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以善為本 發願共行大愛之路

以善為本 發願共行大愛之路

E-mail 列印
2020年全臺倒數第二場慈濟歲末祝福, 1月19日於花蓮靜思堂展開。今年首次結合慈濟四大志業與社區共同辦理,由花蓮靜思堂講經堂、感恩堂和國議廳三地連線同步進行,共有兩千七百三十四人參與盛會。

一早的 靜思堂裡熱鬧非凡,如同家中辦喜事般,即將受證為證嚴上人弟子的新發意志工們,身著大禮服,個個滿心歡喜地參與盛會。由資深慈濟志工為即將受證的志工們別上「佛心師志」胸花,靜思精舍師父為大家戴上佛珠,更迫不及待地是接受上人的祝福,大家歡喜地迎接這幸福的時刻。

◎從感動中讓愛萌芽

「時間過得很快,從加入慈濟到現在已經快兩年,每次想到心裡就很感動,那種感動是一輩子無法忘記的!」楊彰文從對慈濟的不了解到發現它的美,一連串的感受,讓他難忘。

2018年2月6日,花蓮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摧毀了楊彰文的家,倉皇逃生中,回頭一望,看著殘破倒塌的大樓,瞬間讓一無所有的他,心情頓時跌落谷底。黑暗中,循著燈光找到中華國小臨時收容所,映入眼簾的,是一群曾經覺得距離很遙遠,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在二月,寒風刺骨的深夜,志工為他披上毛毯,遞上一杯溫熱的薑茶,隔天收到的緊急慰問金,對彰文而言,這慰問金是無價的,遠遠超過他曾經擁有的一切,慈濟的溫暖,給了一股很大的安定力量。

有了第一次的接觸,他經常想著慈濟是怎麼樣的一個團體,可以這樣無私付出,去幫助一些陌生人
;當苦難來臨時,可以及時伸出援手,給他們溫暖。有一天,幾位慈濟志工來到家裡做地震災後關懷,在她們盛情邀約下,藉此好因緣彰文加入慈濟,參加志工的培訓課程,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從活動中他所看到、感受到的,是慈濟人無私大愛,幫助苦難人離苦得樂,一連串的感動深植他心。

記得曾有慈濟志工邀約他參加無語良師送靈儀式,當時的彰文遠遠地站在一旁,當他從竹軒看過去時,不禁潸然淚下,心想是什麼樣的精神,可以讓志工們做這麼偉大的事情?當時彰文就告訴自己:「如果有一天我能受證成為證嚴上人弟子,正式成為慈濟志工,一定要把握這殊勝因緣。」當做得越多就越發現自己的不足,透過活動不斷用心學習,透過志工培訓課程,讓他更加了解慈濟,不去計較只求付出,那種菩薩精神真的不簡單。

從參與志工課程後他即開始茹素,因為當時勤跑社區宣導素食,從宣導影片中驚覺早該茹素,不單只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要愛護地球,拯救無辜的生靈,當下明白吃葷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從此茹素,同時也開始每天早上薰法香,因為彰文知道除了做善事,還要增長自己的慧命。雖然接觸慈濟的時間不算長,一些習氣還無法根除,但相信只要堅持,未來必定能提升自我。

退休十年,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即將受證的楊彰文內心誠惶誠恐,這段時間常常反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好準備?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當初在最困難時,慈濟給予的幫助,一輩子會記在心裡,藉著這個願力要做更多事,幫助更多的人。楊彰文紅著眼眶說:「我不懂得發願,只知道對的事,做就對了。我就生生世世做慈濟,這輩子做不夠的,我下輩子繼續做!」

◎從體悟中堅定信念

資深慈濟志工孫進文做環保多年,希望有朝一日能夫妻同行做慈濟,因此他不斷鼓勵、邀約妻子陳阿蟬,為了讓她能了解慈濟,孫進文在家裡成立小型讀書會,邀約大家一起來共修。當時因忙於家庭事業及照料小孩的陳阿蟬,遲遲沒有因緣走入慈濟。

2018年慈濟志工林翠雲和劉昭君再次邀約她,六十八歲的陳阿蟬,這一次她毫不考慮就答應參加。「既然要做就要盡全力做,並且要做好......」阿蟬心裡想著,於是她每天清早天未亮就到聯絡處薰法香;接著到環保站做環保;也會到社區關懷據點陪伴長者活動......等,忙了一整天,怎麼做都不會累,看看筆記本,一個月總有三十幾次的出勤紀錄。阿蟬笑著說:「做慈濟我是全年無休,只有幾個月前,不小心跌倒被機車壓到,腳骨折,很怕不能受證,就減少勤務在家休養,希望可以快點好。」

志工培訓課程期間,每次的課堂作業對阿蟬來說很辛苦,剛開始覺得很困難,總認為自己做不到,最終下定決心,心想既然做了,就要想辦法克服困難,完成目標。上課從不缺席,回家後請女兒幫忙查資料,再用心去了解每一個問題及內容,在這過程中雖然很花精神,卻受益匪淺。阿蟬堅定地說:「我們不好好學,怎麼做師父的好弟子!」

走入社區募心募愛,對阿蟬來說是一大挑戰,因為不敢開口,曾經中途放棄。幾年前因有些人對慈濟的誤解,連加入會員三十幾年的弟弟、妹妹不再繳功德款,甚至聽到阿蟬要參加慈濟培訓,還極力勸阻過。經過一年的志工培訓課程,在她的堅持下,讓阿蟬有機會更深入接觸慈濟,因為了解,從此不再害怕,如今已能逢人開口說慈濟,同時也會鼓勵身旁的親友們,與其聽人說,不如多看大愛電視,真正了解慈濟在做什麼,就這樣秉持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去年八月,很開心家人們重新認同慈濟,再次加入會員,一起行善事。

悄悄拭去眼角淚水的阿蟬:「好不容易要受證了,真的很感動,很開心,以後我要跟師父做更多事。如今家庭一切平安順利,孩子也不需要掛心,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把自己剩下的人生交給慈濟,就像師父說的,不管九十歲、一百歲只要還能夠,做就對了!」

◎從懺悔中學會柔軟

2015年為照顧中風的媽媽,陳莊禾申請退休,已是慈濟志工的三哥陳金堡和三嫂張寶琴,雖極力邀約他加入慈濟,但當時陳莊禾認為因緣不具足,以照顧媽媽為重,予以婉拒。2017年母親往生後,陳莊禾的妻子吳金燕開始參與慈濟的社區活動,因而認識慈濟志工林金春和吳素珠,2018年在二位志工引薦下,她加入福田志工的行列。

2018年5月7日在志工的邀約下,陳莊禾、吳金燕夫妻第一次參與慈濟朝山活動,在一個小時三步一跪叩首的境界中,感受到心靈的祥和平靜,雖然汗流浹背濕透全身,卻是無法言喻的法喜充滿。朝山結束,領到的結緣品是《靜思語》,翻閱簡介後,當下感受到師父的慈悲和偉大,隔天莊禾隨著金燕加入福田志工,像家人般的團隊,溫馨氛圍讓他們決定參加志工培訓。

將近兩年的志工培訓課程,陳莊禾回首往事,看到自己的改變。以前的他總會和三五好友邀約外出喝酒,即便金燕以健康為由,仍屢勸不聽,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並不快樂。加入慈濟後,因為參與七月吉祥月活動,到各社區進行演繹,推廣素食、環保觀念,覺得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也就沒有誠正信實,因此他便開始茹素。

雖然三哥常常鼓勵莊禾,利用志工培訓期間,慢慢調整改變習氣,但是莊禾認為要真正成為師父的弟子就要遵守十戒,曾經身為法警的他,守規矩並不困難,當下便約束自己嚴守戒律,脫胎換骨的莊禾讓原本常聚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們自動遠離,不再聯絡。

兩年來生活變得很簡單,在慈濟師兄師姊的關懷陪伴下,做中學,學中覺,慢慢改變調整自己。臉上帶著一抹微笑的金燕分享著:「以前要改變師兄很難,進入慈濟後,不用我們嘮叨,他自己就改變了。」原是大男人主義、從不做家事的莊禾告訴金燕:「我不會做表面,在慈濟裡我能做的,家裡我一定也能做。」現在的莊禾,在家裡不論洗碗、打掃都幫忙做。以前覺得進入聲色場所才是快樂的來源,進入慈濟後才知道,心靈的快樂,平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看到夫妻進入慈濟後的轉變和歡喜,家人也開始鼓勵身旁的親友們加入慈濟,莊禾和金燕期許自己可以成為引子,藉由他們行善中所起的歡喜心,接引更多菩薩。在活動中見苦之福,感受慈悲心已被啟發的莊禾,覺得進來慈濟後心變柔軟了,即將受證的他祈願:「在這條菩薩道上堅持信念,恆持初發心,發揮最大的願力做利他的工作。」一直不能勇敢說出口的金燕祝福自己:「之前總是期待菩薩自己來找到我們,雖然也常心想事成,但現在,我要勇敢說慈濟,走入社區募心募愛,接引更多菩薩一起行善。」

圖左 :2020年1月19日,花蓮歲末祝福感恩會於靜思堂隆重舉行,四大志業體同仁及社區志工也在今日以串粽精神歡喜迎接歲末祝福。[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如同家中辦喜事般,一早每一個人都身穿大禮服,滿心歡喜參與盛會,為即將受證的志工們別上胸花,掛上「佛心師志」更是迫不及待地迎接這幸福的時刻。[攝影者:羅明道]

圖左 :楊彰文從對慈濟的不了解到發現它的美,一連串的感受,讓他難忘。[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悄悄拭去眼角淚水的陳阿蟬:「好不容易要受證了,真的很感動,很開心,以後我要跟師父做更多事。」[攝影者:劉鴻榮]

圖左 :舞台上陳莊禾師兄虔誠演繹手語,融法入心。[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即將受證的吳金燕分享:「之前總是期待菩薩自己來找到我們,雖然也常心想事成,但現在,我要勇敢說慈濟,走入社區募心募愛,接引更多菩薩一起行善。」[攝影者:邱繼清]
圖左 :由資深慈委為新發意慈委別上象徵受記的「佛心師志」胸花,象徵傳承。[攝影者:鄭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