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新泰《衲履足跡》讀書會 多讀多說領悟多

新泰《衲履足跡》讀書會 多讀多說領悟多

E-mail 列印
新泰區每月一次的《衲履足跡》讀書會,大家總是有分享不完的心得與心情故事。倪正河打趣自己小學為吃便當而上學,當時書念少了,所以現在要認真讀書;洪玉霞懺悔以前對長輩只有責任,無「孝」更無「順」;張雅順為父親洗頭擦澡時,才體悟為人子女應及時向父母表達愛……

9月23日新泰區讀書會,大家熱絡分享《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0年夏之卷 ,因為法入心,領悟自然多。[攝影者:李宜靜]
就在大家恭誦《無量義經──說法品》中,開啟今日〈9/23〉研讀《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10年夏之卷,約有一百位志工參與。

◎知見合一 共耕福田

周秀琴引述2010年4月2日的志工早會中,上人讚歎馬來西亞蔡宇翔小朋友聰慧穎悟,看到大愛劇場上的魏杏芬師姊往生而心中不捨,竟能回答:「雖然少了一個慈濟人,但是多 了三個慈濟人〈自己與父母〉,其智慧與生俱來。其實人人皆有如此純淨敏睿的智慧,只是大人受社會人的污染,利己之心越重,貪慾日增,故一生庸碌求利而「捨」不得!

全球透過大愛台傳遞清流、淨化人心,讓大家共修聞法,宏觀天下;讓更多的人了解人間疾苦,進而啟發愛心,合眾人之力,全球菩薩共耕人間大福田。

另外,張世諒帶讀「 靜思法脈」就是勤行道,要勤於在內心下功夫,所下的功夫就是「誠正信實」之心地功夫,長養悲智,啟善循環;合心分工,精進勤行,在人與人之間才能逹到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不再彼此摩擦,而能相互感恩、尊重、愛,方能平穩地走「人間路」。

靜思勤行道修自心,慈濟人間路踏實行,要「知道」容易,要「了解」且能身體力行,「做到」才是真功夫。期許慈濟人要知見合一,從一開始就要走對的路,方向一定要正確。

◎「孝」與「順」要及時

洪玉霞淚眼分享「孝」與「順」的感觸。這二年來,洪玉霞的婆婆身體不適、行動不便,長期臥病的婆婆心情自然不好!而玉霞照顧婆婆久了也會有倦怠無力感。原本對長輩只有責任 無「孝」更無「順」,但是聽聞上人的法後,自我改變很多,玉霞除了轉念用心對待婆婆,而且更「孝」順婆婆,學會了「順」從婆婆,婆媳感情更好了,而且孩子也會主動協助照顧 婆婆,讓她很窩心。「因為進入慈濟,個人改變了,週遭的人事物境也改變了,尤其家人的轉變是我最大的幸福。」玉霞將上人的法入心,學會用愛鋪路,用法淨化心靈,而擁有幸福 的家庭。

「自愛是報恩,感恩是付出。」、「付出無所求,問心無愧就心安。」張雅順有感而發。雅順自幼沒有母親,又不敢表達對父親的愛,直至爸爸開刀前,幫他洗頭擦澡後,而從女兒口 中得知父親說:「你媽媽今天做了一件讓我很高興的事,她今天幫我洗頭擦澡,我好舒服喔!」此刻,雅順體悟到為人子女應及時把握為父母盡孝的時光,而且要勇敢擁抱雙親,說 出:「爸、媽,我愛您!」

◎好書多讀 好話多說 好事多做

倪正河回憶小學第二節課就把便當吃光了,引起哄堂大笑。倪正河認為以前讀書少,所以現在要認真研讀上人《衲履足跡》。他還羞愧打趣著說:「我連翻書都跟不上分享者的速 度!」進而督促自己要多讀書,要參加每一次的讀書會。

徐本琱勉勵大家在讀書會中積極吸收上人的法,人人都會有人文香、德香。他轉述上人的時間觀念──今天的過去是昨天,今天的未來是明天,不要回想過去,那是雜念,想未來是妄 想,為有把握當下,願力、念力要恆持。

好書多讀、好話多說、好事多做,心情自然輕鬆自在,做人處事都要用虔誠的心,才是消彌災難的好方法。 .

圖左 : 洪玉霞懺悔對長輩只有責任無「孝」更無「順」,聽聞上人的法後,用心「孝順」婆婆。[攝影者:李宜靜]
圖右 : 倪正河打趣自己小學第二節課就把便當吃光了,現在督促自己要勤讀書。[攝影者:李宜靜]

圖左 : 張雅順〈右〉分享,為人子女應及時為父母盡孝,要勇敢擁抱雙親說出愛。[攝影者:李宜靜]
圖右 : 徐本琱勉勵大家在讀書會中積極吸收上人的法,汲取德香、人文香。[攝影者:李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