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走過慈濟二十年,他累積了不少人生經驗、智慧增長,待人處事亦更為沉穩。他深信:「只要更堅 定地走在慈濟菩提大道,人生路一定會更加順遂。」
2003年,陳威翰(誠翰)仍是一名大學生,他在因緣巧合之下加入慈青,與廖廖無幾的夥伴們懷抱著勇猛精進心,一起推動慈青會務、從吉隆坡前往馬六甲慈濟靜思堂舉辦慈青營隊等等,同時訂下了共同的目標與使命,要為證嚴上人扛天下的米籮。他堅定地說:「年輕人要有多一分使命,因為未來的慈濟要靠年輕人接棒。我們就是很單純地聽師公上人的話,去做師公上人要我們做的事。」
◎婉拒徵聘 發心立願
大學畢業後,陳威翰獲得一份美國大企業工作錄取通知書,高薪聘請的代價是派遣他到中國常駐。在二十年前,如此優渥的工資令他舉棋不定、難以取捨。
他和慈青夥伴陳佩琪(懿毅)一席談後,陳佩琪的一番話改變了他的人生。她輕輕提起:「也許工資很吸引,但是,在國外是否會失去付出的機會呢?」陳威翰考慮後,毅然選擇留在吉隆坡,工作的同時繼續做慈濟。「留下來,雖然工資是美國大企業的一半,但是我還可以延續和慈濟的因緣,與夥伴們一起推動及陪伴慈青,讓我在付出時感到很開心。」
在歲月的長河中,他忙於家業和事業,無形中漸漸忽略了慈濟志業。他坦言,也許是工作上遇到一些問題,仰或工作與慈濟活動相互影響,他更想把生活重心著重於家庭,那種感覺宛如拔河,令他猶豫不決。「我偶爾也會懈怠,表面上從未間斷地參與活動,事實上我內心並沒有很積極和認真。」這場內心交戰直到2020年10月18日,因為第三個兒子梓樂的降臨而產生變化,他終於發願要認真付出了。
◎新生寶寶 罕見疾病
新的生命到來,讓一家人充滿期待。然而,提到梓樂總令他心疼,他哽咽地陳述梓樂的病況:「孩子一出世,就患上罕見的先天性疾病,基因突變導致肺和腎臟都無法正常操作,病情起起伏伏。七個月大的寶寶經歷了六次手術,每一次都在手術臺上和生命抗戰。」
所幸,他和太太高瑩瑩(懿泠)在面對梓樂的事,從來沒有帶著負面情緒。「我們從初始的慌亂到現在的定靜,都仰賴於佛法;我們不斷地探索、詢問,心裡面只想著要如何幫助梓樂。」
於是,夫妻倆挑起了為梓樂勸素結善緣的責任。「孩子是我的老師,他以自身的苦相示現,來教育父母要戒慎虔誠投入善舉;孩子無法親自付出,我承諾藉由孩子的故事與眾分享,冀望更多人行善、茹素,這亦是為梓樂累積福緣,是現階段我能為他做的事。」
多次細菌感染而進出醫院,醫師甚至宣判梓樂的存活率很渺茫,不會超過一歲。然而,生命卻在他們行善之後出現奇蹟。當他們不斷地宣導素食,勸素、勸善的時候,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梓樂身上。「是因為行善的因緣,讓梓樂度過難關嗎?這近乎不可思議,但,我們確實見證了好幾次這樣的奇蹟。」
梓樂三歲了,這三年對於陳威翰充滿挑戰、驚喜、挫折、無奈和滿滿的感動,同時在許多徹夜難眠的黑夜裡心疼不已。看到兒子身上被手術刀劃過的痕跡愈來愈多,他真希望能代替梓樂承受這一切。
◎身處逆境 以福轉業
雖然身處逆境,陳威翰亦感恩老天的眷顧,他更珍惜每一次行善的機會。他表示太太高瑩瑩很勇敢,他們妥善地安排看護協助照護梓樂後,高瑩瑩開始走出戶外,回到慈濟崗位為善付出。「孩子固然要照顧,但是我們的人生不應該總被悲傷綑綁著。」
佛法應用在生活中,他們開始學習去適應,逐漸習慣而慢慢地走向如常生活。他相信以福轉業,無論生活面對任何困苦,還是要行善造福。陳威翰也調整更多的時間去幫助人,安排活動時間讓慈濟勤務和工作保持平衡。他理解到:「心在哪裡?時間就在那裡。」
陪伴愛兒的苦痛,陳威翰體悟生死。他時常思考如何陪伴或關心臨終者,讓他們在人生最後階段過得安心。他說道:「以前做慈濟,似乎純粹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今,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應該要有多一分溫度。」他開始走入人群,去分享他和梓樂的生命故事,去療癒與膚慰更多受傷的心靈。
做為一名實業家,陳威翰不會執著於公司業績。他領悟到:「盡本分、聽天命,該做的就做,做完事了就放下。即使沒有達到規劃的成績,努力過,成效亦不會太差。」他對上人所教誨深信不疑,且牢牢記住:「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而資深慈濟志工劉濟雨說過:「一個人即使有能力和財力,還得靠老天的一臂之力,所以福報是需要日積月累。無所求,虔誠地付出,自然會累積福德。」
◎承擔協調 堅定道心
承擔雪隆慈濟三十週年慶活動協調,陳威翰期待營隊,讓雪隆慈濟再度活絡,重新回到疫情前的巔峰。看到報名人數日愈增加,他心生感恩:「大家一定要回來看看家人如何認真地做最好的安排、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節目……」他深信,志工最終都會回歸社區,所以,凝聚社區志工的力量從邀約開始。」
守好自己的心,陳威翰開玩笑地說,當初以為自己將會是第一個離開慈濟的慈青,萬萬沒想到,當年很精進的夥伴們卻逐個離開團隊,反而是自己堅持最久。發心容易,要恆持就得守好自己的善念、守好一念心。
他欣慰地表示:「發生很多的事情,讓我們很感恩上人的法;感恩有幸踏入慈濟,讓我們接受上人最好的佛法。同時,夥伴們的關懷,志工的大愛,讓我更有信心堅定在菩提大道。所以,要很認真、很認真地做慈濟,歡喜地接受,凡事不埋怨。」
二十年前,陳威翰擁抱著一顆熱誠的心行善造福。如今,他回歸初心,要生生世世為上人做事,去膚慰每一顆受傷的心。他警惕因緣果報歷歷不爽,把這輩子修好,下輩子不想遇到不好的因緣,陳威翰察覺到自己的心不再有拔河的感覺了。
圖左 :在大學期間加入慈青,陳威翰懷抱著勇猛精進心和夥伴們一起推動慈青會務。[攝影者:陸杏林]
圖右 :發心容易恆持難,陳威翰(左一)守好一念心,信心堅定於慈濟菩薩道。[攝影者:何維美]
圖左 :承擔雪隆30週年慶活動協調之一,陳威翰(中)期待慈濟家人們都能回來靜思堂相聚。[攝影者:何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