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賴霈澄學長在功能傳承的課程中,請大家分享在社團中遇到的困難,透過彼此傾聽,進而討論解決的方法。[攝影者:吳思儀]
北區慈青幹部訓練營在24日晚間拉開序幕,慈青、慈青學長、慈懿會齊聚蘆洲靜思堂。這次的營隊,除了凝聚北區慈青的團隊默契外,特別以「慈悲的心路」做為營歌,以「十在心 路」作為課程的主軸,引導學員們學習面對人事時的智慧,傳承經驗給接任幹部的學弟學妹。
◎善解包容拓心寬
「在人我中相互感恩」,慈青學長蕭秀玲學姊分享態度決定一切,若以感恩、尊重、愛待人,則能達成人圓、事圓、理圓。學長以「你可以借我ㄧ本書嗎?」這句話,跟同學們分享態 度來自於說話的溫度,柔和的稱呼能緩和僵硬氣氛,累積愛的存款。
心的寬度和廣度來自每個人的心,彼此善解和包容可以成就兩個「善容」(台語)的人。生氣時轉心境,抱怨時轉動力,先改變自己,再影響他人,時時秉持一股熱忱及真誠,勇敢往 前走。
「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學做事之前學做人,不只是要有能力,重要的是態度,學姊期許大家珍惜時間,在空間中好好的實踐、付出,人與人之間更要相互結好緣,讓 我們的人生更豐足。
不同於以往的生活行儀課程,慈青幹部們藉由自我的檢視,從戲劇配合說明、示範,彼此提醒,謹記上人對慈青幹部的三個期許,「把話說好,把事做好,把形象照顧好」,將禮儀之 美實踐於生活中,在理想中追求進步,以身作則帶動校園中的夥伴。
◎環保齋戒救地球
陳秀娟師姑透過照片分享生活的事物是大地的恩典,無止境的欲望破壞了地球資源,每人一天省一杯水,也能一生無量,一日五善和齋戒是節能減碳的最佳方法,師姑期許大家在苦難 中培養「走路要輕,怕地會痛」的慈悲心,改變世界從自己做起。
響應明日課程的一日五善-街頭勸素,團隊特別安排「勸素達人小撇步」這堂課程,邀請慈青學長李韋融、余宛蒨,用己身勸素的心得、默契帶動,以及創意思考,讓同學們更了解要 如何上街頭與人分享茹素的好處、節能的重要性。呈現的過程中,第一小隊結合韻律的數來寶,第三小隊學員簡單有力「省水生錢」(台語)傳達省水省電的好處,這樣真誠的分享並 不僅有宣傳,更是以自己的行動力來響應。
◎慈青幸福經驗談
為了讓未來承接幹部的慈青能夠對校內社務不感到陌生及害怕,也特地邀請許多學長學姊來進行經驗分享。透過實際演練讓幹部嘗試宣傳、思考技巧和活動辦理的意義。招生是慈青開 學的必經活動,透過蘇芷儀學姊的引導,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要如何有自信的向校內同學介紹慈青,更用實際演練讓同學們激發彼此的創意。李韋融學長分享慈青營隊是人才培育的過 程,在營隊中學習做志工。楊景卉學姊分享到開會不只要有效率,更要拉近與會者的心,才能凝聚團隊的共識。
學長學姊們的經驗傳承,為大家打上強心針,也期待慈青幹部間能彼此分工、彼此相互體貼,共同相互成長。
◎現身說法傳慧命
承擔慈青的過程中,必定會經過許許多多的考驗。人品典範晚會中,課務用心的呈現以真人真事所改編的故事,引起學員的共鳴。用心的呈現,伴隨著「跟著你的腳步」的音樂,讓慈 青同學們感受到慈青學長是如何在艱難中激發韌力,做志工的同時不忘自己的本分事。
劇後,團隊更邀請到本尊蘇怡潔學姊來現身說法。學姊勉勵大家:「承擔的過程中,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自己仍然相信菩薩給我們考驗和祝福,是因為愛我們,要讓我們有所成 長。活動的成果不一定完美,但一定能夠圓滿。」學姊更告訴同學,有了錯誤才會有進步和成長,在慈青路上不會孤獨,勇敢跟著學長學姊、爸爸媽媽的腳步,將這一份愛延續下去。
晚會,更邀請到北區的學長學姊送給學弟學妹一份祝福,期待接任幹部在承擔的過程中有所成長,帶更多菩提種子勤耕福田。
承擔就是一股動人的力量,台灣大學何品萱分享:「因為自己感受到溫暖而加入慈青社,而學長學姊、爸爸媽媽的陪伴,更是自己努力向前的最大力量。」品萱期許自己能勇於承擔, 更不忘當初的那一份初發心。
星空夜語下,各組圍繞在學長學姊身旁,傾訴著彼此對未來的期待與夢想。透過學長學姊與學弟學妹心與心的交流,讓慈青幹部們心念更加堅定,牽緊彼此的手,持續行在這條充滿愛 與祝福的菩薩道上。
向上承擔,向下傳承,領隊陳文曜師伯鼓勵慈青幹部,兼顧學業和志業,珍惜與各年齡層的人相處,學習不同的能力,將學長學姊的經驗帶回校園,將法髓植到慧命中,接引更多菩提 種子。 .
圖左 : 立願晚會中,所呈現的人品典範真實人物──蘇怡潔學姊現身說法,鼓勵慈青幹部要勇於承擔,以信心、毅力、勇氣面對一切的考驗。[攝影者:陳添福]
圖右 : 蕭秀玲學姊與大家分享人與人相處的五大智慧,以感恩、尊重、愛的態度待人,促進人圓、事圓、理圓。[攝影者:陳添福]
圖左 : 立願晚會的戲劇中,課務組夥伴以活潑生動的方式,呈現真人真事的人品典範,進而更堅定自己的信念。[攝影者:陳添福]
圖右 : 功能傳承的課程中,楊景卉學姊透過從與學員互動過程中,傳遞會議技巧,更凝聚團隊的共識。[攝影者:林欣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