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分會 「心肺復甦術」培訓 搶救生命

「心肺復甦術」培訓 搶救生命

E-mail 列印
「如果你旁邊的人昏倒了,你會怎麼做?喊救命?打999?」主講陳德明醫師一開始就直接進入正題,大家一臉茫然,因為一大早還沒進入狀況。

◎注意黃金四分鐘

2019年6月2日早上九點,在怡保慈濟霹靂支會 會所,人醫會舉辦的講座「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簡稱CPR)」,與其說是講座,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培訓課,主要是透過搶救專業技能學習,可以拯救更多人。

一般民眾急救對象的劃分:八歲以上,或體重約二十五公斤,或身高一百二十七公分,以上皆可施行成人CPR;兒童CPR的對象是一歲至八歲;嬰兒CPR是指一歲前。今天教的是成人CPR。

心肺復甦術是救助心搏驟停者的急救措施,通過人工保持腦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環恢復。心搏驟停一旦發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搶救與復甦,四至六分鐘後,就會造成腦和其他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缺氧十分鐘,腦死幾成定局;因此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為搶救直至挽回心搏驟停者的生命,而贏得最寶貴的時間,即所謂的「黃金四分鐘」。

◎急救的基本步驟

心肺復甦術口訣:D、R、S、A、B、C、D。

第一是Danger,遠離危險,確保待救者及施救者在安全的地方,例如:車禍現場、火災現場等等,盡量把傷者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若懷疑傷者骨折就不適合移動,除非你是醫護人員或受過專業訓練,才能移動;第二是Response,拍打待救者的肩部,確定有沒有意識;別看到一個躺着的人,都以為要施救,他可能只是在睡覺罷了;檢查有沒有脈搏,就是以食指和中指觸摸待救者的頸動脈,檢查時間別超過十秒。

第三是Shout for help,求助。請旁邊的人幫忙打電話招救護車,並請人攜帶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簡稱:AED)來公共場所,譬如機場、商場,應該都會有。

確定有人打電話求助後,就是第四步驟Airway,兩手分別壓額頭和托待救者的下巴,這個動作是打開待救者的呼吸道,查看裡面是否有東西堵住氣管。例如:嘔吐物、血塊等,若有,把它掏出來;第五、Breathing,檢查待救者有沒有呼吸?觀察胸口有沒有起伏?把耳朵貼近待救者的鼻子,聽一聽有沒有呼吸聲,同時感覺一下鼻子、嘴巴有沒有呼氣;注意別觀察太久,因為黃金時間只有四分鐘。

呼吸道沒有東西堵住?沒呼吸,立刻進行第六步、Circulation,進行胸外按壓,讓心臟恢復跳動。手心向下互鎖雙手,手臂保持伸直,盡量靠近待救者,按壓胸部兩乳頭連線中央;按壓速率為每分鐘一百至一百二十次,按壓深度至少二英吋(5 cm);以三十次按壓、二次吹氣為一次循環,不斷重覆,直到心臟恢復跳動或是救護車抵達。每次按壓後,確保完全的胸部回彈,盡量避免中斷胸部按壓的施行,在大部分研究中,較多按壓次數會提高存活率。

重覆實行五次,三十比二的心肺復甦術後,檢查患者的脈搏,爾後每二分鐘(五次循環)再檢查一次。若無脈搏,繼續進行胸外按壓;若有脈搏,檢查呼吸;若有呼吸,脈搏恢復,趕緊送院。

在按壓的過程中,如果有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就使用。AED只使用在無意識、呼吸停止、循環停止的患者身上。它是一種輕便的設備,可通過胸部向心臟發出電擊;電擊可以阻止心律失常,並在心臟驟停後恢復正常節律。

◎實際操作好學習

講解一個小時後,陳德明請大家進行實際訓練。他帶來兩具上半身的人體模型,請兩位朋友來協助訓練。三十人分成兩組,輪流實際操作時,才感受這不是簡單的事。

胸外按壓三十次,其實是要按壓到心臟,所以五厘米深,按下去的力量其實不小,老師們主要是調整學員的姿勢,讓手臂伸直、盡量靠近患者,用身體的力量而不是手,不然一下子就沒力了,沒達到效果。學員忽然提到:「如果患者體型比較壯、比較胖的,按壓會不會更吃力啦!」陳德明肯定回答,學員們紛紛說起:「體重管理很重要,不然別人要救也難。」

除了一線醫護人員,醫師、護士常會遇到需要施救的病患,其他專業的醫療人員,譬如藥劑師的機會就不大,更別說其他人了。有經驗的醫師、護士都說,按壓過程有可能造成患者肋骨骨折,但如果心跳、呼吸還沒恢復,必須繼續按壓,因為傷可以治癒,命沒救回來,什麼都不用說了!

還有其他急救過程可能發生的狀況,患者心肺瘀傷、氣胸、嘔吐物進入肺部、腹腔內出血等,這都可以治癒。但對沒急救經驗的人,遇到這些狀況可能會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繼續?陳德明提醒--時刻記著,CPR是救命的,是在患者沒有心跳、沒有呼吸時施行的,把生命跡象恢復才是最重要的。

◎胸外按壓有幫助

學員還有疑問,如果是認識的人需要進行CPR,人工呼吸可能還好;對於不認識的人,或嘔吐過,或吐血等,不能克服心理障礙,給予患者進行人工呼吸的話,該如何?陳德明說:「僅執行胸外按壓,還是有幫助的。」

在按壓過程,可能將患者體內異物推至嘴裡,這時要把患者身體轉動成側躺,吐出異物後,躺平再進行按壓。

以人體模型進行操作時,學員都感受到不容易,尤其是按壓,陳德明指導如果在場有兩人都會CPR,這兩人應分別在患者的左右則,這樣可以輪流進行胸外按壓,患者得救的機率較高。

經過這一堂課,學員都深深體會,心肺復甦術如果更加普及,有更多人會操作,那將是患者的福報。

圖左 :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搶救復甦,四至六分鐘後就會造成腦和其他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害。[攝影者:張愛璇]
圖右 :手心向下互鎖雙手,手臂保持伸直,盡量靠近患者,按壓胸部兩乳頭連線中央;速率為每分鐘一百至一百二十次,深度至少兩英吋。[攝影者:張愛璇]

圖左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在公共場所如機場、商場,應該都有這樣的設備。[攝影者:張愛璇]
圖右 :老師帶來訓練用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不會真的有電流。[攝影者:張愛璇]

圖左 :三十人分成兩組,大家輪流操作時才感受這不是簡單的事。[攝影者:張愛璇]
圖右 :大家學習用最短的時間(十秒鐘)檢查患者是否有脈搏、呼吸,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心肺復甦術(CPR)。[攝影者:張愛璇]

圖左 :醫生、護士在工作環境常要施救,對於心肺復甦術很熟悉,看他們操作好像沒有難度。[攝影者:張愛璇]
圖右 :如果兩人可以實施心肺復甦術,各在患者兩側,輪流按壓,節省換位置的時間。[攝影者:張愛璇]
圖左 :課程總結,心肺復甦術是救命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患者肋骨骨折等傷害,但性命能挽救回來是最重要的。[攝影者:張愛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