洗手間,回來我的位子被占了。『師姊,這是我的位子。』『哪有,妳已經離開了,現在換我切。』」她無奈又風趣跟組長說,「慈濟治安很不好,連菜刀、砧板都有人搶,下次我自己要帶菜刀和砧板了。」

分享到此,楊雅甯與各位學員鼓勵,「慈濟的工作是搶著做,當有工作可做時,不要覺得為什麼找我,要很開心,因你不做,福田就被別人搶走,功德也就沒了。」

除了組隊勤務,還有人文真善美,她都非常努力參與,因此她也提醒大家做的重要性,「多做多得,當你們參與越多,會發現有很多心得,可以跟會員分享,募款也會更容易。」

◎因為所以 莫忘初心

課程來到雙向交流,楊雅甯訂的題目是,「因為…所以…」。她希望大家聽完她培訓受證歷程後,想一想,自己為何要受證?用「因為、所以」來造句。開放幾個名額,她給大家十秒鐘,有分享的學員,還有小結緣品。

「因為我喜歡慈濟、喜歡上人,所以我要把握因緣培訓,改變自己的習氣,廣結善緣。」來自楊梅的葉春英第一個舉手分享。

分享踴躍,來自八德徐緯頡則說,「因為訪視,我看到有難有苦的人走不出,所以我更精進。」同樣也是八德的陳揮月說,「因為公公的公祭,當天有很多師兄姊來念佛,所以要趕快受證成為委員,為慈濟付出更多。」

「因為女兒生病的關係,師姊關心我,我很感動,給我心靈寄託,所以我想要跟師姊們一樣去關心別人。」同安區的顏萍麗分享。

另一位來自鶯歌區的陳長陞, 「因為想與我家師姊,有一個共同學習的道場,所以我們一起進入見習、培訓,希望也成為上人的第一代弟子。」

「因為」「所以」,楊雅甯感恩大家樂意分享說,「造句是為了讓你們想起初發心,受證是大家的目標,可是受證才是承擔的開始,不是畢業典禮,是下個階段的啟業式。」

◎有願有力 全力以赴

2010年3月16,楊雅甯到本會任職,那一年她四十五歲,「成為職工之後,跟志工看事情的一些角度會不一樣。那次蘇拉颱風,去花蓮秀林鄉勘災,看到大石頭,擋在很多戶人家的家門口,覺得實太可怕了,會起雞皮疙瘩。」

颱風當晚怎麼過?有位先生跟她說,「鐵捲門被石頭擋住,想要出來,但很怕石頭砸到屋子裡來,所以全家五、六人,一起硬把它推開,但很多人手腳都割傷了,心裡想,我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陽嗎?」她聽了當場哭了,「我無法感受到他的驚恐,可是可以感受他的無助。」

成為職工後,經歷第一場勘災,她很清楚知道,職工還可以做的事有哪些,「自己很清楚,發願的願力,要怎樣去成為行動。因此只要發願,就要有行動力,要全力以赴。」

說到發願,她說大家也許都發過了,但有時發過就忘了,就像有時忘了自己的初發心,所以要隨時提醒自己。她因此請大家想想,自己發過什麼願?開始成為行動嗎?

她因為發願,成為職工後更多元,除承擔營隊的任務,也接組隊的互愛組長,合心視聽幹事等勤務,讓她在關懷培育這區塊,更能了解所有功能的運作。

把握因緣,今天她與桃園培訓學緣結緣,將自己的切身經歷分享出來,是希望能夠讓即將受證的培訓學員感受到,慈濟是一個修行的團體,當自己面臨任何考驗時,都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目標,用法用心度過。

而不是跳過努力直接放棄;她也希望大家可以在受證之後,更加堅定自己所選的這條路,往前走,「做志工是很好修行之道,每個人的因緣是獨一無二,所以,功課、考驗也是獨有,要自己去面對。」

◎當第一代 做就對了

從事居服員的家毓媗,把握因緣培訓,早上宗教處師姊分享,她從不認同慈濟,有一些疑惑,到現在承擔那麼多責任,非常的感動,就像當初自己跟慈濟的因緣,失聯很長一段時間,去年入經藏,今年才踏上培訓的腳步。

每一堂培訓課,都讓她印象深刻,且感到非常慶幸,「我一定要好好跟隨上人,走上這條菩薩道。」

為何堅定走菩薩道?那是在她心情非常低落時,「最辛苦的日子,是因單親很久,十幾年來每天忙工作,還要養育孩子,後來又踏上二婚,又遇到不好結果。

還好遇到資深師姊,一路上給我安慰、陪伴,整個心情就一直往上,後又帶我做香積、福田、入經藏,讓我慢慢走出創傷。」看上人年紀大了,她非常希望做上人第一代弟子,勇於走進慈濟大家庭。

要做上人第一代弟子,今年七十歲的胡秀冬,下午也跟著大家一起環保實作。無畏天氣炙熱,她忙著將黏在塑膠上的紙標籤剪下來,「上人說要救地球,因在社區做打掃,就把社區的環保接起來做,很感恩上人,有這大家庭給我們做。」

透過多位師姊鼓勵,才勇敢參加培訓的她說,「我也想做上人的弟子,我做環保很開心,我可以忘掉很多事情,不會有那麼多煩惱。」

培訓隊伍中,年紀最長的八十歲董邱順妹,做環保也陸續做了一、二十年,「地球環境污染,現在做回收,能恢復原先的環境,所以越做越歡喜,越歡喜就會越想要做。」

培訓學員,也有對姊妹花。姊姊簡月霞平常有做環保,她一手熟練,教妹妹如何將寶特瓶瓶蓋轉開分類,她感慨每天為何有這麼多寶特瓶,「為什麼大家不少喝一點,就沒有這些分類的工作,又可以保健康。」

妹妹簡淑皓平常上班,抽不出時間做環保,今天剛好有環保課讓她學習,「上人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自己一定要有所了解,感恩姊姊利用這時間教我,讓我對環保較有概念,還有一起做慈濟,在菩薩道上有伴,也可以做得長長久久。」

圖左 :培訓學員,10月即將回花蓮尋根,課程特別安排一堂「學佛行儀」—折棉被。男眾師兄們專心學習折棉被。[攝影者:李明霂]
圖右 :要做上人第一代弟子,今年七十歲的胡秀冬說,「因在社區做打掃,就把社區的環保接起來做,很感恩上人,有這大家庭給我們做。」[攝影者:許永豐]

圖左 :把握因緣培訓的家毓媗(左)說,早上宗教處師姊分享,她從不認同慈濟,有一些疑惑,到現在承擔那麼多責任,非常的感動,就像當初自己跟慈濟,失聯很長一段時間,去年入經藏,才踏上培訓的腳步。[攝影者:許永豐]
圖右 :培訓隊伍中有對姊妹花。姊姊簡月霞(右)平常有做環保,今天她一手熟練,教妹妹簡淑皓如何將寶特瓶瓶蓋轉開分類。[攝影者:許永豐]

圖左 :楊雅甯表示,慈濟是一個志工團體,而且是一個有培育制度的團體。要成為一個受證的委員、慈誠,需要經歷見習、培訓的階段。\[攝影者:許永豐]
圖右 :課程來到雙向交流,來自八德區的徐緯頡則說,「因為訪視,我看到有難有苦的人走不出,所以我更精進。」[攝影者:許永豐]

圖左 :同安區的顏萍麗分享,「因為女兒生病關係,師姊關心我,我很感動,給我心靈寄託,所以我想要跟師姊們一樣,去關心別人。」[攝影者:許永豐]
圖右 :楊雅甯鼓勵各位學員,「當有工作可做時,不要覺得為什麼找我,要很開心,因你不做,福田就被別人搶走,功德也就沒了。」[攝影者:許永豐]
圖左 :八十歲董邱順妹(右二),做環保做了一、二十年,她說,「地球環境污染,現在做回收,希望能恢復原先的環境,所以越做越歡喜。」[攝影者:許永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