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1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法脈宗門精進 回歸心寬念純

E-mail 列印
「透過師父分享的佛法,讓自己再想一下,有什麼可以在新單位精進的地方。」斗六慈濟醫院林佳儷靦腆地表示,為了在職務上,無論是人事或是實務工作上,都能得心應手,她選擇再次回到慈濟人的心靈故鄉來充電學習。

2024年9月27日至29日,來自斗六慈濟醫院,清秀的林佳儷,總是認真又專注地投入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舉辦的「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的課程與活動中。

◎從佛法找答案

2005年進入慈濟醫療志業以來,於大林慈濟醫院、嘉義慈濟診所及斗六慈濟醫院三家醫院門診院區,現任主管職的林佳儷一路走來,從大林的摸索,到嘉義慈濟診所門診,直到目前的斗六慈濟醫院,她回顧這一段歷程,三院所各有特色,風格大有不同,而卻都是她個人的獨特經驗。

林佳儷猶記得,初承擔主管時,經歷很多困難,尤其是護理人員的招募。當初藉由法脈宗門精進共修,讓自己沉澱一下;同時,也透過精舍師父和慈濟志工及同仁的分享,在當下也因而學會轉念。「因此,在面對問題時,可以依循佛法,來處理當下的事情。」

從嘉義慈濟診所初始,處於一人當責時,需要獨當一面的「創業」到後期的建置,林佳儷遇到很多問題,都需要協調與磨合。「想到當時參加宗門營,將比較沒辦法處理的事,透過營隊中他人分享的一些心得,能夠轉化成自己一些正能量。」她因此稍得寬解。林佳儷也笑稱自己並非是天資聰穎,沒辦法達到一百分,但是卻提醒自己要有九十分的努力。

面對人事上問題,較容易執著的林佳儷,謹記著一位學姊對她的提醒:「心寬念純」,去面對、處理與協調,她將一切視為一段段過程。尤其是林佳儷原本不以為意,總認為「沒什麼」的嘉義慈濟診所讀書會,在經過一年,每週一次的〈方便品〉共修中,林佳儷也學習、吸收到一些得以讓她從低潮往正能量方向反思和放下我執的方法。

◎分享佛法理念

第三次參加法脈宗門精進共修,第一二次參與雖是在大林慈濟醫院服務,遠在已近二十年前當時,林佳儷仍記憶深刻。而今年轉到斗六慈濟醫院約莫已經半年,新的體系與方式,和以往都是有所不同,於是她就想著,報名前來參與這次課程,再沉澱一下。

再次前來參與精進共修,林佳儷印象深刻的是在「人文講堂」課程「從佛學談我是誰、從醫學談誰是我」中,有學員提問:遇到困難該怎麼突破?當時,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提出的方法是,去看一場電影;之後,再來想一下,回頭再想一下,再來處理。綜合自身經驗及從課程所得,她發覺書中有很多都是值得學習的,透過多讀書,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她意猶未盡再分享:「而回頭再處理,也較有依循,較有頭緒。」

「每次回來都有新的感受,會再回想一下今年所發生的事情跟處裡的方式,還有很多師兄、師姊的分享,在未來處裡相同的事情上會有不同的做法。」林佳儷也強調,會再回歸心寬念純的一念心。

她面對護理人員的流失,及心疼在線上工作同仁的不安心情,滿心想著,回去要將這次精進共修所得,分享給同仁。「回來不僅自己有收穫,回到院所上班時再分享,也讓同仁的心可以存有這一分佛法與上人的理念。」林佳儷從這次共修中心有滿滿學習與收穫,同時也充滿信心。她不禁展開笑顏說:「如願了。」

圖左 :2024年9月27日至29日,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舉辦「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第一天課程「從佛學談我是誰、從醫學談誰是我」中,德勷師父與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的精彩對話。[攝影者:吳明土]

圖左 :簡守信院長在課程中針對學員的提問給予解方,讓林佳儷印象深刻。[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林佳儷(右二)有滿滿收穫,「回到院所再分享,讓同仁的心可以存有這一分佛法與上人的理念。」[攝影者:張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