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DIY製作鳳梨酥  新芽課輔師生合作樂趣多

DIY製作鳳梨酥  新芽課輔師生合作樂趣多

E-mail 列印
中和聯絡處每週四晚上,都可以看到「志工老師」們陪伴著照顧戶的孩子做功課。這群志工老師用心安排每次的「新芽課輔」內容,不僅指導課業,也安排「人文課程」,要讓孩子們課業與品德兼備。這一天,齋堂裏,孩子們享受甜點鳳梨酥DIY的樂趣。從搓餡、捏酥皮、包餡、到押模型……專注其中。

呂錦華說:「自己只盡棉薄之力幫助孩子,希望學生成績能進步,兩個小時的教課收穫最大的是自己,因為內心很充實。」[攝影者:雙和中和區-林欽裕]
中和區新芽課輔計畫已邁入第二期,由一群擁有愛心與耐心的中和區慈青學長會的學長學姊,承擔志工老師的教學重任。在每週四晚上,可以看到志工老師們陪伴孩子做功課認真的身 影;為了讓學生課業與品德兼備,除了教功課也用心安排人文課程。

今天的人文課,邀請慈濟志工游雪娥(心于)教大家親手做鳳梨酥,提前過中秋。游雪娥擁有一身好手藝,她引領著大家,從搓餡、捏酥皮、包餡、到押模型一一細心地講解,讓大家 在中秋節前夕享受DIY鳳梨酥的樂趣,並將成果讓大家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參與的學生、志工老師、慈濟志工共有三十位。

◎製作鳳梨酥 師生合心一起做

人文課時間到了,同學們專心聽著游雪娥師姑講解如何製作鳳梨酥的步驟,接著領取材料後,老師與同學發揮合作精神,兩人一組同心協力製作鳳梨酥。

大家一邊聽講解、一邊將盤子上的餡,專注的搓呀搓,搓成圓滾滾如湯圓般的餡;再將餡包在酥皮裡,大家捏的好有趣。接著將包好餡的酥皮放入模型,上拍拍、下拍拍,不能有縫 隙,鳳梨酥的模樣就完成了。將定型的鳳梨酥放入烤箱烤,再來就抱著期待的心等著;因為要等到課輔時間結束後,才能看到成品喔!

◎付出無所求 收穫最大是自己

蔡秉蓉是國小老師,就讀高中時期曾參加過慈濟高中親子營,因而對慈濟熟悉且認同。在參加學長會迎新活動時,被學長會的活動所深深吸引;得知中和區有新芽課輔計畫時,蔡秉蓉 馬上加入,因為能發揮自己專長,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是非常有福報。

她與學生小賢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常常用靜思語鼓勵小賢;當小賢在學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秉蓉老師總會耐心開導並鼓勵他,希望小賢能感受到愛與關懷,而更有自信。蔡秉蓉 說:「忙碌付出的同時,會縮小自己的痛苦;在教學生同時體會出見苦知福,讓自己懂得感恩與惜福。」

期待與可愛的小雯見面;每到星期四,志工老師呂錦華下班後,就直奔中和聯絡處。「自己只是盡棉薄之力幫助孩子,希望學生的成績能進步;兩個小時的教課,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因為內心很充實。」在陪伴的過程中,呂老師給七分表現的孩子,十二分的讚美;自己同時也擁有成就感,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

目前就讀於「師範大學」博士班的鄭宇珊,源於弟弟鄭宇倫在永和擔任新芽志工老師,回家總是歡喜地與家人分享;宇珊深受感動,決定化感動為行動,加入中、永和新芽志工老師的 行列。

宇珊老師在中和是教國中一年級的小綺,兩人的互動很好。雖然小綺的起始點比別人慢;但是進步空間大,有人教,就可以進步得很快。孩子的希望在教育,雖然一週只有一次的教 學;但一點一滴的教導也可以影響深遠,鄭宇珊說:「在同學身上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看到孩子純真笑容,就忘記今天的煩惱與憂愁,帶著法喜回家。」。

課程結束後,慈濟志工貼心的將鳳梨酥分裝成盒,親手獻上,祝福老師與學生們中秋佳節愉快。 .

圖左 : 中和區新芽課輔計畫已邁入第二期,是由一群擁有愛心與耐心的中和區慈青學長會的學長學姊,承擔志工老師,指導有需要課業輔導的照顧戶的孩子課業。[攝影者:雙和中和區--林欽裕]
圖右 : 游雪娥(心于)師姊擁有一身好手藝,她引領著大家製作鳳梨酥,從搓餡、捏酥皮、包餡、到押模型一一的細心講解。[攝影者:雙和中和一--張家基(濟定)]

圖左 : 孩子們親手製作的烤好、置涼後的鳳梨酥成品,開心的把它一一裝入保護盒內,待會兒要帶回家與家人分享。[攝影者:雙和中和一--張家基(濟定)]
圖右 : 鄭宇珊老師說,在學生身上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看到學生純真笑容,就忘記今天的煩惱與憂愁,帶著法喜回家。[攝影者:雙和中和區-林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