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0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創新好點子 在慈悲科技競賽誕生

E-mail 列印
匯聚全臺青年人才,培育成為社會影響力的種子。臺灣第一個公益孵化器專業陪伴團隊,支持提供所需要舞臺的慈濟基金會,為鼓勵青年勇於追逐夢想及自我實踐,自2017年起舉辦「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迄今邁入第八 屆仍持續鼓勵大專校院及高中職參賽,期讓滿腔熱血的青年才俊發揮慈善心與創造力。

競賽活動於10月19日於慈濟東區聯絡處B1植境進行決賽暨頒獎典禮。為了更好的世界而努力創新研發的青年團隊,進入決賽的大專組有十二所學校,高中組有八所。

◎以永續研發 可用可解決問題

於創新研發中媒合業界專家,以一對一的輔導陪伴,找到更永續的商業營運模式,讓團隊擴大組織量能,推動更多改變,創造更廣且深的社會影響力。

注入創意新血,實踐無窮創意思維,跨步社會公益的熱血青年團隊,以永續、環保、慈善、醫療的理念為主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作為研發解決問題及找出現今社會與全球存在的困境,激發青年無窮的創新創意新思維,共同研發出可用、可解決問題的具體作品,展現青年為時代的創造力與影響力!

從第一屆開始承擔至今,已承擔八屆司儀的陳晏瑋引言展開競賽序幕「每一屆都有不同創新、好點子的在慈悲科技競賽裡誕生,及與大家一起共襄盛舉。2023年代表字是缺,我們不談缺,我們談不缺,臺灣人不缺熱情,年輕人不缺創意。透過科技能量及慈悲的力量,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正面能量,也因為有一年一年的創新,八年來已有六百五十七件報名創新點子,也選出一百三十件作品。」

敲響鑼聲後,也代表慈悲跟創新的力量,產生共振和能傳到更寬更廣的地方。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與會致詞,我們應該要去打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培養出更多的年輕人發揮創意,研發點子;從源頭啟發慈悲,讓種子擴散出去,慢慢影響改善地球環境,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是慈濟基金會舉辦的目的。而科技來自於人性,我們也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慈悲,希望透過慈悲科技競賽,培養年輕人將科技、慈悲作為主軸,進行創意發想,設計出利益於社會環境的發明。

慈濟大學副校長陳宗鷹致詞,慈悲科技研發出的產品可利益和保護人們,現在正盛行AI,因此年輕學子發揮創意研發產品時,要覺有情,要把情份加進去,就是慈悲科技,要考慮到他人,將這一份感恩、尊重、愛,加在自己的產品裡把情發揮出來。

◎榮獲第一名殊榮

十二組大專組於競賽現場的攤位展演,每組有五分鐘向評審團展示實體作品及進行模型操作。

榮獲慈善競賽第一名的中原大學「EnergyHacker」-新能源避震器的黃翊珉說:「在讀高三時,就參加2022年第六屆慈悲科技創新競賽高中組,那時『壓電能量回收避震系統』獲第一名殊榮,因有創新的概念,我就再進一步的改進,就做成現在以壓電器概念的『新能源避震器研發-PESA-01』,它是一種環保的清潔能源,完全不會造成任何污染,是將壓電效應與避震器結合起來,使用於電動機車上,做到回收與循環再運用,和電能上的高使用率,研發目的就是找回被遺忘的能源。」

臺灣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臺灣機車族群廣又大量,已約達一千四百四十九萬臺,因此想要做到電能回收和無汙染,轉換成全新的電能,運用在未來的電動機車與電動汽車上,和做到人機介面,讓使用者透過手機的傳訊,知道用電數率及省電有感。因此就從電動機車做起,期望創造更乾淨的社會和減少碳排。

黃翊珉再解說研發過程,PESA-01是一套藉由壓電效應產生電能並回收的避震器,使用壓電陶瓷(PZT)作為發電材料,藉由正壓電效應,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進而達到電能回充及儲存的目的,自體循環,旨在創造潔淨能源,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七項,友善地球與環境。這項目標群體是目前流行電動車群體(EVs),此項技術也能為全球環境保護和為節能作出貢獻。

榮獲醫療競賽第一名的臺中教育大學以「喬良式智齒牽引系統-KDS」,研發的陳良誠,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口腔衛生牙醫師,他說:「拔智齒是我每天的臨床業務,每次拔智齒都要跟病患解說神經受損問題、疼痛指數等等,民眾就會問有其他辦法嗎?以往傳統醫治就是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很小心、用心的作業,也因為要拔牙,民眾就常打退堂鼓,不拔了,也因此產生後續的牙齒病變,在這二難之下,我們就發想的為病患做研發、改良,找方法解決問題。」

陳良誠表示,研發旨在改善罹患牙齒各式病變,未能及時移除水平阻生智齒,而引發後續齒源性腫瘤、囊種、顎顏面骨折、嚴重齲齒導致後植牙、牙冠周圍炎槽破壞及鄰牙搖晃等風險。經過研發後,來醫院看診的牙病患,十個當中有三個就接受喬良式的矯正,把智齒牽引移出,疼痛指數也降到一、二分痛,也能在一、二天後就復原,因有這樣的技術也讓不敢拔智齒的人,都同意拔智齒。看到牙患者得到新技術的治療,都慢慢地恢復牙齒健康,深感能有機會為他們解決牙問題,拔除痛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以慈善長期照護做研發的明志科技大學「ECH-舒梳理」,是一群以幫助照護者能輕鬆省力的為臥床病患洗髮或理髮為創新發想。研發目的是要減輕社會中有許多照護人員,為臥床病患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經統計高達五成以上的照護人員具有腰部、肩頸與手臂肌肉痠痛的職傷。因而團隊走入長照機構進行實作體驗,了解到臥床病患在理髮或梳洗時,面臨痠痛和不舒服等困境。

報名參賽,不想錯過競賽的「ECH-舒梳理」團隊,因入伍當兵,因此以錄製影片作展演發表,得到佳作獎。受委託解說的鄭亦珊表示,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長照」趨勢更受政府重視,因此團隊被啟發的走入長照機構,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需要的問題,期望這項新產品能讓從事長照的照護人員,能有簡便輕巧又省力的使用器具,及為社會盡一點點力量。

◎慈悲科技放一起 非常正確

方便取得,成本又低,深具高CP值「無電力慈悲淨水設備2.0」以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做研發,是慈濟大學以「汙水處理廠」團隊所研發的產品,榮獲慈善競賽第二名也獲得工研院的特別獎。

它看似陽春又輕薄短小,設計理念完整,考慮到落後國家居民和災民的生活處境,具有無電環保性,手動加壓馬達、便攜性、可持續性、可重複性、操作簡易、以及回收再生性,裝置的UF中空絲膜濾芯能有效過濾水中細菌,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能在每天淨水後,轉個開關,就能直接洗掉卡垢,進而延長淨水器的使用壽命。符合聯合國SDGs 6潔淨的水與衛生目標。進而呼應慈濟環保5R(refuse, reduce, reuse, repair, recycle)的理念,能有效改善非洲地區、缺水國家和國內外救災的飲水品質,降低因飲用不潔水而導致的疾病發生率。

競賽圓滿,進入頒獎時刻,在科技業已有二十多年的佐臻公司總經理王獻章為參賽者做總講評:「把慈悲和科技放在一起,是非常正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慈悲更是可以穿越時空。今日看到大專組的創新展演,都能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發,也看到以慈悲做出發點和原創性,及看到造福社會的產項。我期望這麼好的活動,能擴展到更遠地方,更期年輕學子帶動鼓勵學弟妹多參與慈悲科技創新活動。」

創淨科技公司執行長陳建宏表示,當初成立創淨科技公司是受到很多天使的幫助,因此今年特別新增一項「創淨慈悲科技人才培育暨創業天使培育基金」獎項,鼓勵年輕人的創新發想,也歡迎加入創淨的行列。執行長陳建宏再鼓勵年輕人說:「想要別人幫忙,自己要很努力,愈努力愈幸運,貴人就會愈多。」

從報名參賽的年輕學子,在訓練課程和競賽中,慈濟基金會提供輔助金和獎金及模組化的培育計畫,陪伴團隊面對每個不同階段的挑戰,提升管理能量,讓團隊在未來的創業或創新路上,都能站穩腳步迎向未來。

圖左 :敲響鑼聲後,也代表慈悲跟創新的力量,產生共振和能傳到更寬更廣的地方。[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致詞,我們應該要去打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培養出更多的年輕人發揮創意,研發點子,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是慈濟基金會舉辦的目的。[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慈濟大學副校長陳宗鷹致詞,年輕學子發揮創意研發產品時,要覺有情,要把情份加進去,就是慈悲科技,要考慮到他人,將這一份感恩、尊重、愛,加在自己的產品裡,把情發揮出來。[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榮獲慈善競賽第一名的中原大學「EnergyHacker」-新能源避震器的黃翊珉(右)表示,將壓電效應與避震器結合起來,使用於電動機車上,做到回收與循環再運用,研發目的就是找回被遺忘的能源。[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榮獲醫療競賽第一名的臺中教育大學以「喬良式智齒牽引系統-KDS」,研發的陳良誠(右) ,研發出技術讓不敢拔智齒的人,都同意拔智齒,深感能有機會為他們解決牙問題,拔除痛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慈濟大學團隊以「無電力慈悲淨水設備2.0」可逆洗的攜帶型淨水裝置做研發,榮獲慈善競賽第二名也獲得工研院的特別獎。[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佐臻公司總經理王獻章為參賽者做總講評:「把慈悲和科技放在一起,是非常正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慈悲更是可以穿越時空。期望這麼好的活動,能擴展到更遠地方。」[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十二組大專組於競賽現場的攤位展演,每組有五分鐘向評審團展示實體作品及進行模型操作。[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大專組每組有五分鐘的展演解說研發產品的旨要與特性和未來的展望。[攝影者:陳何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