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吉打分會 透過文字 影響更多人齊蔬醒

透過文字 影響更多人齊蔬醒

E-mail 列印
神情專注的坐在電腦前找資料,為博士論文做準備。目前在馬來西亞吉打慈濟幼兒園兼職的黃昭敏老師,自小學參加佛學活動,接觸靜思語後,發現很多動物,因為人類需要「吃」而被迫犧牲,覺得動物很可憐,就開始有茹素的 念頭。長大後,甚至因為校園沒有素食,而發起連署簽名,希望校方能看見素食者的需求。

◎論文研究動物 葷素碳足跡懸殊

「這個是我的碩士論文,總共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就讀語文系的黃昭敏在繼續碩士深造時,曾經想過,如果能透過文字的研究,講動物工廠裡發生的事情,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讓眾人了解,她會覺得更有意義。

於是,黃昭敏就提交這樣的論文主題,慶幸的是負責指導她的教授,剛好也是一名素食者,兩人一拍即合,甚至花了比預期中更長的時間來完成。她說:「我的導師,希望我把這份論文做得更仔細一點,所以,在他的指導下,我就花時間慢慢改進。」

「在我準備碩士論文的時候,就發現那些動物,在工廠裡生活的環境很骯髒;從被飼養到被宰殺的過程,是很殘忍的。」黃昭敏更加確定,「吃素」是人人應該要做到的事情。

此外,她也發現畜牧業所製造的碳足跡,是耕種農作物的數十倍,例如:同樣生產一公斤的牛肉與玉蜀黍,碳足跡就相差六十倍,由此可見葷食行為,也間接加劇全球暖化。她開始意識到吃素,並不再侷限于宗教情懷,而是決定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

話雖如此,在工作與課業兩頭燒的情況下,她很快就將「吃素」拋諸腦後。因為那時候工作壓力很大,就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跑去買炸雞來吃。吃完之後,她又會覺得有罪惡感,又再吃素。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當壓力大時,又全部都忘掉,嘴巴是講要吃素,可是自己卻做不到。

◎度人先度自己 飲食革新葷轉素

2013年大學畢業後,黃昭敏曾經在吉打慈濟幼兒園任職一年,後來想要繼續深造而選擇離職。這些年雖然在外地生活,但她仍舊與昔日共事的同仁保持友好聯繫,而這群好朋友,就成為促使她下定決心茹素的關鍵。

去年(2019年)的時候,她看到慈濟幼兒園『蔬果護照』的影片,又想到自己之前碩士論文也是做這種題材的,可是卻沒有以身作則,就開始自我反省,覺得很慚愧,所以下定決心開始吃素。

懺悔自己過去的三心二意,才會造成心口不一。當黃昭敏向家人表明想要茹素的心願後,一切都變得順利許多。「我媽媽會擔心我營養不足,但是她就很貼心會多煮幾樣蔬菜,甚至是熬紅豆湯、黑豆湯給我喝。」愛女心切的媽媽,雖然還不太能理解蔬食觀念,但餐桌上卻悄悄有了變化。

回想當初在幼兒園單純美好的日子,後來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來準備博士論文,她決定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重新回到慈濟大家庭當兼職老師。她笑言,自己對廚藝一竅不通,當媽媽無暇準備時,只能外出用餐。

貼心的園方,得知她的狀況後,都會多準備一份素食餐,讓她享用了才回家。「還以為我會吃不成,但是家人朋友都會給我很多愛,來成就我吃素。」黃昭敏坦言。

身為知識分子的一員,她希望透過語言文字的研究,能讓更多人知道葷食與素食的利弊。如同佛典中《小鳥滅山火》的故事為前鑑,期許透過身體力行,能帶動大家蔬醒,一起為愛動物、愛地球繼續努力。

圖左 :黃昭敏與其他老師會一起策劃活動,讓孩子能夠多元學習。[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雖然每份工作都有程度不一的壓力,但孩子的笑容可以是黃昭敏把壓力轉換成動力的來源。[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在慈濟大家庭的薰陶下,黃昭敏終於下定決心成為一名真正的素食者。[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黃昭敏自小就有茹素的心願,在撰寫碩士論文時也特別以動物工廠為研究題材,希望透過文字影響更多人一起蔬醒。[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愛女心切的媽媽雖然工作忙碌,但還是會為黃昭敏準備各種補湯補充營養。[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昭敏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朋友分享幼兒園的素食新聞,促使她下定決心蔬醒。[攝影者:尤靜蓓]