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慈懿會跨國際交流,馬來西亞慈濟志工來取經

慈懿會跨國際交流,馬來西亞慈濟志工來取經

E-mail 列印
豔陽高照,微風徐徐的好天氣,花蓮慈大附中校園裡,此起彼落地傳來,車聲、拖著行李的聲音、交談聲、歡笑聲……原來有四百七十一位國高一新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前來報到,即將展開國高一的新生活。

◎做中學 學中 覺 覺中悟

慈大附中慈懿會於2019年8月1日至8月4日舉辦了新的慈誠懿德爸媽培訓,並與慈大附中國高中生的新生成長營活動相互結合,多了慈誠懿德爸媽陪伴,有愛的調味劑,讓活動內容更多元又有趣。

慈誠懿德會是慈濟學校的特色,是由一群慈濟的志工,每個月一次進入學校陪伴孩子,扮演輔佐的角色,協助輔導孩子生活禮儀、道德倫理,適時給予情緒與心理上的支持與紓壓。

慈大附中慈懿會合心幹事洪若岑師姊分享:「這次總共有114位慈誠懿德爸媽前來參加培訓,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新加入的夥伴,我們不管是新加入或是資深的,我們都一樣要求他們重新來培訓,因為日益月新,我們也希望給他們最新的訊息,給他們一些帶孩子的技巧,這些都是可以持續學習的,慈誠懿德會的責任與使命也都需要再提醒,所以希望他們都能來培訓,讓自己的理念更加深加廣。」慈誠懿德爸媽有時因為家庭工作的關係,來來去去很正常,若岑師姊也會極力慰留,那些可以留下來繼續陪伴孩子的志工,有證嚴上人的法,讓若岑面對困難或挫折時,總能坦然面對,而證嚴上人的一句靜思語「人有無限可能」是支持若岑持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慈大附中慈懿會的成員來自全省各地,各行各業,他們利用自己的時間,自己出錢出力到學校陪伴各班的孩子們,無私付出,令人感動,新的慈誠懿德爸媽董秀鳳分享:「我幾年前就想加入懿德媽媽,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沒有加入,很開心今年可以加入,每月一次的懿德日,我就先把假排好,今天禪師父的分享,讓我很感動,未來我也會盡力陪伴這些孩子。」

而在另一頭國高中新生的成長營也開始了開營破冰活動,學生們發現導師怎麼不在現場呢?原來第一個活動就是要請各班學生闖關解密,將自己班上的導師找出來。

一連串的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呢?同學們絞盡腦汁,集思廣益,破解密碼,才能找到自己班上的導師。「保健室……。」高一大愛班的何其振同學靈機一動,說出了答案,大愛班同學們火速地往保健室方向前去,果真找到他們的導師了。

「有提示說跟三十七個注音符號有關,二個數字是代表一個注音符號,所以01是ㄅ,31是ㄠ,加減乘除代表一聲、二聲、三聲,所以第一個字三聲「保」就連想到是保健室。」高一大愛班何其振很興奮地分享他們是如何破解密碼的。

「1、2、3、4……。」國中班的孩子們也專注地解開數字代表的涵意,在手上寫下數字,去算出是第幾個注音符號,隊輔也拿出手機上的注音符號表逐一算出是哪一個注音符號?

◎慈懿會跨國際交流見習取經

國高中新生中有不少是第一次離家來到學校住宿的,第一天住宿,自己打理生活起居,慈誠懿德爸媽和學校老師們共同設計食、衣、住、行等站,國高一新生藉由闖關遊戲等方式,體驗並了解在學校的生活禮儀與人文。

在「潮流衣生館」這站,慈誠爸爸正用心地教導男孩子如何打領帶,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黃鏡維也親自教導孩子們如何打領帶?學生們神情專注地跟著慈誠爸爸學習如何打領帶,一對一教導,讓孩子學會打領帶。黃鏡維分享:「打領帶是一種藝術,現在孩子都是使用快速拉上去的方式打領帶,在教導孩子打領帶的過程,也讓孩子學習人文,這個課程很棒,我們會帶回我們的國際學校,做為我們的課程規劃的一項。」

此次慈大附中慈誠懿德爸媽培訓暨新生成長營,除了台灣慈懿會成員之外,慈濟吉隆坡國際學校「準慈懿會」也跨海來見習取經 。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張瑞詩分享:「我們八月份是新生量制服,這幾天剛好從報到,包括整個動線怎麼跑?跟老師的配合,慈懿會怎麼樣來配合?我到各站就不斷的拍照,問問題?要辦一個慈懿會在學校,對我們來說是完全是陌生的,所以來到這邊,一開始是參與他們領制服的部分,我們就知道流程要怎樣跑會比較順,包括對家長要有課綱的說明,第二天的培訓課程,德禪師父對於慈懿會責任跟使命的分析,讓我們更清楚我們的責任跟使命,高明智老師的課程,讓我們知道跟青少年互動的撇步(臺語)。在分站的地方,發現我們慈懿會的爸爸媽媽、哥哥姊姊,用很活潑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為什麼不能甩餐袋?為什我要把食物吃完?都用很輕鬆的方式,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新鮮的體驗。」

從學生的報到、參與領制服、班級相見歡等破冰到熟悉的流程,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著手規劃準備,明年一月開學,也將啟動慈濟人文的班級經營。

◎慈誠懿德爸媽陪伴 孩子心房暖

擔心孩子們第一次離開家不適應住宿生活,慈誠懿德爸媽也到宿舍逐一關心,教導如何洗衣服、晾衣服等,讓孩子們感受到滿滿的愛,緩減孩子離家不適應的心情。
國一感恩班胡紫宣分享:「爸爸是慈濟科濟大學的警衛,媽媽問我要不要來慈濟?我就說好,經過今天的活動,發現慈濟校園真的很大,已經交到朋友了,所以這邊是一個很好的環境。」

國一感恩班許萬澍,是家裡的唯一的小孩,媽媽是慈濟的會員,他分享他來念慈中的心情:「我家住屏東,因為平常有在看大愛臺,單純想要來這裡念,很開心、很好玩,在這裡住宿第一天,覺得很好玩。」

曾經是慈青的葉蕙賢,目前在慈濟精舍的影視組工作,今年也加入懿德媽媽,陪伴國一合心班的孩子,利用休假時間與青少年互動,付出中得歡喜。

新的懿德媽媽劉芳如:「我覺得自己就像新生一樣,這裡也不懂,那裡也不懂,要說我去輔導他們,反而是大家一起陪伴他們,因為陪伴學習的時侯,你就比較不會擔心,因為你不會的,說不定別人也不會,我們就可以共同去問這個問題,尋求解答,才不會覺得說好像只有我一個人不會,另外陪伴的師兄師姊也都很熱情,解除了我在家裡擔心東擔心西的部分,所以未來的路就是跟著小朋友一起成長,跟著師兄師姊們同步進行,去陪伴這些小朋友。」

「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此次培訓課程從責任與使命的傳承,到實際規劃活動與孩子互動、陪伴孩子,讓台灣的慈懿會成員與慈濟吉隆坡國際學校「準慈懿會」都有很不同的學習與體悟,慈懿會跨國際交流,借力使力讓彼此更有力,慈懿會與學校共同合作圓滿此次培訓課程暨新生成長營。

圖左 :馬來西亞的慈濟志工黃鏡維親自教導孩子們如何打領帶。[攝影者:柯童三]
圖右 :有證嚴上人的法,讓慈大附中慈懿會合心幹事洪若岑師姊面對困難或挫折時,總能坦然面對,而證嚴上人的一句靜思語「人有無限可能」是支持若岑持續走下去最大動力。[攝影者:柯童三]

圖左 :食的威儀這站,慈誠懿德爸媽請孩子們分享如何「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攝影者:柯童三]
圖右 :高一大愛班何其振分享他們是如何破解密碼,找到導師在哪裡。[攝影者:柯童三]

圖左 :分站活動中,「畫我良師」這站,孩子們正努力拼出導師的樣貌。[攝影者:魏文鳳]
圖右 :懿德媽媽耐心地教導女孩子們如何綁辨子。[攝影者:葉玉敏]

圖左 :慈濟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學校一行十一位志工跨海來見習。[攝影者:葉玉敏]
圖右 :國一感恩班許萬澍,他分享他來念慈中的心情:「我家住屏東,因為平常有在看大愛臺,單純想要來這裡念,很開心、很好玩。」[攝影者:葉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