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紐約分會 慈大生紐約行 學習正念實踐

慈大生紐約行 學習正念實踐

E-mail 列印
在天主教學院,學習佛法結合心理學的「正念實踐(Mindfulness in Action)」,這樣的經驗特別又難得!

◎品歷史價值

2019年6月29日,臺灣慈濟大學(簡稱慈大)六名交換學生由教師 蔡宜靜(Angela Tsai)帶隊,到紐約聖若瑟學院(St. Joseph's College New York)學習,這項慈大交換學生紐約行計劃(Humanities of New York),是由慈濟大學、慈濟基金會與聖若瑟學院共同合作而成。

聖若瑟學院教授林晉成(Peter Lin)博士表示,2015年開始主導與慈大交換學生計劃,兩校行政管理層從原本互不認識,到2017年締結姊妹校(sister college),目的是希望讓慈濟學生有機會來紐約,多跟其他族裔人員交流、增廣見聞,也讓美國學生能體驗臺灣文化與了解慈濟。

2017年聖若瑟學院有二十位交換學生到慈大一個月,每天都分秒不空過,從早晨七點起床忙到深夜才睡。林晉成感恩臺灣慈濟人安排密集課程,使美國學生體驗到慈濟的精神理念,「遠比我用嘴巴說的,更有感觸。」

這次輪到慈大學生到聖若瑟學院,他期盼臺灣學子開拓國際觀,並且在心田播下善的種子,「不管在什麼團體,都能對社會做出有貢獻的事情,一生無量。」此趟交換學生課程主題為「正念實踐(Mindfulness in Action)」,教導學生用心在每個當下。第一週,學生在聖若瑟學院學習英語,第二週學習正念心理學,第三週學習西方哲學倫理。

還有一堂課是由聖若瑟學院教師陪著慈大師生,到聖若瑟長島(St. Joseph's Long Island)校園、布倫特伍德(Brentwood)聖若瑟修女會,去了解學院創建歷史。學生們參觀修女會園區,看到社區花園、動物,屋頂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社區農場,感受到修女們自力更生、勤耕社區的付出,與環保護大地的精神理念,與臺灣花蓮靜思精舍師父們的家風相似,溫馨中有深切鼓勵。

其他時間還會走訪紐約市多個文藝景點,包括參觀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大都會博物館,到魯賓藝術博物館(Rubin Museum of Art)靜坐,在百老匯欣賞「歌劇魅影」等,進而了解景點的社會和歷史意義:週末則參與紐約慈濟的掃街、發放食物、耆老關懷茶會與老人院表演等活動。

◎分秒不空過

紐約慈濟人懷著等候孩子回家的喜悅,歡迎、陪伴慈大交換生紐約行的師生。還來不及調時差,到紐約的隔天上午八時三十分,慈大師生一行七位,及擔任領隊的林晉成、紐約行行政窗口柯思伃,利用慈濟曼哈頓聯絡處做紐約行全程說明會。由林晉成擔綱主持,會中連緊急情況都有細心的叮嚀。

午餐由香積志工周雅美等人,準備素壽司、素海南雞飯及味噌湯,大家吃得開心,讚歎不已!下午,請林晉成美國學生Nicole Stamatiades簡介美國歷史,並請曼哈頓聯絡處負責人梁翠萍和志工蘇素香,介紹慈濟四大志業、「竹筒歲月」的由來及美國慈濟人深耕社區的各項活動;之後由曾在曼哈頓唸書的慈青學長徐建毫,帶領學生們去逛曼哈頓的幾個旅遊景點。

紐約行期間,巧逢美國國慶日(7月4日),學校放假,慈大交換生們就相聚在亜美醫師恊會,由聖若瑟布碌崙學院敎授Michael Banach介紹紐約文化和歷史。Michael Banach曾在2017年陪聖若瑟學院副校長到慈大,參訪過靜思精舍及花蓮、臺北兩地的慈濟志業體、靜思堂、靜思書軒等地,感受到慈濟慈悲利他的精神理念與人文風光。

週末不放假,慈大師生跟志工做慈濟,腳步遍踏紐約分聯點,週六參與曼哈頓聯絡處耆老關懷茶會,由梁翠萍帶領志工及慈大師生手語演繹〈千手來牽手〉;志工周雅美特別指導慈大師生做臺式飯糰與會眾結緣。

茶會後,志工沈卉帶慈大一群人搭地鐵,去參訪大愛人文中心、再到人文中心對街的聖公會教堂(All Saints Episcopal Church),由一位每星期六在教堂承擔熱食發放十四年的Robin Rule女士,指導他們做三明治及食品包裝,準備送給遊民朋友;食物發放下午四點開始,聖公會只允許三位學生參與到五點結束。學生們服務五十幾位街友,與他們結一分善緣。

週日慈大師生到慈濟布碌崙聯絡點參與八大道掃街,再到紐約分會參與老人院表演活動,與老人互動。紐約行在教師與志工的陪伴與教導中,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點滴力行與體會,都是成長資糧。

◎品生活教育

美國的教學方式讓慈大學子格外有感受。孟繁穎表示,在臺灣上課通常只有老師在說,沒說的學生也不會問。相較之下,美國老師會特別重視對話,也會經常詢問看法,鼓勵他們發言,勇於面對說英語的挑戰。

邱思勳則指出,聖若瑟學院哲學老師會「逼我們動腦筋」,在正反兩方論點都各有道理時,會養成自己思想體系來選擇一方。雖然紐約的髒亂令人失望,但透過感恩心,從旅途中學習包容。

讀社工系的吳霏,過去一直很嚮往紐約,沒想到一下飛機就聞到垃圾味,尤其到布魯克林的中國城掃街,發現樹叢裡面都塞滿垃圾;不過從紐約的優點來看,餐館或商店的服務員特別友善,從客人進門到離開,都保持親切的態度,值得臺灣的服務業學習。

心理系的郭欣喬說:「某次搭地鐵時,一名美國男子故意把腳伸長,讓他們難以進車廂。等要下車時,同學不小心碰到男子的腳,還被對方瞪,感覺男子是故意欺負少數族裔。」她反思,臺灣人將所有東南亞裔叫「外勞」,其實也是用刻板印象來看人,現在她親身體驗作為少數族裔的感覺,以後會對其他族裔的人更有同理心。

總結這趟旅程與原先預期相比,郭欣喬與同學一致大聲說:「絕對是超出預期。」

◎能將心比心

慈濟大學六名交換學生到紐約若瑟學院學習,二十一天的紐約行在7月18日畫下句點。慈大學生在圓緣晚會,感恩老師與慈濟人用心教導,給予各種機會與各族裔交流,讓他們從膽怯不敢說英語,到後來能主動表達想法,並且對其他族裔者更有同理心。

帶隊的慈大老師蔡宜靜表示,慈大推動學生出國,今年(2019年)暑假就有超過二百人,占學生總數百分之十。「當學生經歷各種文化衝擊,會有非常大改變。」

一名慈大女學生曾經分享,她原本非常害怕說英文,透過慈大跟慈濟美國總會合作的項目到加州遊學,克服說英語的恐懼;回臺灣後,不僅主動與臺灣外籍生交流,還擔任全英文的環保營隊總召。

就讀心理系的鄭雯倩,行前母親不斷說紐約是很危險的城市,講到她都有點害怕,但在甘迺迪國際機場看到志工來接機時,頓感到安心。她說:「師姑師伯都把慈大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借出會所給我們用。感恩師姑師伯的陪伴,紐約行才會這麼圓滿。」

慈大和聖若瑟學院在教育下一代全球公民上,有著相同的願景--強調人文、付出和慈悲的精神,並將這些價值觀融入課程,旨在用開放的心態,培養富有慈悲心的人。誠如慈大校長劉怡均(Ingrid Liu)所說:「透過與聖若瑟學院的互動,我們的學生將學會珍惜,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不同族裔的人。」

圖左 :慈濟大學六名交換學生由教師蔡宜靜(Angela Tsai) 帶隊,到紐約聖若瑟學院(St. Joseph’s College New York) 學習。 左起: 孟繁穎、蔡宜靜、紀岱昀、鄭雯倩、吳霏、郭欣喬、邱思勳 。[攝影者:林晉成]
圖右 :慈大師生到布倫特伍德(Brentwood)聖若瑟修女會去了解學院創建的歷史,參觀修女會園區,屋頂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攝影者:林晉成]

圖左 :慈大師生走訪紐約市多個文藝景點,進而了解這些景點的社會和歷史意義;自由女神像是景點之一。[攝影者:林晉成]
圖右 :慈大師生一行七位、擔任領隊的聖若瑟學院教授林晉成及負責紐約行行政窗口的柯思伃,利用曼哈頓聯絡處做紐約行全程說明會,由林晉成(右一)主持。[攝影者:翁秀春]

圖左 :慈大師生到大愛人文中心對街的聖公會教堂(All Saints Episcopal Church),由該教堂承担熱食發放十四年的Robin Rule女士(左一),指導他們做三明治及食品包裝,準備送給遊民朋友。[攝影者:翁秀春]
圖右 :週日慈大師生到紐約分會參與老人院表演活動,與老人互動。[攝影者:林晉成]

圖左 :紐約分會執行長蘇煜升(前右)與聖若瑟學院的校長Donald R. Boomgaarden 博士(前中),在聖若瑟學院的Burns廳會面。[攝影者:邱品豪]
圖右 :圓緣晚會慈大學生分享心得,感恩老師與慈濟人用心教導,給予各種機會與各族裔交流。[攝影者:朱澤人]
圖左 :參與圓緣的志 工與慈大紐約行師生,留下美麗的回憶。[攝影者:朱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