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營隊期間不只是在室內進行活動,還有到同心圓齋堂的用餐動線或室外課程,大家都認真跑流程。[攝影者:沈淑女]](/community/./images/community/93979830C0B511E9B5288061D0B56DFF_0.jpg)
在220講堂內,承擔此次聯誼的司儀吳昭勳提綱挈領,有條不紊地 穿針引線,讓各功能組釐清不順暢的部分;雖然是小而美的營隊,有各功能組的用心及發揮良能,讓營隊圓滿運作。
◎課務服務 掌握成長機會
在感恩堂裡,聯誼營隊承擔課務組動線窗口的林韻潔,詳細地向隊輔們說明活動進出班動線。第一次承擔規劃動線窗口,林韻潔表示,雖然感到有些壓力,但能夠讓學員安心,能順利完成任務,也是一種成就感。
整個營隊期間不只是在室內進行活動,還有到同心圓齋堂的用餐動線或室外課程,如果天氣有變化,課務組也要接受考驗,安排備案動線。林韻潔說:「工作人員的頭腦必須清清楚楚,隨時保持臨機應變的狀態,這對課務窗口更是一大挑戰。」
高美月也是第一次承擔課務窗口,規劃細部流程的運作。「本來覺得原先的紙上談兵不錯,到現場才發現有些問題,還好有許多有經驗的人給予提點。」高美月很感謝在學員未到達之前,能發現這些狀況並適時解決。
然而高美月覺得,因為面對這些挑戰而可以有成長的機會。「2019年受證教師聯誼」要經過一個半月的籌劃實際推動,她和所有營隊工作人員一樣,心中有些許的忐忑,也懷著無比的興奮。
◎生活照顧 幕後默默付出
為迎接「2019年受證教師聯誼」,各功能組都在各個角落默默付出。來自南投的退休國中英文教師曹美英一行八人,前來承擔生活茶水工作。
退休後,曹美英想要回饋社會於1998年加入慈濟,隔年921大地震,她便投入援建學校工程並幫孩子安心教育。孩子們從陌生到心門開,讓她印在心中。曹美英笑說:「自己的福報很大,跑遍南投三十二所學校,比退休前還要忙碌。」對花蓮靜思堂場地和環境都不熟悉,她感恩花蓮當地志工支援採買各項材料,才能順利完成工作。
三位志工正蹲在學員集合地點貼地標,蔡義偉是修理飛機退役的,走進慈濟也有三十年的時間,他和江登圳二人一前一後,估算每列隊伍所需要的長度和空間,拉線對齊。
規劃學員休息空間、擺放桌椅,三人也都是費心計算,用心在每個細節。目前仍從事教職的張嘉珣說:「前輩們場地布置得又快又好,自己就是在旁跟著學習,學得開心,做得也開心。」
◎協調順暢 發揮生命良能
穿著教聯會大禮服的曾彩琴,承接此次聯誼的行政協調,她不停穿梭在花蓮靜思堂內,溫婉地在各功能間發揮行政協調功能。
自南投延平國小退休的她,加入慈濟教師聯誼會一轉眼已二十年。二十年來,曾彩琴總是「工作來了,做就是了。」
南投在921地震時,翻天覆地大毀傷,二十年過去繁華取代悲景,曾彩琴和在地教聯會老師投入慈濟希望工程的解說工作。她們透過介紹希望工程,將證嚴上人的教育理念傳達給更多人知道,讓人們勿忘當年驚世災難,於現今安詳日有警世覺悟。
透過經營慈濟親子成長班的因緣,曾彩琴接引許多家長、孩子走入慈濟大家庭,看到孩子的成長、改變,在善的團體裡發揮生命良能,她開心地自問:「加入教聯會二十年,這樣是不是很值得。」
除了親子班的經營,曾彩琴為推展「靜思語」教學,和教聯會夥伴到各個學校、社區舉辦「大愛引航」研習,因為有承擔、任務及使命,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心連心走進南投每個鄉鎮,一起把「大愛引航」介紹到校園裡,這甘美的滋味至今仍縈繞。
而到各校贈靜思語木匾也是曾彩琴樂道的事,她走訪竹山的中小學校長,將「靜思語」木匾贈送到五所國中、十三所小學,將上人的靜思語掛在學校廊道或教室牆上,藉由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短語,讓學子耳濡目染,達到品德潛移默化功效。
回溯二十年來,曾彩琴初心不變,在這次受證教師聯誼營隊承擔行政協調,就是要把握每分每秒做慈濟、愛慈濟,希望更能激發起學員的熱情,再造教育功能新里程。


圖左 :課務組動線窗口的林韻潔,詳細地向隊輔們說明活動進出班動線。[攝影者:沈淑女]
圖右 :穿著教聯會大禮服的曾彩琴,承接此次聯誼的行政協調,不停穿梭在花蓮靜思堂內,溫婉地在各功能間發揮行政協調功能。[攝影者:沈淑女]


圖左 :來自南投的退休國中英文教師曹美英一行八人前來承擔生活茶水工作。[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志工正蹲在學員集合地點貼地標。[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